第三十五章 唇枪舌战

A+A-

    陶文举在房中枯坐到了天明,还是没能等来想要的消息。

    派去节度使府中的四个人就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

    陶爽端着早餐走进房中,轻轻放在陶文举面前的桌上“叔父,吃点吧,张家食铺刚刚送来的。”

    陶文举抬起低垂的头颅,一夜未眠令他脸色憔悴,面容枯槁,望向自己的侄子“还是没有消息吗?”

    听到叔父嘶哑的嗓音,陶爽沉默了,节度使府抓人的消息是他带来的,仆役是他收买的,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叔父的举荐恐怕是没有了,不迁怒自己就是万幸了。

    “问你有没有消息呢,回话。”陶文举的声音如砂纸磨过木桌一般。

    “先喝口水吧,叔父。”陶爽低着头,轻声道。

    “回话!”

    陶爽被突如其来的高音吓到了,慌张地道“没,没有消息。”

    “哦,是吗。”陶文举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看着呆立着的侄子,陶文举拿起桌上的水杯,一饮而尽。

    陶文举又缓缓道“这事错不在你,是我太瞧那个李延庆了。”

    “是他?他不过才十五岁,能干什么?”陶爽并不相信那个衙内能干成什么事。

    陶文举瞥了陶爽一眼,不再言语,拿起一个巧的馒头塞进嘴里。

    既然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陶文举也就对此不抱希望了。

    陶文举并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这次输了一局,下次再找回场子来就是了。

    吃了几个肉馒头,再喝上一碗香甜的栗米粥,陶文举开始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

    思来想去,陶文举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

    对于目标,对于前途,甚至是自己定下的行程,都有些操之过急了。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时间不站在他这一边。

    陛下定的期限太短,导致自己只能在宋州逗留很短的时间,要是能在宋州再待上十天半月的,陶文举觉得自己肯定能查出事情的真相。

    只要行事,必有痕迹,那个李延庆不过十五岁而已,就算天资再聪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必定能查到他的遗漏之处。

    可惜啊可惜啊,陶文举轻轻叹了口气。

    屋外门卫的声音打断了陶文举的思绪“舍人,吴书记来访。”

    “哼,这就要来赶我走了么。”陶文举冷哼道,昨日魏仁浦派来传信的信使就到了,想必李重进的信使也不会慢,吴观显然是得到了消息,想要来礼送自己出境了。

    “让他进来吧。”陶文举命令士兵,又吩咐侄子道“你先到后屋去。”

    很快,门卫就领着吴观到了房门口。

    “下官,参见陶舍人。”吴观微微躬身行礼道。

    陶文举回道“进来吧,吴书记倒是起得早啊。”

    “府衙琐事繁多,不得不早起啊,舍人不也起得如此之早么,下官还以为见不到舍人呢。”吴观走近屋中,找了个陶文举下首的位置坐上。

    “书记为何事而来啊?”陶文举面无表情地道。

    吴观望向陶文举道

    “昨日下官已经收到了相公的回信,钱已经从开封出发,不日就会到宋城,过一遍入库的流程,要不了多久就能押解到京城。”

    “吴书记办事速度很快啊,届时我定会向陛下称赞吴书记一番,要是天下官吏都如吴书记一般就好了。”陶文举微笑道。

    “哪里哪里,陶舍人谬赞了,下官愧不敢当。”吴观面色如常,继续道“

    倒是陶舍人公事繁忙,这河南这么多州县,可还等着陶舍人前去视察,向陛下称赞下官之事,还是免了吧。”

    “宋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繁华不输开封,令我流连忘返,恨不得再待上几天啊。”陶文举满脸笑容。

    吴观闻言,略微思考,回道

    “舍人笑了,宋城不过蕞尔城,怎能和开封相提并论呢?许州长社、蔡州汝阳、颍州汝阴,那才能称得上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啊。”

    吴观和陶文举在屋中唇枪舌剑,见招拆招之际,李延庆才从睡梦中苏醒。

    得到刘从义的效忠后,李延庆派了张正去向吴观明了一番,便回自己的屋子补觉了。

    睡到天明之后,李延庆只觉精神振奋,计划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丫鬟的侍候下洗漱、用餐之后,李延庆来到了之前和张正会面的废弃大院。

    李延庆这两天,试着用了用那柄唐刀,然后竖着砍了二十来刀后,李延庆就发觉自己的臂有些发酸了。

    李延庆为此还曾向张正请教了一番,张正却让李延庆用一用他的金瓜锤。

    金瓜锤长度大约七十公分,一段是一根带柄的铁棍,另一端是一个两拳头大的瓜形铁球。

    李延庆本来以为会很重,可拎起来耍了耍,才发觉这锤子比腰间的唐刀没重多少。

    张正向李延庆解释道,这重三斤半的金瓜锤,在步兵用的兵器中都算重的了,身体一般的士兵都还用不了。

    李延庆才明白,曾经看过的中,动不动重达几十斤的冷兵器完全就是在扯淡。

    像张正这般从军十多年的壮汉,用一柄重三斤半的锤子,在战场上挥舞个把时辰,都会筋疲力尽。

    照张正的法,李延庆要想如臂指使般地用上这柄唐刀,起码要练上两年力气再。

    刚入伍的新丁,没练过力气的,那就只配拿竹竿绑个枪头上战场,给他好点的兵器都是浪费。

    同时,张正还指出,现在的唐刀是上不了战场的,士兵基本都披上了铁甲,薄薄的唐刀难以破甲,远不如一锤子直接砸死来的简单粗暴。

    这也是唐朝之后,钝器开始在军中流行,而刀和剑慢慢淡出战场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后,中原和周边政权的士兵,都成建制地披上了铁甲。

    一柄足够锋利,能够劈开铁甲的刀或剑,造价太过高昂了,有这钱,都能造几十把锤子了,效果还比刀剑好,自然就淘汰了。

    不过李延庆并不打算上战场,只想着,若是以后有人刺杀自己,起码可以撑到护卫到来,唐刀还算适合狭窄空间内的战斗。

    想要用刀耍帅,没想到那么难,李延庆没办法,只好从最基础的跑步和俯卧撑开始。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李延庆稍稍热身之后,开始围着院子慢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