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A+A-

    冯桂英回来的时候, 看到一堆书籍,知道是同学送的,哪怕是男同学, 也没有那么惊讶。

    没办法,她闺□□秀又爱看书, 可能那个男同学成绩一般, 所以送两本书想要让她闺女帮着一起学习呢。

    这种事情她见的太多了, 她闺女成绩优异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事情了,认识不认识的,都想着和她闺女套套近乎, 就是想让她自己是咋赚这么多钱的。

    她正在和家里人宣布一个好消息,她,冯桂英同志,升职了。

    是的,她从公社妇联被借调到县城妇联去了。

    虽然是借调,可是这万一借了就不还回来了,那她不就等于要去县城工作了吗?

    这是个好消息,也值得开心,可是也有个问题, 冯桂英去县城了,家里三个孩子怎么办?”

    这是个好问题。

    冯桂英严重思考了一下, 问他们,“你们自己能在家吗?”

    不等他们回答,自己就先否决了。

    果然,孩子拖累了她为妇联工作的一腔热血。

    最后, 冯桂英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

    得,白高兴一场。

    三个孩子围着冯桂英哭成了一个泪人。

    周善双目含泪的看向冯桂英, “妈妈,你真的好伟大。”

    “啊!我伟大的妈妈。” 周良学着之前看着演出里的人物,饱含深情的呼唤了一声。

    “妈妈,我的妈妈。”

    周满硬生生的了个哆嗦,觉得自己的手臂上都是鸡皮疙瘩。

    实在不想听这段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母子情了,只好断他们。

    “那个,妈,我饿了,能弄点吃的不?”

    冯桂英一下子甩开三个孩子,站起来豪气云天,仿佛要去就义一般朝着灶台那边走去,“妈这就给你做去。”

    做个饭而已,要不要这么悲壮?

    眼看着一家人悲伤的不得了,周满这时,突然觉得自己和他们有点格格不入了。

    正想着要不要也哭两声凑一块得了,没成想冯桂英一下子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腊肉,“嘿嘿嘿,我藏了一块腊肉给藏忘了,今儿个正好给你们炒腊肉吃。”

    众人:“……”

    不过倒也看的出来,冯桂英清闲多了,自从上次在大队演出过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继而在全县演出。

    升职到县城过干事的赵主任一有空就过来找冯桂英,就是惋惜她不去县城。

    “虽然是借调,可是你做的好,到时候留下来不也顺理成章吗?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我知道,这不是家里有孩子嘛,我走了,他爹又在城里上班,孩子咋办?”

    赵主任一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好了,周满年岁倒是能照顾弟弟妹妹们,可人家也正上学呢,总不能不让上学吧,赵主任也干不出来这事啊。

    “要不,给你婆婆点口粮,让她帮忙照看一下?”

    “你忘了我婆婆啥人了?她要是背着我不给孩子吃咋办?”

    李秀兰有过前科,冯桂英咋能放心她,万一把口粮抢走不给吃了,把她孩子给饿着了,她不得心疼死。

    思来想去都没有办法,冯桂英觉得,她只能放弃这个机会了。

    “要不,你去县城买房子?把孩子都带过去不就成了。”赵主任一拍大腿道。

    “这能行?”

    “行,咋不行,你把房子买了,再落户过去,可就是城里人了。”

    冯桂英听了有点心动了,不过这事儿她一个人也做不了主,只能等周建国回来商量商量。

    这买房子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其他也只能先放放。

    等周建国回来的时候,冯桂英已经琢磨出结果来了,她觉得房子一定要买的,到时候一家子就去城里了,多好的事情。

    周建国也是同意的,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户口现在就在厂里,要是在城里有房子,直接就把户口迁过去了。

    两个人一合计,觉得还可以,干脆就把这些年攒的钱都掏出来数数。

    虽然数着挺多的,可这钱,也不知道够不够在城里买房子的。

    “等我回厂里,向师傅听听。”这些年,周建国和林师傅处得挺好的,过年过节的礼都不少,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也会过去请教,他自己现在是深得林师傅的真传。

    林师傅两口子,到底是在县城住久的人了,稍微一听,就给听到了。

    周建国有空就去瞅了一眼,是个独家独户,还带了个院子。

    虽然有好事,可周建国一听比他预算的要便宜,而且地段也不错,心就提了上去了,“师傅,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有问题的他可不敢买,他家里可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万一倒了霉,那可真是倒了大霉了。

    林师傅摆摆手,“没什么大问题的。”

    把事情缘由了一遍,周建国这才放下心来,“这样啊,师傅您要嘛。”

    原来这房子是林师傅远房亲戚家的,两口子因为工作调动去了省城,就托了林师傅看管,正好周建国想买房子,林师傅就帮着问了能不能卖。

    正好人家在省城买了房子了,这边要是能卖,他们也乐意卖了。

    “师傅,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周建国也不傻,能这么便宜,林师傅肯定是出了不少力的。

    林师傅却摆摆手,这当然也是因为周建国人不错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费那个闲工夫的。

    “行就买下来吧。”

    “那个,能不能等我媳妇儿孩子一起过来看看再?”

