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 39 章 妈妈怀孕
日子就这么不疾不徐的过着, 平淡又平常。
很快就到了一九六六年夏天。
距离乔平和刘淑敏离婚已经一年了,但他们都是很负责任的父母,照顾着乔秀秀的情绪, 没有让她受了一点儿委屈。
去年六月, 周百重周尽欢江亚男领着乔秀秀去动物园玩, 还在大象身上拍了照片。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 他们又领着乔秀秀去了动物园,再次在大象身上拍了照。
大象象长大了一岁,乔秀秀也长大了一岁。
现在的乔秀秀每天早早起床。
因为她开始负责去院门口的信箱取每天的报纸和信件,吃早饭的时候周叔叔和大哥会看报。
其实这是一件谁都能顺手做了的事情, 但乔秀秀是把这当成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去做的。
毕竟家里几个哥哥都会做家务,只有乔秀秀,只能扫扫地, 连擦桌子都干不了,她个子太矮, 擦桌子只能踮着脚擦擦桌子的边边角角, 桌子正中间也擦不到。洗衣服也只能给自己洗洗袜子, 其他衣服洗不干净。
现在乔秀秀又终于找到了一件自己可以帮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开心了。
乔秀秀着呵欠出了院子, 把院里的椅子拖到门口,放在信箱下, 踩着椅子去取今天的报纸, 再仔细看看,确定今天家里没有收到信。乔秀秀下了椅子, 拿着报纸拖着椅子回了院里。
拿抹布把椅子擦了,把报纸拿回屋里。
家里人正在吃饭,今天刘淑敏轮休, 还特意做了豆腐脑和甜油饼。
乔秀秀把报纸放在餐桌上,乖乖洗手吃饭。
周卫国拿了一张报纸,周乘风也拿了一张,家里也就他们两个人喜欢看报纸。
刘淑敏吃着饭,和周卫国:“老周,我明天上班时候买条鱼回来吧,昨晚上乘风是不是又熬夜看书了,熬个鱼汤,给他补补身子。”
周乘风不好意思的:“不用刘阿姨,我也不算熬夜,十一点半就睡了。”
“十一点半还不算熬夜,难道非得两三点才算啊。我知道,读书可费脑子呢,吃鱼补脑,而且你熬夜看书,也费眼睛,到时候你可记得把鱼眼睛吃了,补补。”
周百重开玩笑:“刘阿姨,还记得当初咱们脚崴了住院的时候,您还吃猪蹄以形补形是不科学的,怎么到我哥这里,吃鱼眼睛就补眼睛?”
“我以前是觉得以形补形没有道理,你再以形补形,那猪的脚也不可能是人的脚啊。但是看乘风每天读书读到十一二点,眼睛一点儿近视没有。可你舅舅延敏,他读书时候才不用功呢,就不想读书,想去当兵。我硬逼着也不好好学。每天天黑了就绝不看书,学校老师留的作业,经常第二天早上起来才补。可就这样,他还把自己搞成了高度近视。”
周百重有些诧异的问:“可是刘阿姨,我记得延敏舅舅是清大的学生啊。他这么不爱学习,怎么考上的清大?”
这个问题刘淑敏也不出个所以然来:“是啊,你舅舅读书的时候特别不爱学习,学时候念书也一般,那时候我才十几岁,现在想来他是不愿意我借钱供他读书,就不好好学,让我死心。可他不读书又能做什么,后来我找了帮厨的工作,也就是学徒工,但我自己会做饭,不用和师傅学手艺。
学徒工工资虽然低,也是足够我们两个人花销了。我就又逼着你舅舅去念了初中。也不知道是那时候家庭条件好了,他也想明白自己读书找个工作才能正真减轻我这个姐姐的负担。如果他读书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反而要我一辈子帮衬了。
还是他自己开了窍,反正从他上了初中以后,成绩是突飞猛进,从最后几名直接成了前几名。”
“可刘阿姨你不是延敏舅舅不爱读书么?”
