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自由的生活 冬日的阳光照的人有些迷醉……

A+A-

    冬日的阳光照的人有些迷醉, 贺子谦看着不远处调皮一笑的少女,心里像缠绕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般,五彩香甜。

    “别站着了,进来啊, 怪冷的。”遇见熟人, 总是令人开心的,尤其是这家家团圆的日子。

    两人相跟着进了一扇半旧的对开木门, 文秀英将手里的羊肉汤递给贺子谦, 腾出手插上门栓。

    贺子谦量着这个外表其貌不扬的院, 内里却另有乾坤,屋子不多,只正房三间, 便厦两间, 靠近篇厦的墙角却还有一个门,他有些好奇的看了看,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他一样。

    “进来,先吃饭, 吃完咱们去后面参观一下。”

    “我去再买点吃食吧, 我带粮票了。”贺子谦看着手里的一碗羊肉汤, 显然是一人份的。

    “不用了, 吃食尽够了, 我只是突然想喝羊肉汤了,才去买的。”文秀英接过汤,拿到里屋, 在炉子上热着。

    贺子谦走进屋子,坐在炉子旁,真跟发现了新世界一般。

    “你的炉子好新鲜, 跟平常见的蜂窝煤炉子都不一样,这是什么做的,还有这个烟筒,好暖和。”

    “就是铁做的呗,冬天生火不方便,我就在上面做饭热东西,很方便,你看中间,还有个烤箱,我出门的时候,在里面放了两个红薯,这会应该熟了,咱们拿出来正好吃。”

    文秀英看着这个平素自认见多识广,对乡下东西从不好奇的城里男孩,抱着火炉子的烟筒不撒手,不由笑出了声,这几十年后,只有农村才会用的火炉子,在这时候也是个先进玩意儿。

    将火炉子研究好久之后,贺子谦的注意力终于回到了炉子旁的饭菜上。

    雾气缭绕的羊肉汤占据着中心位置,旁边作配的是一盘炒土豆丝,一盘豆芽炒肉,更难得的是还有一盘绿油油的炒青菜。

    “你这日子过的真让人羡慕啊,炉火旺,屋子亮堂,大冬天的还能吃上青菜,这可比肉稀罕,害我白白担心。”

    贺子谦着话,还一边把青菜往自己碗里扒拉,吃了一冬天的咸菜,嗓子都肿了,过年时分了两斤肉,也算是解了馋,但是嘴里的火更旺了,烧的牙关疼。

    见贺子谦的洒脱,脸上真的是羡慕而不是同情,文秀英深觉自己没交错这个朋友,看来他是像爹,而不是他妈家那堆势利眼。

    “吃吧,吃吧,我这一盘子青菜一块钱呢,吃完把钱留下,只要有钱,我这还有呢,让你带回去吃。”文秀英绕过青菜,一副已经卖出去的模样。

    “给钱没问题,跟我哪能买到青菜就行了,这一个冬天没见过青菜,嘴都吃麻了,真是受不了了。”

    文秀英狡黠一笑:“吃完我带你去,可别嫌贵哦。”

    两人笑着把饭吃完,贺子谦往炉子里加了两块碳,盖上盖子,左右瞧了半天,才舍得出门。

    文秀英手里捧着滚烫的红薯暖着手,带他走到他刚刚无比好奇的地方。

    将红薯扔给他拿着,文秀英掏出钥匙,开崭新的门锁,推开门后,又轻轻关好。

    出现在贺子谦面前的后院跟他想的不太一样,他以前看过的那些叔伯家的大院子,也有套院,不过都是以花草房屋为主。

    这个后院没有一间屋子,却有很多棚子,他没有见过,但是隐约又有些眼熟。

    “这是我种的大棚菜,现在只有一个棚里的菜长大能吃了,其他还,我错开时间种的,省的都一起成熟,来不及收和卖。”文秀英看着自己努力了大半年的成果,骄傲的介绍道。

    贺子谦想起来了,他在刘爷爷家也见过这种大棚,可那只是个很的棚子,是为了把花捂起来,怕冬天给冻死,原来还可以来种菜呀。

    他跟着文秀英走到了靠里侧的一个大棚前,文秀英掀开厚厚的草编帘子,低头钻了进去。

    “现在太冷了,温度不够,能长起来的只有菠菜,油麦菜,大白菜,我本来也种了黄瓜西红柿,一场大雪全给我冻死了,等开春暖和一些应该就可以种了。”文秀英指着那片空出来的地道。

    大冬天的看到这一大片绿油油的景象,贺子谦都不知道该什么了,谁能想到这个被家里送人的姑娘会有这么大能耐。

    如今的情况他早就明白,英英是被送人了,可是英英不愿意,现在英英长大了,她索性就跟两遍边都不来往了,才会出现这种大过年的,她一个人在外独自过活,而两家人都以为英英在对方家,以致大年初二了,才想起来找英英的。