    林师傅纳罕的看了他一眼,倒也没反对。

    趁着有空,周建国赶紧把冯桂英还有几个孩子带到县城看房子,冯桂英把整个屋子都看了一遍,“这里?”

    “对,就是这里。”周建国重重的点头。

    冯桂英站在院子里有些呆愣,然后一拍大腿,“买,干啥不买。”

    送上门的便宜哪里有不占的道理,这么好的房子,错过了可就再也没有了。

    火速去找了林师傅,联系了那家人把房子买了下来,还把户口给登记了上去。

    捧着那张纸,冯桂英差点在街道办事处哭出来。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在县城买房子,这简直就是在做梦一样。

    “建国,快,快掐我一下,快。”

    周建国看着周围的人,伸手把冯桂英拖走了。

    几个孩子更是欢呼雀跃。

    回了他们的新房子里,冯桂英就收拾起来了,怎么做她都想好了,正好这里地段好,周建国上班方便,周满上学也方便。

    “下学期,咱家满宝就不用住校了,能住家里了。”

    想也知道学校的条件不好,看她闺女都瘦成啥样了。

    还有几个孩子,原本是在乡下念书的,翻过年,也可以到钢厂子弟学念书的,毕竟周建国也是钢厂的工人。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周满放了寒假,也没有回上河大队,他们家已经有了房子,本来就是自家过年,在新房子里过,不也是一样的吗?

    几个孩子不能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可好歹不像是之前那样,睡觉直接拉个帘子,翻个身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

    现在是兄弟两个一间房,周满和周善一间,剩下的自然就是周建国和冯桂英的房间了。

    冯桂英还特地学着之前看到的陆卓两兄弟的房间,也是两边各放一张床,还有什么学习的桌子,几乎是照搬了人家的风格,只不过没有人家精致。

    看着妈妈把姐姐妹妹的房间收拾的那么好,周良心里酸溜溜的,“妈,大姐和妹是两张床,我和信子两个人睡一张床啊?我也要两张床,信子睡觉老踢我。”

    “对,我也不爱和大哥睡一张床。”

    冯桂英丢了个白眼儿过去,一脸嫌弃道,“你俩又不爱学习,要两张床干啥?是要放书吗?”

    兄弟两个这才注意到,姐姐妹妹的桌子上,还有床头柜上,居然都是书。

    想想自己房间要是这样,那还是……算了吧。

    “我觉得,和弟弟睡一张床还是挺好的,有利于培养我们兄弟的感情。”

    “对,大哥得对。”

    至于缝纫机,冯桂英特地放到了客厅里,拿出抹布,擦了又擦。

    收音机还是放到周善那里,毕竟她用的最多。

    布置好了,一家子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大年。

    “建国,林师傅两口子咋过年的?”

    “就两口子在家过呗。”

    “要不这样吧,今年你把他们请到咱们家里来过年怎么样?毕竟人家也帮了我们这么多呢。”

    又是让工作又是给介绍房子里,这人情估计他们都还不了了。

    “成。”周建国也觉得可行。

    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把林家老两口请过来了。

    原本他们是不愿意过来的,反正两个人也清冷的过了那么些年了,可那天刚好冯桂英让周善给周建国送点东西,父女两个就一块上门了。

    有孩子在,两个人也就心动了,答应了下来。

    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东西。

    “哎呦,快进来,快进来,这来就来,咋还带那么多东西呢?”冯桂英热情的把人往屋子里领。

    “过年嘛,上门也是扰了,都是还孩子带的。”

    林师傅的爱人何兰茹也看了一下屋子,被他们理的不错。

    周善已经倒了水端过来,“爷爷奶奶和茶。”

    “哎,真是好孩子。”何兰茹一脸慈爱的看着周善。

    兄弟两个也好奇的量这两个陌生的老人,在周建国夫妻两个的指导下喊了人。

    “你姐呢?快把她叫出来,大过年的还在学习呢?快点。”冯桂英看了一圈,没看到周满,就猜到她在屋子里。

    周良连忙跑过去叫人,周满这才走了出来跟林师傅夫妻两个招呼。

    “宝啊,大过年,少看两天书不行吗?”冯桂英都要愁死了,人家孩子都是跑出去叫都叫不回来的那种,她家倒好,撵都撵不出去。

    林师傅夫妻两个,倒是很羡慕的看着他们。

    自从孩子牺牲之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氛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