“是啊,他只有学习成绩进步了,但学习态度从来没有进步过,回了家就是玩,天黑了就是睡,天亮了写写作业。有时候我都怀疑他是不是考试作弊了。要不是他真的考上了清大,我怕是会一直怀疑他。
反正他初中高中都是吊儿郎当的,一心想够了十七岁去当兵。可他不怎么看书,偏偏眼神不好,早早就戴上了眼镜。但你看乘风,乘风读书可比你舅舅态度好得多,但乘风一点儿没近视,可见还是因为你们跟着你爸在南方生活,见天儿的吃鱼,对眼睛好。”
周百重:“我觉得是因为我哥随了我爸,我爸可是当过狙击兵的,他眼神才叫一个好呢。”
“就算真是乘风因为随了你爸眼神好,那也得补补。虽然年轻人底子好,但是总熬夜读书也不行。像你舅舅,当初快高考了也是拼命读书,他大学我不知道,反正大学以前就拼过那三个月的命。
考试前没病没痛,考完整个人松懈了以后,直接病了两个月,反反复复的。乘风你离高考还有一年时间呢,还是要补补身体。不过要我,乘风你读书也不用这么拼,你现在成绩已经很好了,肯定能考上大学。”
周百重:“刘阿姨,你不知道,我哥的目标不是考上大学,而是考上京大。”
乔秀秀听着好奇:“百重哥哥,京大是什么?是大学吗?”
“对,北京的大学,而且不仅是北京的大学,还和延敏舅舅读的清大并列,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乔秀秀对全国最好的大学其实没有具体的概念,但是她觉得全国最好那肯定特别特别好,立刻:“等我长大了,也要上大学,读京大。”
“好,我们秀秀有志气,你今儿这话百重哥哥可要记到日记里,等你快高考的时候给你看,哈哈哈。不过京大可难考了,如果我哥考上了京大,秀秀将来也考上了京大,那咱们家里不仅有读过清大的延敏舅舅,还有读了京大的大哥妹妹,那可够我吹牛的了。”
周卫国:“你呀,想吹牛,不如自己也努力考京大,你若考上了,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周百重嘻嘻一笑:“爸,别京大了,我有自知之明,宁安大学我都不一定能考上。再当初好了,我满了十七周岁就去当兵,您不会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吧。”
“好好好,你愿意当兵就去当,子承父业给我长脸,我为什么要拦着。”
他和刘淑敏:“淑敏,那就熬点儿鱼汤,不止乘风,咱们全家人都补补,毕竟咱们百重要当解放军,秀秀也要当大学生,辛苦着呢。”
又问周尽欢:“尽欢,你看大哥,秀秀都想好好读书,上大学,百重想当兵,你呢,你有没有什么理想?”
周尽欢嚼着嘴里香甜的油饼,有些犹豫的问:“爸,那我能和刘阿姨似的,当个厨子吗?”
周卫国哈哈一笑:“能,怎么不能,愿意当厨子就当厨子,爸爸不拦着你。”
刘淑敏也笑着:“看来咱们家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好,那明天我可是要下真功夫,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听到明天有鱼汤喝,周百重高兴得不得了,之前跟着爸爸在岛上的时候,常吃鱼,反而不是很爱吃,觉得挑鱼刺太麻烦。
现在来了宁安,反而很想吃鱼喝鱼汤。
想着明天的鱼汤,周百重喝了一碗豆腐脑,又去厨房盛,还问周尽欢:“尽欢,还要吃吗,我再给你盛点儿?”
