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加大产量

A+A-

    随后,萧苍也没有心情继续与唐寅对话,打发他去找天香公主,自己则是召集了几位重臣密谈。

    “伯虎见过母后!”

    在宫女的带领下,唐寅很快到了皇后寝宫,见到了皇后,连忙朝着皇后行礼。

    “伯虎不是在御书房与你父皇交谈吗?怎么到了母后这里来了。”

    只见皇后看了一眼同样愣住的天香,又转身询问唐寅。

    “母后,父皇他还有政务处理,便叫儿臣先行离开。”

    听到唐寅解释,皇后点点头。

    几人攀谈一会儿,唐寅三人在皇后寝宫用了午膳,便离开了。

    “天香,我先去看看酒窖那边,你与阿紫先行回去吧。”

    天香公主没有拒绝,放任唐寅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在路上,唐山跟在唐寅身后,唐寅继续询问着。

    “山,少爷我房间酒坛的酒都装完了吗?”

    听到自家少爷询问,唐山不敢怠慢。

    “少爷放心,新酒已经带去了酒窖,酒坛我也派人送去,想必现在已经到了。”

    唐山办事唐寅是很放心的。

    “那好,先去看看情况。”

    很快,两人便到了酒窖,其中的下人正在辛勤的工作。

    “少爷,您来啦!”

    看到唐寅到来,唐三急忙迎了上来。

    “唐三,现在酒窖产量如何?”

    最让唐寅担心的还是产量,他迟迟无法售卖的原因还是酒的储量不足。

    想必这种口味极佳的新酒出世,很快就会被人买光。

    “少爷,近日我们酒窖产量基本固定,每日可以生产一百八十坛左右的蒸馏酒。”

    唐三身为酒窖主管,自然是很清楚酒窖产量的。

    “不行,这些产量太少,还远远不够。”

    唐寅对于这个数字很不满意,皱着眉头对着旁边的唐山还有唐三着。

    “这样,继续调人,再调来至少一倍人,继续打造设备,三日后的产量必须到四百坛每日。”

    那严肃的声音传入两人的耳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唐寅的野心这么大。

    “是,少爷。”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对于唐寅的要求,他们两人都是绝对服从的,这也是唐寅欣赏他们的原因。

    “还有,那些大坛子到了吗?”

    唐寅突然想起自己酿酒的大坛子,那可是更高级的酒,地位更加重要。

    “少爷,已经到了,我已经安排人放到后院了。”

    随后,在唐三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后院。

    “以后再酿一些新的酒,就用这些坛子,只需在里面放入高粱、麦等材料即可,酿造需要五日,五日一换。”

    听到唐寅解释,唐三连忙熟记于心,毕竟这以后都是他的工作。

    “之后,少爷我还会让山送来更多酒坛酿造,酿造出来的酒叫做杜康,记得在坛子上标注,不过,只有这种酒坛酿造的酒才叫杜康。”

    唐寅的吩咐唐三谨记在心,事关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那好,你们继续生存,过些日子少爷我再来看,希望会比现在好。”

    完,唐寅便带着唐山准备离开,唐三跟着身后,恭送着唐寅两人。

    很快,唐寅便回了公主府。

    但是唐寅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御书房已经炸了。

    “陛下,这个计策好呀!”

    “对呀陛下,这完全可以缓解我大乾尴尬的境地!”

    几位大臣正在夸赞着唐寅想出的计策,其中杜平称赞最多。

    萧苍见到这么多人都赞同“远交近攻”的计策,心中也是颇为得意。

    只是,当他看到带头拍马屁的杜平,则是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

    “不知道这杜爱卿得知,这计划是驸马想出的,会有什么反应?”

    萧苍在心中想着。

    “陛下,此计虽好,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车骑将军武三思思索片刻,还是决定讲出自己的看法。

    这武三思正是梁国公、靖北将军武元坤的长子,与天香公主的好友武玉若乃是兄妹。

    这武三思曾跟随他的父亲征讨天狼国,立下赫赫战功,官封车骑将军。

    “三思有何看法,快快来!”

    武三思素有贤明,虽然萧苍对于他唱反调的行为不满,但是还想看看这位大将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为,此计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它有三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众人仔细聆听着武三思的话,等待着他的下文。

    “首先便是出使,大乾使者进入唐、夏必然要进过吴、魏,想必他们也会有所刁难。

    其次便是游,不给足唐、夏利益,想必他们也不会轻易与大乾交好。

    最后也是最困难的,那便是击败天狼国。”

    武三思话音一落,全场寂静,简直落针可闻。

    “陛下,武将军言之有理!”

    一位老臣率先反应过来,随后其他朝臣接连附和。

    而丞相杜平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刚刚他可是赞成最积极的,没想到被武三思打脸了。

    “此事事关重大,容后再议,武三思、杜平留下,其余人可以离开了。”

    萧苍也是感觉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便屏退众臣,留下了武三思与杜平。

    此时的杜平心中也是纳闷,按道理来此事与他无关,陛下却偏偏留下了他,帝王之意,还是难以揣测。

    “不知陛下留下我与武将军二人,有何吩咐呀?”

    杜平见到众人走的差不多了,出声询问着萧苍。

    “你们二人是朕的左膀右臂,对于此计的看法吧。”

    萧苍喝了一口茶,目光看向了两人,等待着他们的想法。

    “陛下,臣以为,此计虽好,也是难以施行,大乾还是避三国锋芒为好。”

    杜平率先发言,只是他的想法便是放弃“远交近攻”的谋略,选择屈服。

    听到杜平的话,萧苍自然是心中不悦,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看向了旁边沉思的武三思。

    “陛下,此计可以施行,只是,臣现在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武三思并不想放弃这个方法,只是他的能力有限。

    旁边的杜平冷哼一声,心中不停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