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最后一蹦 在书堆中过了两日的文秀英,……
在书堆中过了两日的文秀英, 回到学校后,就听了知青回城名额投票由社员选举的事。
于彩凤绘声绘色的向她讲述了陈海和赵柠竹篮水一场空的事情。
才两日不见,文秀英发现于彩凤有些不一样了,起某人有些遮遮掩掩的害羞起来, 她故意笑问道:“你现在门路广啊, 这些私底下的事情都知道的这么多,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姐妹我。”
听文秀英取笑她, 于彩凤本能的反驳:“就知道笑我, 还不是他找我, 让我听社员们投票现场的情况,他跟社员们都不熟,拖我问一问队里人的想法。”
“哟, 他?哪个他?”文秀英好奇的目光盯的她有些脸红, 这明显的揶揄味道,更是让她不出话来,只好拽住文秀英的胳膊晃来晃,满脸求饶的模样。
不知从何时起, 于彩凤时常起吴达来, 冬天做暖手筒时, 吴达的手好像冻烂了, 等她回去的时候就发现吴达有个眼熟的暖手筒, 只是干活不方便,他很少戴,反而是在炕上做着时, 常套在手上抖落着。
写作业时,又会起吴达的字写的好,有一股子不上来的好看。
那时候, 还是洒脱天真的,如今提起来怎么连名字都不好意思出口了,文秀英心里暗暗的想,她可得回去玩一玩,顺便吴达,真是太禽兽了,凤凤可是个未成年,别做出什么过火的事情来,听城里人思想开放,也不是这么玩的。
他倒好,等明年考上大学,屁股一拍,走的干脆,凤凤傻啦吧唧的,伤心起来还不是得她来兜底。
看于彩凤这样可爱,文秀英也不再逗她了,正经问起队里人的想法来,其实她作为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农民,还是能猜度到几分的,只是不知道猜的对不对。
白了,一切都是利益呗,人总是会本能的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呗,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脑子又不笨。
果然,于彩凤略带惊讶的起来:“他先是告诉我,有些人为了回城的名额做了好多事情,本以为会心想事成,结果却如此意外,他很想知道是为什么,我看他心烦意乱,就提着一颗心,跑回去问我爷爷,结果我爷爷把我笑了一通,我是个傻子。
谁会喜欢跟懒货在一起干活,干的少,偷奸耍滑,还一样分粮,知青们又有额外的补贴,落下谁也不能落下他们,这次正好有机会,大家索性就先让懒蛋回城去,也少个人吃闲饭。”
文秀英听到这里,轻哂了一声,并未出声断她,只是默默想,陈海那个渣渣也真是自作聪明,以为凭他那点恩惠的,就能让社员们给他投票,成全他,他越表现的殷勤有用,社员们越不肯放他走,谁都喜欢有用的人留着呗。
“英英,我爷爷还了,最好是让这些知青都回城去,吃的多干的少不,还带坏了村里的风气,讲什么自由谈对象,村里的闺女们都不大听话了呢。”到这里,她有些黯然,当时她不敢反驳爷爷,可是谁会喜欢找一个见过一面,就结婚的人呢。
文秀英扑哧一笑:“你爷爷,这话的没错,这些知青们把女孩子们的心都带高了,到时候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农村的安分日子都要过不来了。”
“英英,你怎么也这么话,我就觉得城里来的知青,话有水平,还待人客气,多好啊,如果能找个这样的对象,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凤凤...相处起来的确是这样的,可是人都是很现实的,如果他们能回城,能找到有工作,家庭好的城里姑娘,又怎么会看上村里的女孩子呢,两个人条件差不多才能处的更好,不然什么都是一时的,长久不了的。”
文秀英想起前世见过的那些,能够回城后,就抛妻弃子的例子不要太多,尤其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在就业及各方面福利之间的巨大鸿沟,城乡婚姻便也变得很是罕见。
见文秀英语气严肃,于彩凤有些低落起来,他的那些好话都是哄自己的吗?
她还是忍不住问出口:“那城里人怎么才有可能娶农村媳妇呢?”
