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开春
牢房内。
杨树身子往旁边一挪,露出了身后的厉刀。
“这孩子是我兄弟的侄儿,自家辈,还请丁老哥多多照看啊!”
杨树朝着丁四房拱了拱。
“好,好,都是自己人,啥照看不照看的,以后跟着我就是,不懂的地方尽管问。”
“咱们牢房里犯人不多,平日里没啥活计,就是看看门,打扫打扫,到时辰的时候给口牢饭就成。”
丁四房毫不在意的摆摆,要轻松还属这牢房。
他们这里不像捕快,得抓贼、破案,更不像巡检,整日在街道上巡来巡去,风吹日晒。
只要不计较油水多寡,这么一算倒是好去处。
“叫什么名字呀?”
“多大了?”
丁四房抬头在厉刀身上打量一番。
见他眉目清明,眼角间还带着一抹稚嫩,故有此问。
“回丁头的话,我叫厉刀,今年十四了。”
厉刀弯下腰拱了拱,一板一眼的回答着。
十四?
丁四房一怔,这个年纪可不大呀!
按照常规来,想要进衙门当差,至少也得十六岁起步,结果这子十四岁就来了,这明什么,明人家上头有人。
丁四房也不傻,在县衙混久了,里面的弯弯绕绕一清二楚。
尤其是厉刀还是杨树亲自送来的,走了谁的门路不用他们挑明他也知道。
“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能进衙门,有这造化,未来可期。”
丁四房勉励两句,跟杨树打过招呼后,便带着厉刀熟悉牢房。
牢房很大,外面是一扇大铁门,打开后,顺着台阶向下走,是一处宽敞的审讯室。
越过这里向左拐,便是关犯人的地方,一共十八间,分为左右两侧各九间,每间约有三丈左右,算是中规中矩。
其中九间关了犯人,有四间各关一个,三间各关两个,剩下的两间一间关了四人,一间关了五人。
这也是牢房内狱卒为了省事,方便管理,把团伙犯案的犯人给关在一起的缘故。
一路走来,厉刀左右观望,没有出现像书先生口中的喊冤情节。
这里的犯人每个人都脸色蜡黄,头发蓬乱,神色厌厌的坐在地上,或者斜躺在角落里,安静的很。
只是空气中弥漫着的尿骚味、以及粪臭味刺激鼻翼,让人着实难忍,厉刀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丁四房瞥了一眼,解释道:“牢房里犯人少,马桶几天换一次,味道难免有些难闻。”
听罢,厉刀闭嘴不言。
他心里也明白,之所以会这般,其实是狱卒懒惰,不想勤换的缘故。
不过,他乞丐出身,又是初来乍到,能做的就是遵守规则,至于改变陋习想都别想。
他又并非什么正义凛然之人,不然也不会托关系走门路进衙门,现在能做的就是随波逐流!
咦?
走到中间位置,厉刀脚步一顿,向着一旁的牢房内看去。
这里关着的人甚是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丁四房见厉刀一副兴致极高的样子,嗤笑一声讥笑道:“这人也是倒霉,招摇撞骗骗到咱们县里吴捕快头上,正好被他顺抓了进来。”
招摇撞骗?
吴捕快?
厉刀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在法门寺卖假药的那个人吗,叫什么来着?
厉刀抬起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想着。
对,他好像叫吕梁来着。
“丁头,这人我认识,当时他冒充法门寺高僧行骗时,属下就在当场。”
厉刀把事情经过向丁四房了一遍。
当时他不但在场,还帮着吴勇一起抓了人,算是立了一功。
“哎哟!伙子,不错啊!”
丁四房听了,赞赏的看着厉刀。
“年纪轻轻勇气可嘉,来咱们牢房还真是屈才了。”
丁四房摇了摇头,一脸惋惜。
“怎么会呢,这里很好。”
厉刀弯了弯嘴角,谦虚一笑。
“我年纪轻,不懂规矩,还有很多地方要向丁头学习。”
厉刀个子很高,身材笔直,话的时候脖颈前倾,压低了声音,一副真诚又坦率的模样,直接赢得了丁四房的好感。
“不骄不躁,不错,不错。”
丁四房抬拍了拍他的肩膀,若是想在县衙内混,除了自身能力,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人脉。
在丁四房看来,厉刀姿态压的低,够谨慎,够谦虚,只要在办事利落、圆滑些,将来不愁没门路,不至于干一辈子狱卒。
尤其是刚才讲述吕梁的事情时,他还提到自己是吴勇的徒弟,想必身不错,再练几年,没准儿就能被宋捕头调走,做个捕快。
“行了,咱们牢房就这巴掌大点儿的地,平日里只要注意规矩,不犯啥大错,一般都没事。”
“你今天第一天过来,先和大家熟悉熟悉。”
丁四房着叫来另一名狱卒。
“老贾,以后刀就跟着你们几个,千万别看他年纪就欺负人,否则我第一个收拾你。”
丁四房玩笑似的着,直接把厉刀分配在了第一组。
半个时辰后。
厉刀和大家互相介绍,陆续熟悉后,丁四房大一挥,给他放了半天的假。
“回去收拾收拾,明天正式报到。”
“谢谢丁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转眼间到了开春。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漆黑的土地里长出绿色的嫩芽,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大石村村民喜气洋洋,有牛的人家牵着牛,拖着犁杖到田间犁地。
没牛的人家也拿着镐,全家齐出动,一起劳作。
到了这时,胖喵儿家的房子也可以正式动工。
他们提早到镇上找了施工队,定了砖瓦,这会儿正在平整土地,待一切完成后便可开工。
堂屋内。
除了成为狱卒的厉刀正在县里,其他四人,胖喵儿、柳叶儿、卫书、罗盘皆围在桌子旁,热烈的讨论着盖房事宜。
“咱们家五个人,需要住房五间,对称一下,东西各三间,余出的一间留下来作为客房,家里来个亲朋正好住下。”
胖喵儿拿着毛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院子,又在东西两侧各圈出三间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