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 学习日常 脑力劳动大半日,将文秀英心……
脑力劳动大半日, 将文秀英心里那点离愁别绪给消耗的不剩什么了,只想赶紧补充能量。
摘了个西红柿,用水冲冲就开吃,汁水丰富, 鲜红饱满, 胃里有了食,她的心神也安定下来, 换了身衣服, 洗漱一番准备做晚饭。
将菜地扫荡一圈后, 看到躺在角落里绿皮西瓜很是可爱,有些心动,按理, 应该还没完全成熟, 但也可能有熟的,若搁以前,总是要确定熟了,才摘了吃的, 不然多浪费啊。
现在, 管他呢, 自个的东西, 想吃就摘一个呗。
放下菜篮子, 将地里躺着的大大几十个西瓜挨个敲了一遍,听到有几个声音清脆,砰砰砰的响, 应是熟了,果断摘下一个。
抱回房子里,用刀切开后, 是红艳艳的瓜瓤,直让人流口水。
抱起半个瓜,拿了勺子,一口一口挖着吃,无农药,无污染的纯绿色西瓜,真是太好吃了,甜自然是比蜜还甜,但更难得的是口感清香,软糯适口,还是夏天更适合吃瓜啊。
一勺又一勺,不知不觉,半个西瓜就吃完了,剩下的一半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刚才吃的太着急了,瓜有些温热,等明天中午吃上冰凉的大西瓜,那滋味想想都爽。
看着篮子里的菜,她已经饱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早起背了两首古诗词,意思虽不大懂,却只觉得口有余香,回味悠长,心里有一股平静的喜悦。
一个胡萝卜饼下肚,又喝了一大碗浓浓的玉米糊糊,微微出汗,通体舒坦。
她拿出昨天带去隔壁做的习题册,自己从头仔细做起来,这些题她会的着实不多,因为这些题都不是自己的作业,而是高考复习题册,她想起之前吴达和贺子谦看的痛苦,她还答应过要学会了教他们。
谁知是她轻敌了,好在有两位善解人意的未来大学问家,愿意主动给她讲题,不然她都准备回学校请教自己老师去了。
阳光高照,估摸着新一轮喝茶看报事业开始,文秀英抱着一个冒着寒气的绿油油大西瓜上了门,刚进门,就看到林文峦一脸严肃不耐的样子。
文秀英心想,这位林老师什么都好,就是脸臭。
用眼角瞄了一下文秀英,林文峦叹气暗想,这丫头哪哪都可疑,也不大聪明,家里的好东西却多,不像他手里那些死物,啃不动。
“苏老师,林老师,我院子里种的瓜熟了,咱们先吃瓜,讲题的事待会再。”
文秀英拿出一把水果刀就要开始切西瓜,林文峦用眼角瞥见后,忙过来拦道:“秀英,咱们非亲非故的,不好吃你的西瓜,你拿回去自己吃吧。”
文秀英怕伤着他,把刀子往回收了一下,林文峦的手不心碰到西瓜,噌的一下就收回去了,大夏天的,冰西瓜上门,这谁能拒绝的了。
“秀英,你今天带作业了吗?有不会做的题吗?”林文峦慢条斯理的问道。
“有啊,好多题不会做呢。”文秀英答的干脆,这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这样就没问题了,劳动所得,不过分吧,林文峦主动拿过水果刀开始切瓜。
“秀英,我这有本书,你可以看看,不能总学理科,咱老祖宗的文化也不能丢。”苏君彦看林文峦态度转变,嘴角微笑,将文秀英喊过来话。
泛黄的书页上写着《周塬文化追踪》,这不是周老师书单上的书吗?
文秀英激动又有些忐忑的问:“苏老师,这本书我能不能把它借给别人看?”
