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两名考生

A+A-

    马车里的赵明寒和赵云轩皱着眉头仔细听着,听见那个人依旧义愤填膺地道:“我们这些考生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为国为民效力。可是现在呢?因为那些官员们的自私自利,他们私自调换了我们的试卷,把我们的试卷内容变成是其他人写出来的。而我们却写了一些不入流的东西。我们落榜了。那些写不出我们那样文采的官家子弟却都上榜了。这是何等的悲哀。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悲哀,这是整个东越国的悲哀。若是东岳国未来的官员都是这些毫无文采的官宦子弟的人家。今后又有几个官员是真正为百姓馍馍福利的,全都是他们这些只会官官相护、欺凌百姓、作威作福的人渣。”

    “骂得好。”马车里的赵云轩。

    “周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事情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我们又能怎么样?去告御状吗?礼部的那些人能让见得到皇上嘛?也许我们根本见不到,就会被他们暗杀了。”这是另一个人在话,他接着又,“我与你一样,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为百姓们谋福利。可是来了京城之后,我才知道,这水有多深比咱们穷乡僻壤的水还要深。我们这样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是注定要报效无门。”

    那位姓周的考生没有话,于是他叹了口气,又:“我准备今晚就包行李,明天就出城返乡。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人数那么多,咱们落榜也不是什么特别丢脸的事情,乡亲们会理解的。再则咱们至少是个举人的身份,在乡间求一个什么职位也是比较容易的。既然斗不过官,咱们就好生活着吧。”

    “不,我不能就这么回去。咱们的一腔热血,难道就要这样被践踏在地吗?我不甘心,我实在不甘心。”

    马车里的赵云轩和赵明寒虽然还没见到他的面,但足以相像得到他有多愤怒有多不甘心。

    “你不甘心有用吗?有用吗?有用吗?”话的人一句比一句大声,最后竟然哭了起来,然后边哭边,“你以为我就甘心吗?我娘为了供我读书,整日地刺绣,一双眼睛都快刺瞎了,夜里还要给人家洗衣服赚补贴。全家人也就指望我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谋求一个官职,至少家里有个当官的才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黎兄,咱们去告御状吧。我相信皇上若是知道此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那个姓周的。

    姓黎的考生擦了擦眼泪,抬头看他:“我就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所以才拉着你来到这个偏远的竹林里。你不怕那些考官们会杀你吗?是性命重要还是真相重要。你难道没有听少年天子其实只是个傀儡皇帝,朝中一直被李太师和睿亲王把持着,即使告了御状,皇上未必有能力帮我们平冤。”

    黎考生的这段句话,让马车里的赵云轩非常怄火。

    然而,在黎考生苦口婆心地劝下,周考生仍是坚定地:“真相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以后所有的考生,以及东岳国的未来。”

    “你也了那是未必,也就是有可能皇上会帮我们平冤。若是告不成御状,咱们就去找睿亲王试一试,至少睿亲王还姓赵,他总不能看着东岳的未来走向灭亡吧。”

    “好一个为了东岳国的未来着想的书生。”

    “是谁?是谁在听我们谁偷听了我们话。明人不暗话,请阁下现身吧。”

    “周兄,咱快走吧,不定是那些考官们拍来抓咱们的。”

    “怕什么,咱们又没犯法。”

    “你们俩的那么大声,还怕被人偷听了去。”随着这一道声音降落,赵明寒和赵云轩从马车里飞跃出来,出现在他们俩的面前。赵云轩:“把你们的冤屈都出来吧,告御状的事情我们能帮你们。”

    “你你你门是谁?”从语气和行为,赵家叔侄俩立刻判断出话的人就是那个姓黎的考生,那么眼前这个站立挺拔、毫不胆怯的人就是刚刚那个满腔热血、义愤填膺的周考生。

    “我们是谁你们不用管,我们能帮助你们就够了。”赵明寒,“放心吧。我们不是什么坏人,我们是专门惩奸除恶的人。并且我们跟皇上还有睿亲王都有交情,想见到他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你们为什么要帮我们?”周考生对面前这两个陌生人怀着抗拒之心。

    赵云轩:“我们敬佩的是你的胸怀大志和不畏强权。东岳国需要的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而不是那些结党营私,自私自利的人渣。”

    黎考生心里很惊喜,竟然有人要帮他们。“周兄,他们既然能见到皇上和睿亲王,那咱们试卷被掉包的事情就一定能解决,不定可以重考,或者直接把咱们提到榜上。”

    但是周考生仍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

    赵明寒觉得这个姓周的书生可真是够谨慎的,日后为官定是个好官,“怎么?不相信我们能帮助你们?难道你还想着要告御状?你们知道告御状需要面对什么吗?”