周尽欢看看自己的碗,已经快吃完了但他还想吃,把碗递给周百重:“二哥,再来半碗豆腐脑,卤子多放点儿,我想泡着油饼吃。”
周百重呵呵一笑:“就知道你还想吃,刘阿姨,你做的饭太好吃了,我现在比以前能吃多了。”
“好吃就多吃点儿,你们都长身体呢,本来就食欲旺盛。而且你们也没胖,不过个子倒是长了不少,去年的衣服都短了。”
周百重去厨房,乔秀秀捧着甜油饼认认真真的啃着,还问刘淑敏:“妈,我能跟着你学做油饼吗?油饼可太好吃了。”
“学会包饺子还不够,又想学做油饼啦?学是可以学,不过还是那句话,妈不在厨房,你不能自己做饭,哪怕家里有周叔叔乘风哥哥在也不行,只有妈妈盯着,你才能下厨。”
虽然刘淑敏用了下厨这样的法,但实际乔秀秀也只会包个饺子,拿她的案板擀面杖擀点儿面片,又不许她用菜刀,她只能把擀好的面片交给刘淑敏帮她切,或者把面片揪一揪,就这么吃。
还有尽欢,也挺爱在厨房跟着刘淑敏学做饭的,刘淑敏也瞧出来,这两个都是嘴馋爱吃的。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想着能不能把这做法学了来,以后想吃了可以自己做。
刘淑敏觉得孩子们学学做饭没什么不好,虽然现在家里开灶的人少,有工作的都在单位食堂吃,偶尔想要改善改善伙食,也能下馆子,但若是自己会做饭,不也少了很多麻烦么。
周百重去了厨房,给自己和周尽欢端了满满两碗回来,把自己的碗放桌上,把周尽欢的也递给他,坐下正准备吃饭,突然瞄见了周乘风的脸色难看的很。
他吓了一跳,问:“大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啊?”
餐桌上的众人都看了过来,尤其刘淑敏赶忙问:“乘风,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早饭吃得不舒服了?”
周乘风摇摇头,紧皱着眉,指着报纸上的新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中共中央决定从今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选拔新生,应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工人,贫下中农,干部,军烈属子女优先录取;对剥削阶级子女要严加审查,政治上确实表现好,可选拔适当数量。”
刘淑敏听了半天,有些犹豫的问:“这,这是什么意思?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不就是高考么,取消考试,不会是取消高考吧?”
周卫国把报纸从周乘风手里拿过来,仔细看了看,:“之前就有消息传出来,可能要取消高考,改成推荐,没想到是真的。”
刘淑敏看看周乘风,不知道该些什么,刚才家里人还高高兴兴的开着玩笑,着考大学的事情,结果现在报纸上就登了新闻,取消高考了。
刘淑敏想什么安慰下周乘风,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倒是周百重探过头去看了看报纸,:“哥,这上面不是写着军烈属子女优先录取,军烈属不就是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遗属么,爸爸就是现役军人。大哥你本身就很优秀,如果走推荐的话,你肯定能上大学的。”
着他声音也越来越低:“不过你不一定能被推荐上了京大。”
周乘风没话,起身回了屋。
刘淑敏看看周卫国,想让周卫国去劝劝周乘风。
周卫国摇摇头,猛地看见这样的消息,乘风肯定心里难受,先让他一个人待会儿,冷静冷静。
吃了饭,周卫国也没像往常一样直接去上班,而是拿着报纸回了屋,仔细看上面的新闻。
刘淑敏跟着他进了屋。
见家里气氛不对,乔秀秀很乖巧的不话,等乘风哥哥,周叔叔和妈妈都回屋了,乔秀秀才心翼翼的问周百重:“百重哥哥,发生什么事情了?”
周百重收拾着碗筷,声和她:“国家取消高考了,大哥不能考大学了。”
“啊?可是乘风哥哥读书很辛苦,每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乘风哥哥就在读书了,晚上我睡觉的时候乘风哥哥还在读书,妈妈乘风哥哥这么辛苦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那现在乘风哥哥不能考大学了,他该怎么办啊?”
