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 速成之法 墙外的爬山虎绿莹莹……
墙外的爬山虎绿莹莹的绽放着, 秋风拂过,带起丝丝波动,生机勃勃。
屋内静谧异常,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就在文秀英无聊到数起叶子的时候。
苏君彦终于放下手中的册子, 抬起头道:“你家有人上过大学吗?”这样别出心裁的笔记做法,定是家里传下来的学习方法吧, 他上学那么多年, 也没见过这样的办法啊。
文秀英不假思索道:“没有。”她没有家, 何况家人,唯一心疼的哥哥无缘大学,妹妹还, 未来不知。
“哦, 那你怎么想到这样记笔记的。”苏君彦好奇道。
“老师上课的时候总读书不能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孤立的知识点,我就想把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给总结到一起, 复习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每次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 同学们都要借我的笔记抄, 这样看起来更清晰一点, 就算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 一看我画的图也能明白。”
文秀英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出,她早吃够了没文化的亏,这一生早就下决心要上大学, 对学习花的心思自然是最多的。
“道理听着虽然平常,可真正能这样去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即使是我上学那会, 可以正常参加高考,认真学习的人也是少数,考前能看看书的都是好学生了,像你这样还将知识体系作图重新思索,做出不同的结构图的,那我真是从未见过,你真的是比我想象的更用心努力。”
苏君彦由衷感叹道,这个学生他也认识两年了,要多有天分,实在谈不上,可这份巧妙心思和肯努力花功夫的沉稳态度是能够超越很多人的。
她这方法对真正能够过目不忘,理解力超群的聪明学生自然是用处不大,可对如今这些撂下书本多年,或者基础很差的考生来,却无异于制胜法宝。
他当机立断道:“你愿意把你是怎么做笔记的方法教给全县考生吗?”
文秀英面容却有些迟疑了片刻才道:“现在这种情况,即使把方法教给考生也是无益的。”
“这是何故?”苏君彦看她之前信心满满,怎么又变了口风,心有些沉了下去。
“老师,现在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让那些对知识几乎空白的考生从头整理学习,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现在一定要求快求效。”文秀英坚定的出自己早已想过很久的想法,应试的时候,分数才是王道,其余都是空谈。
“你仔细,怎么才能又快效果又好?”
“找人分工,将高考所需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然后印发给考生,考生只学现成的知识,去芜存菁,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否则考生就只能拿着十几本教材一一复习,难免在不重要的知识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定等书还没翻完一遍就考试了呢。”
文秀英虽然没经历过高考的魔鬼复习,却见过高三学生的复习资料,等到考试前,都是集中知识点在一本资料上的,重难点很清楚,对于一般学生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复习难度,因为即使是几十年后代饿残酷教育下,仍然有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课,等到复习的时候,你让他拿着教科书,也找不到重点在哪里。
“你这倒是个办法,可谁来做这个事呢,做事也需要时间呀,我就怕来不及,县里虽然对这一次考试非常重视,县长还最好每个公社都出大学生,让我们这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乡,到时候还要给考上大学的戴大红花游街发奖品呢。
但是大家都各有各的事情,我们这些文化教育口子上的人丢开学习已经多年,根本不知道重点难点在哪里呀,而且印刷也需要钱呀,县里经费太紧张了。”苏君彦为难道,文秀英想的这个事有些不切实际,工作量太大了,每一步都是难关。
“老师,这些我都想到了,这也是我冒着风险跑去摆摊卖书的原因之一。”
文秀英此话一出,苏君彦满脸疑惑,今若不是情况特殊,文秀英这个情况难免要被处置的,怎么的还像是早有预料般。
“昨天才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但是我早几个月就听到了风声,那时就开始加紧收集跟高考有关的书和资料了,我自然是有挣点钱改善生活的想法,同时也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这次高考中最有竞争力的是那些把名报在本地,但一旦考上就会立即回城的知青,表面上他们也会算是本县的大学生,可实际上却是徒有虚名,不会回来工作,更不会念着建设回报家乡。
我一直想,如果家乡能够出好多大学生,就会直接使很多家庭的日子好过起来,继而带动整个地方的向学风气,学成后,还可以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来,建设家乡,那咱们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好地方,人口便会越来越多,家乡也会越来越美。”
她没出口的是,这里就不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著名贫困县,年轻人都到城里去工,家乡留下的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整个县城越来越,田地撂荒,市场空寂,跟新时代的繁荣格格不入。
文秀英了这么多虽然还没到正题,但苏君彦已经有些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的所有想法都是侧重于本地青年,而要把知青们排除在外,这想法虽然不够大气磊落,却能够理解,毕竟人的爱是有限的。
看苏君彦没有嫌她啰嗦,继续道:“我高价把课本卖给知青,就是为了多筹些钱来印复习资料,知青们家里都是城里的,根本不缺这几个钱,可是一个普通农民家一毛钱都要掰成八瓣儿花,哪有多余的钱高价买资料,可不就倒在第一步了吗?”