    “英英,你是我见过最聪明最能干的人,多少大人都不如你。”贺子谦蹲在地上,摸了摸鲜嫩的菜叶,由衷感叹道。

    “因为我是大人了呀。”

    这一句话其实是文秀英的真心话,可是听在贺子谦耳朵里,就别有一股心酸的味道,她才十三岁,就被迫长大,独自生活,实在令人心疼。

    他看着坚强微笑的文秀英,很想过去抱抱她,却没有行动,两个人都大了,男女有别,不是时候了。

    他只是欣慰宠溺的一笑:“是啊,英英长大了。”颇有一股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味道。

    拔了一大撮青菜,用稻草捂着,放在篮子里,文秀英将贺子谦送到了车站坐车,答应他开学会回去看他们的,才让贺子谦的脸上重又露出笑容。

    她刚要走,贺子谦却突然跑回来道:“你的这些事情再不要让别人知道了,我也不会跟任何人讲的,你还,不明白人心难测。”

    文秀英笑着:“你的对,我会心的。”

    看着他上了车,文秀英心底仍然有些雀跃的回了家,现在谁找到她,她都不怕,她的户口已经落在县城,她现在住的房子里。

    自从知道自己的户口仍然被落在文家,她早就在准备这一天了。

    杂货店里的东西渐渐被她变卖了一些,二楼存货的地方被腾出一大片地盘,因着空间里气温恒定,她一直在用花盆种菜,到冬天时,她就会找机会到县城卖掉,挣了些钱不,更重要的是她还认识了几个有点能耐的人。

    通过其中一个人搭线,她买下了现在住的院,花的代价不算大,因为房子少,里面许久没住人,几乎已经撂荒了,她进去时,院子里的草长得老高。

    原来的主人因为受伤从厂子里退下来,回乡种地了,住在城里不工作就没饭吃,只好把房子卖掉了。

    她的户口是附近公社的农村户口,花了五斤面就办下来了,如今的城市户口金贵,花多少钱都办不成,因为一个城市人口就对应着一份供给的额度,没有正式工作是不可能办下来的。

    至于农村户口就简单许多,她成了新宁大队的人,不去参加劳动,每年给队里交点钱就好了,农民缺钱缺的不得了,队里有点额外收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这个院她收拾了好久才收拾出来,主要是以前没时间来,她原本的算是等到县城上高中时,再收拾好来住,谁曾想,现在就已经撕破脸了,只好早走早自由了。

    她回到院子后,径直去了后院,看着高高的院墙她脸上露出了一抹难得的微笑。

    当初她看中这个院子,就是因为这里有个后院,而且隔壁是县文化局的库房,共用的院墙大概有五米高,很具有安全性和隐蔽性,不像普通的院墙,一般只有两三米,容易翻过来。

    不过这个院墙却难不倒她,她有个取货的折叠□□,□□是轻而易举的,只是一直没用过。

    眼看着天都黑透了,外面响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她一个人待着实在有些无聊,大过年的,各单位都在放假,也是天赐良机,她决定翻过去看看那边的风景,不定有什么没收的禁书啥的,新华书店里的书全都是各种当下理论语录啥的,连个都找不到。

    对抗孤独有点艰难,哪像新世纪,一个人待着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娱乐全世界,刷到停不下来。

    将头灯固定在头顶,在自家院子里架好□□,慢慢踩着翻上去,爬到墙头时,有点累,她一屁股坐在墙头上,喘了口气,向下看去,漆黑黑的,真有点吓人。

    可是来都来了,退缩可不是大女子所为。

    将折叠绳梯拽上来后,又轻轻放下去,撑开固定在墙头,轻手轻脚的翻下去。

    院子里静的有些吓人,她收好□□,朝着楼走过去,这栋仿古建筑她很熟悉,几十年后还在呢,那时已是县城一景了,从前路过了很多次,一直没进来看过,不知道里面长什么样。

    走到门口,一推,大门没锁,她有些失望,里面多半没啥好东西吧,锁都懒得锁。

    不过走了一圈,一楼的门都是锁着的,估计是办公场所吧。

    上了二楼,她闻到好大一股土味,应该是很少有人来,开头灯,照了一下,她发现了好东西,从窗户上可以看到里面真的是个藏书的地方,书架满满当当的,上面全是书,地上也扔了好多书。

    门是锁着的,但是这是她的目标,看着这锈迹斑斑的铁锁,应该很容易开,她有些好奇,其他的房子里都有些什么东西,朝前走了几步后,开灯,隔着玻璃窗一看,我的妈呀,里面好多瓶瓶罐罐,还有红木黄木的柜子家具,怎么有点像她以前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东西。

    正想进去见识见识,突然从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谁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