“这本书我只有一本,都绝版了,全国也找不出来几本,可不能外借,你也只能在这看看。”苏君彦很是爱惜的将书角抚平,温和坚决道。
文秀英有些失落,但也能理解,文化人爱书如命,尤其是这种绝版书,花钱也买不着,只好另想办法了。
一块西瓜下肚,只觉舒爽无比的林文峦高兴的喊道:“快过来吃瓜,冰甜冰甜的,什么好书都没它香。”
苏君彦是见过文秀英种的满园瓜菜的,只以为是大人帮着种,由她照料的,可是这么久了也没听她起或见过家里的大人,想来这些都是她一个人的成果,一个姑娘这么能干,真是让人敬佩又心疼,他侄女也差不多大,洗个碗都哼哼唧唧的。
一口咬下去,苏君彦彻底明白林文峦的书没瓜香了,这明显是冰镇过的西瓜,还是在地里长成熟后立马摘来冰好的。
不像他们在供销社买的西瓜,都是不知道摘下来多久了,吃起来蔫不拉几的,一点不新鲜,大夏天的,还晒的滚烫滚烫的,真不如喝杯糖水。
如果有这样的西瓜卖,他宁愿把所有的副食票攒起来买西瓜。
“秀英,你也吃,我俩没吃过这样新鲜清甜的冰西瓜,有些失礼了,你别见怪。”苏君彦三两口就吃完一牙瓜,才觉得他实在有些粗放了,不好意思道。
“我种的西瓜,你们喜欢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你们赶紧吃,不然一会又要变热了。”文秀英嘴里着,却并未吃瓜,她来之前已经吃了半个冰西瓜,这会还觉得身上冷嗖嗖呢。
苏君彦还要去拿,却被林文峦一把拦下:“老苏,咱省着点吃,给晚上留点,不然你晚上就得慨叹,三月不知肉味了。”
“哈哈哈哈,你这是到我心坎里了,成,咱先放起来,晚上再吃。”
文秀英笑着:“老师们,你们全吃了吧,等过两天有熟了的,我再给你们送来吃。”
“不可不可,岂不知克制才是真正的享受,放肆只会让人滑向堕落的深渊。”林文峦一本正经的道。
这话把几人都给逗笑了,吃完西瓜,浑身清爽的两位老师,开始给文秀英上起课来。
今天师生关系和谐,都积极主动,战果不凡,文秀英学会了十一道大题,还总结出了两种解题方法。
苏老师讲解古书,深入浅出,意蕴深远,让人不觉沉浸,却带着些伤感,原来这本书里讲的是周塬遗落的文明。
连日来的学习,让老师成就感满满,文秀英也成功做完了高考物理习题集,她每天回家后都会跟课本再对照学习一次,前后联系,加深理解,忙的不亦乐乎。
至于那本古书,她想了个招,每天拿个本子,乘着空闲时抄书,苏君彦看她实在诚心向学,便让她拿回去抄。
回到家后,她找出久未开机的印机,将书一页页的复印下来,再装订成册,她自己留了一本,另外一本包上书皮,写上书名准备送给周老师。
暑假过半,她拿着找到的五本书,和一些瓜果蔬菜,一起去找了周老师,师母已经回去了,只有他一人在,平时和赵老师一起搭伙吃饭。
文秀英给他们蒸了些馍馍才走,两个大男人不会蒸馍做面,只能勉勉强强吃糊糊,她还给晒了些挂面,这样也有个贴补调剂,等开学食堂师傅回来就好了。
许久未听到队里的消息,文秀英想回去看看,毕竟果脯厂也有她的心血和主意,刚回到村子,就听到响亮的大喇叭里传出,欢迎公社领导来参加申村大队的表彰大会。
悄悄走近,她在最后面也能看到主席台上洋溢着的激动笑脸。
听着社员们的议论,她知道了,原来队里的果铺厂已经出产了杏脯,桃脯,李子脯,还有后来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果丹皮,送到供销社后,都卖脱销了。
今开大会就是为了表彰申村五队集体成员的,尤其是对此做出重要贡献的知青吴达。
没一会儿,文秀英就看到吴达戴着大红花和队长申明存站在一起,笑得明朗喜乐。
公社书记还当众宣布,为鼓励知青努力扎根农村做贡献,将今年最后一个回城名额给吴达。
若以后再有知青为所在村队做出重大贡献,将会优先考虑给予其回城名额。
此话一出,底下的知青们差点欢呼起来,这有路子就好,名额虽少,也有希望不是。
文秀英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她看了一圈,都没看到贺子谦,也没看到章姨,为什么回城名额给了吴达,明明这事是他们俩一起做的,她私心里是更希望贺子谦能回城的,毕竟他回去可以照顾父母,有更好的前程。
而吴达晚一点回去也没有关系,反正就算搭不上高考的班车,等过几年,所有知青都可以无条件回城,只是这些话她还不能而已。
接下来台上就是一些干部们轮番激情讲话,她骑上车子去了知青点。
大门落锁,没一个人在家,她觉得无趣,只好又骑车返回,路上的人多起来,大队部的场子应该是已经散了,但是她不想去问吴达,万一两人之间闹的不太体面呢,岂不是让彼此为难。
也不能白来一趟,她决定到木家去看看,问问有没有大哥木嘉尚的消息,她心里实在有些不安。
刚到门口,就听到石玉韶大哭的声音,嘴里还喊着:“我可怜的尚尚呀,我的尚尚呀.......”
文秀英心里一惊,忙推开门进去,却看到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