周百重叹口气:“我也不知道,不过秀秀,尽欢,国家取消高考,大哥一定很不高兴,这几天你们两个要乖乖的,千万不要惹他生气。”
乔秀秀不服气的:“我可从来没有惹过乘风哥哥生气,尽欢哥哥也没有,家里只有百重哥哥会惹乘风哥哥生气。”
周尽欢也附和:“就是,家里只有二哥你会惹大哥生气,我和秀秀从来没让大哥生气过。“
周百重:……
“好吧,我这几天一定要乖乖的,不去惹大哥生气。”
完周百重抱着碗去厨房洗碗去了。
周卫国坐在屋里,仔细的看着今天的报纸。
刘淑敏他:“你你看来看去,看来看去的,看出个长短没有啊?”
周卫国拿出一支烟来,点燃,抽了一口:“乘风还有一年高考,现在这个通知下来,他怕是真不能参加高考了。”
平时刘淑敏是不许周卫国在家里抽烟的,周卫国也几乎不在家里抽烟,但现在,刘淑敏也没功夫管他抽不抽烟,而是焦急的问:“一点儿转机都没有?”
周卫国摇摇头。
刘淑敏都快愁死了:“这怎么行呢,乘风那么爱读书,我记得我当初崴脚住院的时候他去陪百重,百重闲不住,伤着脚也不消停。乘风却总是安安静静的拿着书看。咱们结婚以后,乘风读书有多努力我更是再清楚不过。孩子这么用功,不就是为了考个大学,你现在怎么这么突然……”
“是啊,乘风这子从就有主意,很多军人子弟受环境的熏陶,的目标就是当兵,比如百重,还有经常来家里和孩子们玩的老江家的丫头。但乘风不一样,乘风自就是想上京大,想当外交家。”
“乘风想到外交家啊?”
“对,不过他不爱,连百重都只知道乘风想上京大,但不知道他想读什么专业。你别看乘风年纪不大,会好几种外语呢,苏联语,朝鲜语,日语,英语,对了,还有德国人法国人的话他也会一点。”
“乘风这么厉害啊,会这么多外语?”
“嗯,苏联语日语是在学校学的,朝鲜语是和我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友学的,英语德语法语是和他妈妈学的,他在语言这方面也比较有天赋。”
“既然乘风是老天爷赏饭吃,那更不能耽误啊。那报纸上不是了么,军烈属子女优先录取,你能不能想想办法。你不是立过不少功,军功章都有不少么。”
“淑敏,京大,全国只有那么一个京大,而且他即便进去了,也不一定能上了他喜欢的专业啊。”
刘淑敏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弟弟上过,刘淑敏对此也有了解。
是啊,就像她一个厨子,让她去卖货,她也不是不能卖但心里不乐意啊。
刘淑敏有些埋怨的周卫国:“你你,你怎么就不能让孩子早上两年学呢,乘风那么聪明,如果早上两年学,现在肯定已经是京大的大学生了,对不对。”
周卫国看她为乘风着急,反倒是叹口气:“淑敏,若是乘风现在已经是京大的学生了,那我可更要发愁了。”
刘淑敏不懂:“为什么?”
周卫国:“一句半句我也不清。”
“那你就长点,慢慢。”
“不好,反正淑敏,这些天谨言慎行,话什么的都注意言辞。家里花销也注意点儿,不要太引人注目。”
“什么叫家里花销注意点儿,不要太引人注目。咱们家里已经够节俭了,没和你结婚以前,秀秀穿的几乎都是新衣服。和你结婚以后,秀秀除了以前的衣服,多出来的都是拿尽欢穿不了的衣服改的。
我给尽欢百重乘风他们兄弟做身新衣服吧,你非咱们结婚时候给他们做过。咱们结婚那是冬天,现在是夏天,那能一样么。你可倒好,节俭节俭,咱们又不偷不抢,自己挣的钱拿来给孩子做衣服穿,怎么就不节俭了。”
刘淑敏越越气:“乘风,百重,尽欢,包括秀秀,四个孩子都在长身体的年纪,尤其几个子,抽条的厉害。旧衣服穿着脚腕短一截,袖子短一截。我花自己的钱自己的票给孩子们做衣服,你凭什么我不节俭,非拦着我。最后我只能把百重的衣服改改给尽欢穿,把乘风的衣服给百重穿,把你的衣服给乘风穿。”
着刘淑敏把周卫国抽着的烟直接从他嘴里抢下来,按地上灭了烟,:“你家里的花销,可家里有什么花销,咱家有什么花销。连乘风练个毛笔字,都舍不得买宣纸,拿报纸练。咱们家花钱的地方也就是买点菜买点儿肉给孩子们加加餐。你总不会是让我以后别给孩子们做饭了吧?”