“所以你等着消息一出,就立即卖书,就是怕后面如果真的印了资料,知青们就不会花大价钱买这鸡肋无用的教科书了,可是你这样也太冒险了,万一我今天不在,你被人告投机倒把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太冒险了,你应该提前跟我商量的。”苏君彦心有余悸道。
“嘿嘿,这个是我欠考虑了,我想着就卖一会儿,没想到这么点功夫就被人给告了,再,我如果真的被抓走,也可以找你求救呀。”文秀英卖的那些资料其实都是自己重新复印的,根本不是收的旧课本,所以本就不算是倒卖,顶多就是钻了点空子罢了,但是既然现在事情都已经解决,她也不想多。
“你呀你,胆子也忒大了,可是这样的事,让你一个姑娘来筹钱想办法,我们这些吃国家饭的实在是羞愧呀。”苏君彦笑道。
“我也是有所图的。”文秀英狡黠一笑。
“你,只要这个事真的办成,不违反政策的,我都帮你办。”
“那我就不客气了,现在我来这个事具体怎么操作。第一步,先秘密召集一些高中各科老师,以前些年出的高考复习丛书为基础,结合教科书,把重点全都重新罗列出来。
第二步,我和我的两个好姐妹,负责把这些知识点画成知识导图。
第三步,从过往资料里,搜集出有用的题目,编成高考模拟试题卷,我负责印刷出来。
第四步,召集所有报名的本地考生,集中复习,集中做题,讲题,资料免费,食宿只能自己解决了。前三步必须在十天内完成。”文秀英一口气把想法全了出来。
苏君彦不敢置信道:“你想的太周密了,那要我们做什么呢?”
“执行呀,所谓知易行难,除了我自己做的事外,其他的事没有政府出面,谁会照做呀,我如果自己去印个资料,也没人敢信呀。”文秀英笑眯眯道。
“我还有两个问题,一者你怎么印刷?印刷厂是不接私人订单的,这个还得我们出面吧,二者,如果知青也想要资料,参加速成班怎么办?”
“印刷的事情还要麻烦您给我开个条子,其他的事情您就不用管了,知青可以要,花钱买就好了,正好弥补经费,但速成班是不能参加的,他们要在大队里干活,不能随意离开。”文秀英不是圣人,无法去为这些起点比他们高,未来条件比他们这些农村孩子好无数倍的城里知青去考虑。
“那就这样定了,具体怎么弄,我再去跟书记商量一下,这一两天就能定下来,你先继续卖课本吧,只是不要这样大张旗鼓的卖了,钱要紧安全更要紧,现在政策虽然一天天好起来,谁知道还会不会要有人算后账呢。”苏君彦叮嘱了她几句,就让她回去了。
给老师留下一些资料后,文秀英回了家,坐在床上想着这一日,着实有些令人惊魂未定。
她的想法在高考恢复前以待机赚钱为主,真正恢复后却感慨良多,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总觉得人活着碌碌一生,若只为自己吃喝玩乐,似乎也很无趣。
今天跟老师的话,有些是从前想的,有些是今天才想的,但都是真心话,知道自己凭借着先知,未来会衣食无忧,再汲汲于挣点钱,就太家子气了。
当然,目前她还没真正实现财务自由,还是都要兼顾的。
买到课本的知青欢天喜地的闭门读书,没买到的人看到文秀英被带走,猜测着怕是以后书更难买了,直后悔没有早早攒钱,才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买到书,而自己空手而归。
于是他们都将怒气发泄到了告发文秀英的那位年轻人身上,这些知青干活虽不在行,但一拳难敌四手,那个长相粗狂,人高马大的汉子很快就被的爬不起来,嘴角带血的嚎道:“不是我,不是我,都是她让我去告的。”
正无处宣泄的知青们哪里肯听他什么,只一顿胡乱踢,看人不再反抗,怕出人命,才四散而去。
沮丧的知青们快要绝望而归时,突然又听有人找到新的门路买书了,他们赶紧四处奔走着借钱,等到了地方,才知道价钱硬生生的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