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科举的反思
“万岁爷,奴婢在外面的眼线回报,读书人准备聚众闹事,是要营救吏部郎中吴昌时!”
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禀告,顿时就怒了,想起刘伟超所得话,当即带着怒气喝问道:“可是复社中人?”
王承恩听了一愣,不敢欺瞒崇祯皇帝,连忙回奏道:“奴婢听到这消息,第一时间赶来向万岁爷禀告。是否复社中人,还需奴婢再查!”
查吴昌时的事情,崇祯皇帝是交给了东厂去做的。
西厂这边,只是替他监听宫外消息,因此,他这边的消息没有让他满意,却也没有让他生气。
就听崇祯皇帝带着严厉之色交代道:“复社的事情,你给朕盯紧了。还有他们操纵童试一级的科举一事,也给朕去查,看到底有多少地方官员参与其中!”
“奴婢遵旨!”王承恩有点惊讶于崇祯皇帝竟然知道这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连忙回应一声,然后又有点为难地道,“万岁爷,奴婢中事情不少,特别是暗查九莲菩萨一事,更是只能交给亲信下去办。如今再详查复社的话,恐怕人不够!”
西厂毕竟刚成立,人有限,也能被崇祯皇帝理解。
因此,他听到这个话之后,便毫不犹豫地道:“朕准你再招人,看上谁就用谁便是!”
有了这句话,王承恩就有信心了,立刻答应一声,随后便退了出去。
看着他走,崇祯皇帝的视线便收了回来,落到了御案之上,堆成山一样高的各类奏章,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这倒不是崇祯皇帝看到这么多的奏章,心中叫苦。
而是此时的他,想到了一堆的破事,让他心烦。
朝中官员,崇祯皇帝已经看得很清楚,按照太祖皇帝那会的标准,都是剥皮充草的下场;
如今这些读书人,不好好读书,不想着忠君报国,却一门心思参与党争中,还要闹事,要营救接替了张溥的吴昌时!
如果不是遇到了刘伟超,那这种种一切,就是亡国之先兆吧?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有点黯然,也有点庆幸。
天下大事,依赖这些官员,还有作为官员后备的这些读书人来处理,能处理得好么?
突然之间,崇祯皇帝第一次冒出了这样的疑惑。
等到下午时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匆匆赶来求见,国子监的学生去了东厂那边闹事,还得到了一些文官支持,要求他释放吴昌时,人数众多。
王德化不敢私自处理,就特意前来请求旨意。
崇祯皇帝一听,早上的气都还没有消呢,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就怒了,一甩,把留中的那些奏章全都推到了御案下面,厉声喝道:“你是干什么吃的?就这点事,还需要朕来处理?要不要朕把地上这些弹劾你的奏章,都一一批复啊?”
一听这话,特别是皇帝的雷霆之怒,王德化直接就跪了,额头上的汗,立刻流了下来。
本来的话,他其实是存了侥幸之意,想着是不是崇祯皇帝会退一步?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直接发飙了!
带着懊悔之心,王德化匆匆离去,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试探崇祯皇帝的棋走错了!
如今的皇帝,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了!
就在他走后不久,王承恩又匆匆赶来见驾,向崇祯皇帝禀告道:“万岁爷,奴婢打听到了一些复社的事情,觉得很是严重。”
“嗯?”对于王承恩,崇祯皇帝的态度就好了不少。
王承恩得到示意,便立刻奏道:“复社原本是以复古之文学为宗旨,可到后来,因为多是官宦子弟结社,他们利用父辈族中关系,互通有无,发展到凡复社参与童试,地方官皆只选复社中人过试。从崇祯三年到如今,其势力从江南已经发展到京畿之地了。”
顿了顿,他立刻补充奏道:“这些事情,只要找一个读书人,都能问到。甚至甚至”
“甚至什么?”崇祯皇帝听得生气,便语气严厉了不少,当即喝问道。
王承恩一听,不敢怠慢,立刻把听来的消息禀告出来道:“甚至有复社中人扬言,周延儒乃是他们送上首辅之位的。谁要敢不加入复社,以后在官场上就寸步难行!”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暴怒,一下站了起来。
一个社团,不但操纵地方科举,就等于是掐断了科举的根,而且还能影响到首辅的任免,不知不觉间把他这个皇帝都当了傀儡。这样的消息,一下就把他给激怒了。
甚至可以,这个消息,和他听到刘伟超他是亡国之君一样让他震惊!
这一刻,他才深深地认识到,原来朝局比他想象中还要坏得多!
虽然王承恩也强调了,这些只是他听来的消息,因为感觉太过重大,就先过来禀告,还没有核实。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明白,这些肯定是真的。
因为刘伟超就曾过,那个复社领袖张溥人称“民间皇帝”,便是最好的证据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立刻严旨命令王承恩,严查复社!
同时,他也开始考虑,眼下的科举,是不是需要改一改了?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想起了刘伟超所,在刘伟超那个时代,所有人都能免费读书九年。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就等于是所有人都是读书人了。
这样一来,就算大部分人不好,那也能选出一些能用的人,足够帮着他治理朝政吧?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崇祯皇帝就非常想参考下后世的科举,看看有什么是值得借签的?
可能是他看到后世的那些场景,让他非常震惊。因此,在他的脑海中,感觉后世的都是好的。
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忍到了入睡之前,按照过往的习惯,联系了刘伟超。
刘伟超一听崇祯皇帝的问题,倒也是很有兴趣,想了一下,便笑着问崇祯皇帝道:“你还记得我给你过得那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