周卫国拉她的手臂:“我这还没什么呢怎么你就叽里咕噜的发了这么一大通火。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好,想让孩子们吃的好点穿的好点。但是这不是有食堂么。咱们家总开灶也不好。“
“吃的自己家的面,自己家的菜,自己买的肉,自己家里做饭怎么叫开灶,好像偷偷摸摸背着人似的。再几个男娃都在长身体,食堂的菜不够吃,总不能让他们总吃窝头吧。而且乘风读书多费脑子,百重又喜欢和人玩闹,也费体力。”
“那你也控制住量,以后你轮班休息的时候,给他们做顿饭解解馋就行了,平时吃食堂就足够了。行了,就这么定下了。”
“什么就这么定下了,周卫国,我嫁给你的时候咱们可是好了,家里不管大事情都商量着来。在孩子们吃什么这件事上,在我看来就是大事,凭什么你一个人做决定。”
周卫国握住刘淑敏的手:“淑敏,这次你就听我的吧。”
刘淑敏虽然嘴上抱怨,但见他神情凝重,还是:“行,听你的。”
又和他道歉:“不好意思冲你发了半天火,唉,我也不知道最近这是怎么了,怎么感觉我火气大的很。”
“你这不是担心乘风,担心孩子们嘛,没事没事。”
刘淑敏又问周卫国:“卫国,乘风上大学的事情,我写信问问延敏?”
周卫国制止她:“不用,这事儿问谁都没有用。还是先看看怎么发展吧。”
“对了,那鱼汤明儿还做么,做吧,我怕乘风看了不高兴,见着鱼汤就想起不能上大学的事了。不做吧,我也怕乘风多想,觉得他不考大学了,这下可好,家里连好的鱼汤都不给做了。”
“乘风不是那心眼的人。”
“我知道乘风不是那心眼的人,我这不是怕他受的刺激太多,自己反而钻了牛角尖。”
“他若真的自己非要往牛角尖里钻,那我们有什么办法。鱼汤还是做吧,吃点儿好的,不定他心情也能好些。”
“你前头不是才了不许我总给孩子们做好吃的么。”
“所以啊,这鱼汤做了,下回再做,就是你再轮休的时候了。”
知道周乘风心里不高兴,家里一整天都静悄悄的,就连喜爱玩闹的周百重都听话的不得了,一整天窝家里看着书,准备着没两天的期末考试。
第二天晚上,乔秀秀看着刘淑敏回家提着的水桶,好奇的过去看,见是一条鱼。
乔秀秀很是惊讶的问:“妈妈,这个鱼还会动啊。”
刘淑敏笑着:“鱼是活的,当然会动啊。”
乔秀秀把手伸进桶里,伸手戳了戳:“妈妈,等会儿你要做鱼吗?”
“今天不做,现在都八点多了,明天早上妈早早起来给你们炖鱼汤喝。”
刘淑敏没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昨天晚上担心乘风这孩子想不开,太过发愁了,以至于她今天身体不舒服的很。
桶放在厨房里,乔秀秀和周尽欢蹲着玩了半天,周百重见状忙喊他们停下:“你们可别折腾这可怜的鱼了,晚上折腾死,明儿就不新鲜了。”
刘淑敏早早回屋躺下了,周卫国见状问她:“淑敏,怎么了,是不是今儿上班给累着了?”
“可能是,我也不知道,就感觉整个人难受的不行,可让我具体哪里难受,我也不上来。可能就是太累了,天也热了,不定是中暑了,好好睡一晚就没事了。对了卫国,乘风怎么样,你有和他谈谈吗?”
