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约会

A+A-

    纳米中心的主体实验室还算宽敞,实验大厅粗略估计可以容纳几百个人。

    不过在这大厅的中央,却是安放了一个汇集了大量管道的巨型球体设备,整体是黑色。

    此时它正安静地置放在中央,有数十个个实验人员正在忙碌地围着,似乎在检查什么仪器。

    有一个挂着“实验主任”牌子的中年男子看到汪淼,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汪总工,反应黑箱大体正常,有一些传感器灵敏度下降,不过总体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个实验主任抬眼看着汪淼,看起来格外心翼翼。

    由此可知,汪淼平时在这纳米中心是怎样恶霸的存在。

    汪淼点点头,介绍道:“这是反应黑箱,催化反应的试验就是在这里面进行的。”

    “你应该懂的,催化反应其中的成分组合数量实在太庞大了,这样数量的组合如果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可能上百年也做不完,但在反应黑箱中就可以快速自动进行。”

    陈桥微微颔首,旁边的主任似乎认出了陈桥,脸上露出一抹激动。

    汪淼走在前头,这名主任接着话头介绍道:“这个反应黑箱,同时也是一种集现实反应与数字模拟一体化的设备。”

    “当合成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计算会根据反应的阶段性结果,建立起合成反应的数字模型,从而将剩下的反应进程用数字模拟代替,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效率。”

    陈桥笑着点点头,其实这个反应黑箱,和他曾经研究龙卷风预报系统时候,在数据库中搜寻的龙卷风数学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前者是组合成数学模型的前期工作,而龙卷风数学模型就是已经形成后的组合排列。

    汪淼笑着指向反应黑箱的主监控屏,“当我们做完第四批合成组合的时候,终于试验出取代垒砌飞刃的催化反应。”

    陈桥凑过来,看着已停的反应黑箱,上面已经有相当多的补偿修正装置,大部分是用来维持设备灵敏度。

    除此之外,他透过如光照射后的黑箱,看到其内部的一种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材料,正安静地放置在类似培养皿的器材上。

    “老汪,干得漂亮!”

    陈桥兴奋地拍拍汪淼的肩膀,有种想要高声尖叫的冲动。

    不过好在,理智还是压下了这种过多分泌多巴胺的亢奋情绪。

    汪淼一脸嘚瑟地叉着腰,“那是,为了你你的什么太空电梯,我可是加班加点地干活。”

    一旁的实验主任听到这话,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

    难怪他就为什么这一个多月以来,明明反应黑箱都快要停维修,汪淼这个首席科学家为什么还一定要做试验。

    搞得整个项目的工程师,都跑到他这里来抱怨。

    有的甚至还,以后把他们丢到黑白食铁兽那儿,都不用做什么伪装。

    个顶个地都有一圈圈的黑眼圈,所有人都疲惫地要死。

    偏偏汪淼还发了疯一样,愣是这样苦苦坚持了这么久。

    原来罪魁祸首就在眼前!

    陈桥不知道这个实验主任内心在腹诽他,不然可能会直接把他发送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他和汪淼两个人观察了一会儿,确认了无误之后,就离开了这里。

    随后,陈桥就联系了常伟思,告诉他这件事。

    其实不用他,常伟思的消息也很灵通,几乎是前脚刚研发成功,后脚整个太空军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过虽然建造太空电梯的技术条件攻克了,但资金和国际合作之类的其他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展。

    毕竟,太空电梯要在赤道建造,光靠这儿一家,可建造不了。

    可能是非常时期,飞刃一经研发,很快陈桥就听,已经去寻求国际合作,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彻底开展项目。

    仅仅是一天后,陈桥就接到了常伟思的通知,邀请他和丁仪,以及汪淼,三人一同前往联合国,于三天之后,参加pd创立以来的第一次相关会议。

    这场会议还有三天时间,时间还不急。

    陈桥应付完了研究所的工作,终于难得地清闲了一会儿。

    思考了一会儿,就拉上杨冬,一起放下头的繁琐事务,一起漫步走在北平的街头,好好地约个会。

    两人拉,天上的太阳很耀眼,盛夏的热浪吹拂过杨冬的发梢,让陈桥鼻头充盈着少女的芬芳气息。

    大街巷中,陈桥注意到,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汽车,在各式各样的汽车中穿行。

    这些不同的汽车,其尾部没有冒出黑色的热气,也没有发出发动的嗡鸣声,这在大街上满是鸣笛的汽车里很显眼。

    杨冬也注意到了陈桥的目光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