这个问题倒也不是绝对,文秀英答的很干脆:“条件相当的时候,具体来,就是如果你考上大学,国家分配工作后,你也就可以拥有城市户口和正式工作,到时候就是你挑别人了。”
“真的吗?考上大学就可以成为城里人吗?”于彩凤的眼睛亮了。
“是,这是最可靠的路径,稳妥体面。”文秀英答的肯定,于彩凤的心情又雀跃起来,她还有几年的时间呢,只要听英英的好好学习,不定真的能考上大学呢。
心情好了之后,她就起别的闲话来:“英英,你今年这样决定回城名额,那以后的知青都有样学样,不好好干活了怎么办?”
她嘴上这样,心里却是有些庆幸的,反正吴达为人正直勤快,是不会被社员们撵走的。
文秀英哈哈一笑:“傻凤凤,支书队长比谁都精,明年就不会用这个办法了,如果大家真的着这个主意,那今年悔不当初,明年怕是更要悔的想跳沟。”
她前世就见过,那些知青为了回城可是手段百出,下面的干部们好处可没少得,今年突然大公无私起来,怎么看怎么不正常,而且这个投票结果,显然是把他们摘得干干净净,送过礼的人啥好处也没捞着,无不体现出他们的公正,但是这样无耻的拿钱不办事的行径,真是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吗?
知青们一日在队里待着,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他们有机会走呢?还是那种根部不需要各级干部签字的走。
这些干部们,就是拿准了他们有签字权,知青就翻不出手心,只是时移势易,很快他们就要睡不着觉了。
于彩凤还是有些不放心道:“真的吗?不会明年让选表现好的吧?”
“放心吧,明年选都不会再选了,这就是秋后的蚂蚱,最后一蹦了。”
文秀英怀着隐秘的快乐,又无法明,这种不能与人分享的快乐,实在让人憋的慌呀,看凤凤又恍惚起来,她只好又安慰道:“你现在先不要乱想了,知青回城是早晚的事,你还,不管有啥想法,等考上大学再,可不能现在为了一棵歪脖子树,神思悠悠的放弃一大片森林。”
“你的话总是能实现,我知道该做什么了。”见好朋友的这样肯定,于彩凤一颗心反而落了地,她之前还总幻想着不定他就不会走了呢,既然一定会走,那她就不能再退缩偷懒了。
想起时候秀秀跟她过的城里有正式工作的人的生活,那样让人羡慕,她一直以为是秀秀为了让她学习哄她玩的呢,但是吴达也偶尔会起自家的日子,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想清楚后,于彩凤看着在操场上跑着玩的同学,站起来道:“秀秀,咱们去教室看书,我要考大学。”
“啊?也不差这一会儿吧。”周末还有最后半天呢,文秀英还想再放松放松呢。
“差,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每学期都课本都上不完,咱们还得找老师去教后面的。”
也不能击凤凤好不容易崛起的学习热情,文秀英与她一起大步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室。
没两日,文秀英就见到了仍然处在沮丧中的贺子谦和吴达,他俩是来给家里寄信的,顺便来找她。
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文秀英找来个遮阳处,想和他们聊聊,朋友一场,她想鼓励安慰他们一下,不能因暂时的挫折而放弃战斗呀。
虽然她指明的阳光大道目前还看不到什么眉目,却可靠的不得了,学习最怕泄气,弃学一时爽,一直弃学一直爽,希望缘于坚持呀。
还没等她给他们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的宏伟发展方向等方面,阐述学习的意义和即将到来的可能美好生活,吴达就直吼吼的道:“英英,我知道你主意多,想法独特,你快替我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尽快回城,学习真是太难了,而且恢复高考还是个未知数,我实在提不起劲,贺子谦在乡下照顾妈妈,实在不方便。”
文秀英看了看一言不发的贺子谦,显然也有一样的心思,道:“你们不好好偷懒一年,等着明年投票回城?”
“我们又不是陈海那个傻缺,知道消息后就躺倒了,对社员们也冷嘲热讽起来,真是个人,他怎么不看看,一天在队里,就一天要跟队里人好好相处,万一以后再有点啥好事,就他现在对态度,谁会愿意让他如愿,还不如赵柠一个女孩目光长远呢,就失魂落魄了一日,第二天上工比谁去的都早。
还有,我听啊,是因为上面有人要来查,才会临时想出这么个投票的招,等这一波风头过去,还不是各级干部了算。”
文秀英扑哧一笑:“你这么聪明,又受不了学习的苦,那我就给你重新指条明路吧,效果保证立竿见影。”
到这里,贺子谦眼睛里浮现出激动的神色,他比吴达更知道英英的本事,她指的明路,一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