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开海禁
接下来,便是开海禁了。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慎重对待。
太子爷选派了范秋,方城远,张善忠三人,前往各地海域,进行开海禁一事。
虽然圣旨已下,可开海禁,还需要很多的步骤。
这些事情,都要人去处理的。
整个朝廷,又忙活了起来。
在开海禁之前,户部必须核对海关账目,不能积存,这样也好算清开海禁之后,朝廷到底获得了多少好处。
不仅如此,还有海关的人口,也需要核对。
兵部,则开始建造宝船,分派宝船,以及红衣大炮,全部让人拉到各地海口。
为何兵部要做这样的决定呢?
因为各地海口一旦开放,倭寇必然猖獗,到处猎杀中华海民,以及附近的村子。
所以,必须要有红衣大炮震慑!
这里提一下,倭寇是怎么来的。
倭寇与倭国,并非是同一个势力。
倭国,就是后世的鬼子。
而倭寇,则是倭国吃了败仗的政权,被赶了出来,没有去处,就只能纠结下在海上称霸,成为倭寇,也就是海盗。
倭国解决不了的问题,却屡屡骚扰华夏大地。
但有了红衣大炮的震慑,朱瞻基相信,这些倭寇不敢太过造次。
山东一地,虽然也有红衣大炮,但是却没有多少门。
到时候,海口一开。
倭寇首先针对的,必将是福建,浙江一带。
然而,福建,浙江已经布满了红衣大炮,这些倭寇估计不敢冒犯。
所以,他们会继续上游。
待到了山东之地,发现这里的红衣大炮没有下游的多,他们迫不及待之下,必定会发起进攻。
到了那时候,就是汉王焦头烂额的时候。
这群倭寇,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不要命的那种,就连洪武爷对付起来都有些麻烦的。
而且,这些倭寇是杀不绝的。
到时候,够汉王喝一壶的了,一定能让他焦头烂额,消磨他的实力。
这,便是朱瞻基的布局了。
有倭寇牵制汉王,朱瞻基就不用怕汉王猛攻朝廷了。
反倒是,自己在攻伐汉王的时候,汉王还需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去制衡倭寇。
“二叔,我给你送了大礼过去,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消。”朱瞻基的脸上,露出笑容。
三天后。
朝廷正式的任命文书下来了。
广州,福建一带的市舶司衙门,全部恢复,之前被洪武爷裁撤掉的官员,全部官复原职!
如此一来,各大市舶司衙门,就全部齐备了。
原先的衙门班子,都还能用!
待到范秋,方城远,张善忠三人前往福建,广州一带的市舶司之后,他们便会统领市舶司,处理开海禁后,有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这一切,太子爷布局很密。
而且,生怕各地的倭寇太过猖獗,所以太子爷不放心百姓的安全,还特意调派了许多卫兵,驻扎在各个海口。
太子爷首先想到的,永远是百姓们的安全。
应天府城门口。
三位大儒已经准备就任了。
范秋为驻福建市舶司总督,方城远为驻浙江市舶司总督,张善忠为广州市舶司总督。
总督,都是临时特设的官职。
这个官职很大,就连广州布政使衙门都管不到。
不仅这三位大儒前往,在他们的马车后面,还有许多更一些的马车。
这都是朝廷委派下去的官员。
只有三位大儒,肯定是不行的。
在朱瞻基的争取之下,徐锦衣,以及其他几名国子监的学生,也都被选取了进去。
只要徐锦衣能在海上立功,朱瞻基就完全能提拔他升官,直到最后接替他爷爷徐老的位置,都不是不可能。
此时的朱瞻基,已经开始培养亲信了。
范秋作为此次的总管,转头看了应天府一眼,眼神中闪过一抹不舍和坚定。
随后站在马车上,大喊道:“诸位同僚,此行,上不负天,下不负地,一切为了天下万民。”
话罢,范秋对着所有人,深深拱。
马车内,许多官员都走了出来。
在看见范秋朝着他们拱后,官员们也纷纷拱还礼。
场面,仿佛回到了春秋之时,礼节很足。
而这种画面,也只有在儒生身上才能看到了。
范秋行礼后,心中心潮澎湃,大喊一声:“走!”
然而,就在此时。
一道大喊声从身后传来。
“范先生,你们等等!”
一匹母马,从应天府内狂奔而来。
很快,狂奔到了范秋的马车旁。
所有的官员在看清是太孙殿下后,纷纷下马车,行礼道。
“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
朱瞻基骑在母马上,望着四周跪地的官员,哈哈大笑道:“诸君,我与你们同行!”
“开海禁,代表着咱们大明航海时代的开启!”
“这是大明强盛,走向最强帝国的开启,我岂能不去亲眼见证那一幕?”
大笑声传来,充满了朱瞻基对未来的憧憬。
官员们的眼神中,也露出强烈的憧憬。
他们希望能如太孙的那样,大明能开启大航海时代,那样,帝国会越来越强大的。
朱瞻基下了马,坐进了范秋的马车中,大喊一声:“走!”
马车缓缓而行。
范秋望着坐在身边的太孙殿下,连忙站起身来道:“太孙殿下,您得到皇上的同意了吗?”
朱瞻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怎么,范先生不相信我?”
范秋连忙摇头:“并非是不相信您。”
朱瞻基笑着道:“放心吧,皇上已经答应我,让我去一趟了。”
“我去看完,就会回来。”
本该是一百年后,隆庆皇帝开关,时间是56年,史称隆庆开关!
而自己,将大明的时间线,提前了一百年。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大明足以领先全世界。
这一刻,朱瞻基是心潮澎湃的,他有信心,将这个帝国带到最强,让大明帝国,成为全世界仰望的存在!
范秋拱,松了口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