    “首先你要去敲响皇宫前的“登闻鼓”,然后要滚钉板,在滚动中背出诉状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能错才能被受理。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身上几斤几两重,还想告御状,只怕在滚铁钉的时候,命就丧失了。我们能帮你们免除这个过程还不乐意?”

    “周兄周兄,咱们就别去告御状了,万一丢了性命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就相信他们吧。他们看着就是一派正气,不像坏人。”黎考生一听到滚铁钉就全身发麻了,只把希望寄托在两个眼前人中。

    “看着正派就不是坏人吗?”周考生反驳他的法,“你看看那个礼部尚书步大人,看起来不就像个两性清风的正派人物吗?科考前还什么不要妄图走捷径,实际上干了多少坏事又有谁知道?这次咱们的试卷被掉包没有他的参与,那些考官能那么做吗?”

    “这……”虽然他的事实,可是黎考生还是嘟囔地道,“可是,他们俩看着就不像坏人呀嘛。”

    防人不之心不可无,这确实也是每个人该有的心思,赵云轩并不怪罪周考生的不相信。他对他们:“虽然你们不相信我们的能力,不过我们可以为你们指一条明路。你们可以去找京兆府的施正施大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好官,不信你们可以去向京城的百姓探探,再决定去不去击鼓鸣冤。”

    赵明寒掏出一个玉佩,接着赵云轩的话:“如果他不敢受礼,你们可以拿着这个玉佩到睿亲王府,你们一定能见到睿亲王。当然你们也可以拿着这块玉佩去典当,这个玉佩值钱得很,除了可以换得回乡的路费还能又很多余存。”

    周考生皱眉,感觉这玉佩是要侮辱他们,认定了他们是贪生怕死贪财之人。“多谢两位公子的好意和提点。此事关系重大,也不想牵扯到二位,在下告辞。”

    “唉,周兄……”

    “你呢?要不要拿着这玉佩?”

    黎考生犹豫了一会儿后接过玉佩,并且:“我不是贪图这块玉佩,就是想着能请睿亲王帮忙。等我们的事情解决了一定把玉佩还给你。公子可否留下地址。”

    “等你见到睿亲王的时候就直接把玉佩给他,他会交给我的。”赵明寒,“我们也要赶路回去了,你还不去追你那个好友。”

    黎考生晃了一下,立刻拔腿去追周考生,“周兄,慢点,等等我。”

    “好侄儿,你如何看待这两个考生。”赵明寒问。

    “各有优缺点。”赵云轩,“那个姓周的考生,虽然一腔热血、刚正不阿,但过于谨慎,不懂变通。若是往后为官一定会得罪不少人的。不过这样的人放在刑部任职倒也适合,最适合给百姓们伸冤。”

    “至于那个姓黎的考生。虽然胆怕事,但比较懂得观察,知道变通,这种人最能巧用办法为百姓谋福利。”赵云轩接着,“只是这种人也是最容易成为贪官的一种。需要有人在旁监督,若是没有人约束,这种一旦做出了客官的成绩就会变得高傲自大,甚至开始鱼肉百姓,滥用职权。且看吧,这两人的造化会如何?”

    “皇上分析的极是,本王也是这么认为的。”赵明寒已经慢慢地不在对他称唿”好侄儿”,他的好侄儿已经不再是个思想简单的孩子,他逐步能够应付诸多事情,可以掌握大权,真正配得上那龙椅宝座。

    这时,张千掀开马车帘子,“我你们这对叔侄俩有话能不能回府后再。马车里很无聊啊,而且有点冷。”

    “好,马上就走。”这叔侄俩也不再耽搁,回到马车。一路直奔王府,赵云轩在半路途中和他们分道扬镳回宫去了。

    想到要回宫,赵云轩头就疼得不行。皇宫里走了一个李明慧来了另外两个李家姑娘李明珠和李明珊。这两人进宫时什么陪伴太后,结果三不五时就来勤政殿晃悠,太后更是制造各种机会要他宠幸这两个李家的女儿。虽然每次到最后斗化解了,但是长期也不是个办法,只怕李太后会来强硬的手段,得想个法子收回李太后手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