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吴宇的一剑,一鼎
眨眼之间,吴宇就到了西周极北之地,此地满是冰山,冰海。
而且这里太阳一直高挂,整个世界的边沿泛着金色,刺目而耀眼。
这里处处又显露着一种被精雕细琢的状况好似每一处地方都恰到好处,被人精心打造过,简直就是艺术品。
不过,随着一半冰山,一半山脉的崩塌,这里的安静美妙被打破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世界发生了大的变化。
比方大乾大陆的乾朝已经是过往云烟,夏之王朝成了这里的主人。
大夏的建立者正是一名姓杨的人,至于为什么不以杨命名自己的国名,据这位开国皇帝的家乡带有一个“夏”字,为了缅怀其家乡,所以国名为“夏”。
当然真正的知情者听到这些某人故意散播的信息的话,一定会嗤之以鼻。
“明明是我师父临走前的指示。”至少至魔山的耿庄一定会这样。
曾经,吴宇就交代过耿庄,新朝建立,取名尽量为“华夏”上面靠拢。
已经是五星忠诚度的耿庄,当然是直接将“尽量”二字抛掉了,只能是“华夏”。
本着遵循吴宇宽宏大量,做一个高尚情操的反派教导,他假惺惺的问了一下选择哪一个。
最终选择了“夏”。
耿庄等人更喜欢“华”。
夏朝建立以后,这一年一直都在巩固,收复乾朝的疆域,如今恢复了至少八成左右。
由于西周王朝高级将领和主要强者全死了,在他们明智的选择下,选择了撤退,虽然这个决定已经很快了。
但仍然死了至少五万人。
这严格来是大乾大陆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战胜西周。
五万人的战绩。
起来这是大乾大陆的第二次万人战绩,大约三千年前,乾朝也赢过。
都知道西周绝对会回来的,所以新朝大夏在无尽海岸加大驻军,几乎七成的军力都在这里。
而且由于西周入侵大乾大陆已经有不的时间了,使得西周的新进武器被大乾仿造,如今夏朝固然还没有走上独立自主研发的层次,可是仿制品正在大批的制造,玄武大炮改名为守卫大炮。
总之,大乾焕然一新,新朝蒸蒸日上,普通人也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这也得益于这次的战争,战争使得大乾几乎所有势力都参加了,灭亡、吞并、新兴的势力不计其数,大乾的宗门势力基本上改天换地了。
而且这一年里,曾经压在众人头上的三大超级势力销声匿迹。
武帝宫已经成为了旧址,据真正的武帝宫已经搬走了。
一直以来,大乾人们心目中第一势力太剑门在混乱大战已经封山了,而且确确实实的没有人参与进来。
现在太剑门似乎只成为了一个传。
至于至魔山。
也成了一个传。
其中第一魔头魔尊更是留下了许多传。
有人他已经死了。
有人他和西周的强者同归于尽了,也有人他是死在了封天屠魔阵中。
也有人吴宇没有死,二人的攻击打开了前往其他世界的裂口,吴宇已经去了其他世界。
人心浮动。
听很多势力又想要计划一举覆灭至魔山,这后面有一股暗势力在推动着。
这种声音在有人推波助澜之下,越来越大,后来至魔山的几个弟子换着出山,杀了不少人,才让这个声音消失了不少。
又过了一段时间,至魔山公示了这些搞鬼人的来头。
全部都是出自太剑门昔日麾下的势力,现在这些势力都被至魔山覆灭了。
吴宇消失后,他的两件至宝已经成为了名胜古迹。
至魔剑和无极丹鼎。
一片红色且一毛不拔、寸草不生的地方,一把鲜红的长剑三分之一没入地面。
这里已经成了一片禁地。
只要是踏入这红色的地域,都被成为疯子,在这片地域里面跑来跑去,也或者离开这红色的地域,成为夏朝新的魔头。
短短几个月,这里俨然成为了大乾大陆新的禁地,同样也是宝地。
因为让方圆万里成为禁地的源头就是曾经的第一剑,至魔剑。
“得至魔剑者,得天下。”
“至魔剑中藏着魔尊的最强功法,魔神九重。”
这怎么能不让人疯狂,每日踏入这里想要闯关的人许多。
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接近至魔剑。
但是只要这至魔剑一天不走,树立在这里,那么这里就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冲入红色的禁地。
如果至魔剑的大还正常的话,那么无极丹鼎的大就很不正常了。
原本两丈大,现在有一百丈之大,他的周围没有什么改变。
此大鼎就是正常放置。
然而细看之下却能看到大鼎周围全是法器和兵器的碎片。
此刻大鼎上还趴着很多人,或者拿锤子敲,或者拿嘴撕咬等。
也有人爬入了无极丹鼎之中,爬进爬出,也有人掉入进去爬不上来有人施救。
还有人站在空中,正是使用一种坚固的绳索法器拉住无极丹鼎。
嘣嘣。
绳索全部断裂。
无极丹鼎也很安全。
至魔山。
路举看着离开三天返山的尹鑫,眉眼不由跳动起来。
“好重的杀气。”路举心里面暗道一声,随即开口道:“又杀了多少人。”
为什么着重提个“又”字,主要就是尹鑫这些天每天都在杀人。
他在以杀养剑。
路举觉得,尹鑫才是至魔剑法的真正继承者,因为他不光继承了原本的,还结合太剑门的剑法,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现在的尹鑫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现在的至魔门第一人了。
“没几个。”尹鑫淡淡道。
随着杀人越多,他的威势越强,连路举都不轻易叫其九了。
“没几个就是很多了。”耿庄走来道:“你现在是风头最盛的人了,他们已经给你起了一个名号,剑魔。”
尹鑫点了点头:“我知道,并且我个人表示认可。”
“你们师父到底去了什么地方。”路举的一句话让这里的交谈陡然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