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数据(2/4)
其实,内地第一批商业化偶像演员,基本都是站准了风口。
站准了风口,猪都会飞!
但一旦水退了,要靠自己能力了,有的就暴露了。
有一些从鲜肉进化成老戏骨,也有一些从鲜肉进化成老鲜肉!
演技一点进步都没有,反倒是各种营销吹自己的逼格。
但人家也不吹奖项啥——毕竟没有!
一个演员,一天到晚修禅、行走的力量
是暂停接戏,要体验生活,给自己充电,综艺节目没少接啊,甚至自己当制作人做了二十四时
到底是一个混饭吃的,或者是把演员身份当成跳板的
评价一个人,不要看他什么,看他做什么!
沈长林看了眼侃清子,然后道:“给她一個角色”
“张经理?”
“行出场次数不多,但重庆火锅这个戏还是不错的”
“谢谢导演,我一定好好演!”
侃清子愣了一下,赶紧起身要敬酒
“不用,我们不兴这套东西我看过你演的戏圣天门口”沈长林挥示意她坐下,然后扭头对杨青:“重庆火锅?这也叫片名?赶紧改一个!”
杨青苦着脸:“我就是想不到更好的片名嘛!”
“人物或者奋起一搏呗”
杨青纠结了一下:“行,那就叫人物吧!”
“嗯,两部戏,尤其是道士下山你抓点紧,我们明年九月三号要上的!”
施施忍不住插话:“道士下山不是吟诗达人的项目嘛?”
“我们的下山跟他的下山不一样!”
“好吧”
接下来,沈长林分别去见了阿谋还有苏仑
薛璐忙着执导bj续上西雅图,没空做别的项目!
阿谋对谍战蛮有想法,想做一个谍战;
他有自己的创作团队,不需要沈长林过多干预。
苏仑不太一样,他没有什么想法,沈长林最开始建议她从爱情的角度拍一个
“爱情?”
“也可以亲情”
沈长林忽然想到了能文能武李延年那段李延年政前鼓舞那段,果断来了想法:“这样,咱们可以塑造一个政委形象”
末了补充:“思想工作永远比暴力更好!”
“行,那我就拍这个”
“嗯男主角我建议王雷,他演过十送红军,给我看哭了”
“王雷行,我记住了!”
“注意控制一下时长,最多给你30分钟!”
阿谋、苏仑搞定了,沈长林发短信告诉宁昊
宁昊最开始不太想做。
他对这类题材没有想法。
“这踏马不是跟伱商量,我们接到了任务,五个导演阿谋、杨青、苏仑、我还有你,我们五个”
“抗日题材电影我怎么拍嘛?”
“我哪知道你怎么拍?自己想!”
宁昊纠结一下,然后问:“我可以做成无耻混蛋那种吗?”
“你呢?我们是反映历史,不是神剧!”
“你给我个思路!”
“要不你拍王亚樵怎么样?”
“刺杀?”
“对!”
“行,那我找任编剧去了!”
总算全搞定了
沈长林长吁了一口气,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我草,我自己拍啥?
好的题材、创意都给了他们,末了,忘了给自己囤个绝招。
不沈长林的事了,25号,黄金时代首映。
百度推出百发有戏
其实就是众筹,效仿娱乐宝!
百度分公司宣布:从9月22日开始,凡是购买了“百发有戏”的用户,不仅可以获得黄金时代片方提供的套餐权益,投资还能获得固定保底收益的回报——不低于%。黄金时代的票房越高,消费者能获得收益率越高,最高收益率将高达半年期6%。
还高调做了大数据预测:不会低于3亿票房!
曝光了黄金时代的各项人气指数,根据对大数据的分析发现,主演汤惟、冯泰迪的票房号召力分别是女演员、男演员中的20,两人都将对票房产生助推作用。
根据百度综合各项数据进行的票房预测显示:黄金时代的票房将在2亿至35亿区间。
现场,出品方代表一脸认真道:“百发有戏”的推出将为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一股新风,为创新营销段、加速产业升级、繁荣电影市场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遇。
黄金时代
许安华执导,集结了汤惟、冯泰迪、王之文、袁圈、郝雷、王谦源等一批知名演员
心花路放实际上是把它当成主要竞争对的!
但大家不太明白这个大数据预测是怎么来的!
以前,评估一部电影的票房,要基于卡司阵容、题材还有档期,当然,最重要得是电影本身!
好的作品遇上好的宣发,可以起飞,同理,宣发做的不好,会很尴尬!
黄金时代,没有举办内部试映,也没有点映,他们走的是纯粹的互联推广路线:百度首次推出的众筹项目“百发有戏”即选中了本片,百度通过大数据给出了影片票房可能会达到3亿,还有联合优酷出品,优酷视频平台给了大量支持
看上去,好像挺厉害的!
最重要的,它们是0月号上映,比心花路放迟一天
也就是不怕口碑问题!
一群人捉摸不定
而且看海报,鲁迅的单人海报:我想骂谁就骂谁;萧红的海报: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感觉黄金时代的故事就是讲述这群特立独行的一代人
沈长林到公司准备问问编剧们有没有好的创意,碰到了一群正搁那研究对敌之策的宣传团队,他忍不住问了:“汤惟有什么大卖作品吗?”
“晚秋内地票房6200万呢!”
“6200万?很多吗?”
“对于文艺片来讲,很多!”
“那她凭什么是票房号召力前二十?”
没了bj遇上西雅图,汤惟哪来的票房号召力?
“她是文艺女神嘛!”
“行”沈长林接着问:“你们知道萧红是谁吗?有什么事迹、作品?”
全场鸦雀无声,半天才有一个戴眼镜的女孩举:“我知道,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呼兰河传城三月生死场”
“那她的事迹呢?”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沈长林嘿嘿一笑:“我估计大
部分观众都不知道,为这样的人物拍一部电影,还是文艺片,市场上限本来就不高”
“可是,百度大数据”
“大数据要是能预测上映之前的电影票房,那我们还用得着做宣传嘛?”
所谓的大数据预测,除了为影片增加噱头外,票房预测可以没有任何价值。
更何况,黄金时代拍的是真无聊,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精美ppt外加有声读物——整部黄金时代全是文豪们谈对萧红的看法,跟广播剧没什么两样!
就这,2亿以上票房?
怎么预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