“谈了,还是那样,没精采的,一点儿斗志都没有。行了,你也别操心他了,先好好睡一觉,如果明天还不舒服就找医生瞧瞧。”
刘淑敏点头答应,可到了第二天一早,还不到五点呢,她就起床了。
周卫国醒了,问她:“你起这么早做什么,不是身体不舒服吗,再睡睡。”
“不行,我答应了要给孩子们炖鱼汤的,而且我今天也得上班,坐六点的公交。”
“唉,你这也太辛苦了,对了,身上还难受吗?”
“好点儿了,再上班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而且下了早班我也能在百货大楼那边睡一两个时再上中班,没事儿。”
以前刘淑敏在百货大楼住的时候,家里离食堂近,走过去也就是两三分钟的事儿。
现在住的远,每天坐早上第一班公交,不过早上乘客少,公交开的也快,二十多分钟不到半个时就到单位了。
还有刘淑敏之前住的屋子交还给了单位,单位又重新给她分配了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单间。不过单间虽然,放张床足够刘淑敏休息了。
周卫国也起身:“我和你一起吧,我杀鱼处理鱼,你准备配料,等鱼汤熬上了,你再回屋躺一躺,我等会儿送你去公交站等车。”
两人到了厨房,周卫国把鱼拿去院子里处理了,等再拿回来杀好的鱼时,刘淑敏闻着鱼腥味,又是一阵难受。
她和周卫国:“卫国,我怕是中暑了,刚才醒来时候感觉舒服了点儿,现在又难受了。’
周卫国赶紧扶着她:“那咱们去医院看看?”
“中暑了去什么医院,这样的病不值得。算了,我先把鱼做了,等会儿我去单位上完早班,如果还不舒服就去买点儿药。”
刘淑敏做着鱼,这难受劲儿是一阵一阵的,搞得她有点儿受不了。
但还是咬着牙坚持。
周卫国从她手里拿过来锅铲:“我来吧,你看你脸都白了,还逞能。”
“你来,就你那手艺不是糟蹋鱼么。”
“糟蹋就糟蹋了,他们若是挑三拣四的就自己去做,既然吃别人做的,就乖乖闭嘴。”
“你才是要闭嘴,我真没事儿,这鱼都快好了,等会儿再加点儿水炖着就成了,你别给我添乱了。”
着刘淑敏又从周卫国手里拿来锅铲做了起来,鱼已经半熟,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没想刘淑敏一个没忍住,直接吐了。
周卫国赶紧扶她坐下,给她倒水顺气。
刘淑敏却是着急的:“鱼,周卫国你快帮我给鱼加水熬着。”
周卫国又手忙脚乱的给锅里加水。
加了水,他和刘淑敏:“淑敏,咱回屋歇歇吧。”
“不行,熬汤得控制火候,若是火候没把握住,熬出来的汤不好喝。”
“不至于,好喝肯定好喝,你快回屋里歇着吧,我把百重叫起来让他看着火。”
完周卫国一把抱起刘淑敏,把她抱回屋里,又和她商量:“淑敏,不然你今天别去上班了,休息一天。”
刘淑敏刚想不行,结果又是一阵恶心,周卫国赶忙把痰盂递给她,刘淑敏趴床边又吐了。
周卫国皱着眉:“不行,你这中暑也太严重了,咱现在就去医院。”
刘淑敏:“可我如果不去上班,今天王红轮休,后厨只剩老王和赵,根本忙不过来。”
“王红不也是在你们单位宿舍住么,这样吧,现在已经五点五十了,让百重去坐第一班公交车到你们单位替你请个假。你不在你们领导会想法子的。我呢,送你去医院。中暑呕吐很严重了。”
“那鱼呢?”
“你这时候还惦记着鱼呢,让乘风去看着,让他瞧瞧,就是因为担心他,他刘阿姨生着病一大早起来给他做鱼汤。”
“周卫国,我和你你可别凶孩子,好好,也别什么我生着病给乘风做鱼汤,我那鱼汤是给乘风一个人做的么,做好了你不喝啊。”
乔秀秀醒来的时间,家里一阵鱼汤的香味,更出乎意料的是妈妈居然在家里,没有去上班。
乔秀秀跑刘淑敏屋里,见她在床上躺着,也脱了鞋爬到她跟前,着急的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着她还学着大人似的去摸刘淑敏的脑门,也没摸出来烫不烫,于是又拿自己的脑门去抵着刘淑敏的脑门。
然后有些放心的:“妈妈没发烧。”
刘淑敏伸手搂住她:“妈妈没发烧,也没生病。秀秀,妈妈有个秘密想要告诉你,听不听?”
“想听,妈妈快快。”
“妈妈要给秀秀生一个弟弟妹妹了。”
“哇!!!”
乔秀秀立刻看着刘淑敏:“哪里?妈妈,弟弟妹妹在哪里?”
“他们现在还在妈妈肚子里。”
乔秀秀去看刘淑敏的肚子:“妈妈好厉害,秀秀终于可以有弟弟妹妹了。妈妈,我能陪弟弟玩皮球吗?我能给妹妹扎辫儿吗?”
刘淑敏感觉乔秀秀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秀秀,妈妈不是要生一个弟弟加一个妹妹,妈妈只能生一个,他可能是弟弟也可能是妹妹。”
啊,不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吗?
乔秀秀有一点点失望,但是又想,现在她一个弟弟妹妹都没有,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
于是:“好吧,只有一个就一个吧,只要有了弟弟妹妹,我就可以当姐姐了。”
刘淑敏问她:“那秀秀是更想要一个弟弟还是更想要一个妹妹?”
这个问题可把乔秀秀给难住了,她想了半天,最后问刘淑敏:“妈妈,你真的不能给我生两个么,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刘淑敏看她脸愁得都皱一起了,笑着:“不能,只能有一个。”
乔秀秀:“只能一个的话,那弟弟妹妹都可以,我都喜欢。”
她又很关心的问了起来:“妈妈,我看别的姨姨有了弟弟妹妹,肚子都好大好大,比西瓜还要大,为什么妈妈的肚子很很。”
着乔秀秀担忧得不得了:“妈妈,不会我的弟弟妹妹个子很吧。”
刘淑敏笑着:“当然不是了,秀秀见到的肚子大大的阿姨那是怀孕好几个月以上的。等过几个月,妈妈的肚子就变大了。肚子变得特别大的时候,弟弟或者妹妹就要出来啦。”
乔秀秀不可置信:“妈妈,还要等好几个月?可是秀秀不是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了么,他们不能明天就来吗?”
“不能,还得九个月呢。”
乔秀秀立刻下床,去外屋把日历摘下来。
周百重他们正喝着鱼汤呢,喊她:“秀秀,刘阿姨给做的鱼汤,可好喝呢,快来喝!。”
乔秀秀头也不回:“别喊我,我忙着呢。”
着抱着日历回了屋,把日历放刘淑敏旁边,乔秀秀趴床边,哗啦哗啦的翻着,翻了一大叠,问刘淑敏:“等这么多时间过去后,弟弟妹妹会来吗?”
刘淑敏觉得她这样可爱的很,但还是摇摇头:“不,那时候弟弟妹妹还来不了。”
乔秀秀叹了口气,皱着眉,不甘心不情愿的又增加了几页日历:“那这时候呢?”
刘淑敏还是摇头。
乔秀秀有些生气了:“我等这么长时间,弟弟妹妹还不来啊。”
她看着日历剩下的那些,又添了几张:“这总可以了吧。”
刘淑敏还是摇头。
乔秀秀最后把日历剩下的部分都加上,举着一整本的日历:“现在呢?”
刘淑敏乐得抱住了她:“秀秀,这日历是今年的,可今年过完年弟弟妹妹也来不了,他们得等到明年四月份才能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