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阴云(一朝天子阴云起)

A+A-

    皇上这一阵子病不断,谨慎起见,宁老夫人严令寿辰不得大办。

    大老爷李玉靖深通其中的关碍,和刘夫人并不多劝,只和刘夫人商量着,拿了一千两银子的私房出来,施医施药周济穷苦之人,又亲自去大相国寺念了一天平安经,为宁老夫人祈寿,也算是稍稍尽了心。

    宁老夫人大寿那天,李水华和裘二爷带着孩子,狄推官陪着李雨菊回来热闹了一天,陈清迈和李家诸亲戚,特别是狄推官走动极近,这一天,也用心备了份厚礼上门贺寿,热热闹闹喝了顿酒,回去却没跟李金蕊提起半个字。

    入了冬,李丹若外婆高老夫人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四太太杨氏焦急不安,日夜守护在高老夫人身边,可还是没能留住年迈的老母亲,十一月初七日凌晨,高老夫人在女儿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杨氏直哭的晕死过去,李丹若和韩三奶奶轮流守着杨氏,寸步不敢离,直守到高老夫人出了殡,杨氏又多守了一晚,才万分不舍的上车回去。

    李丹若心神俱疲的回到霞影居,倒头直睡了大半天,起来梳洗换了衣服,带着魏紫,端着刚刚炖好的红枣莲子羹,往母亲院里过去。

    正屋门口,韩三奶奶已经迎出来,“妹妹来了,母亲这一觉睡的还算踏实,还没醒。”

    “我在这儿看着,嫂子回去好好歇一歇,你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李丹若打量着韩三奶奶。

    韩三奶奶忙笑道“我没事,妹妹比我还瘦,你到暖阁歇一歇”

    “嗯,嫂子别硬撑,赶紧回去好好歇歇,晚上不用过来了,太婆打发人吩咐过,晚上不必过去请安侍饭,嫂子就回去好好歇这一晚上,母亲这里我看着,明天一早,嫂子再来替换我。”李丹若挽着韩三奶奶,低声劝着将她往外推。

    韩三奶奶迟疑不定。

    李丹若接着道“母亲醒了,心里必定又要难过,我陪她安安静静话儿,劝劝她,也累不着,嫂子脸色不好,得好好歇一歇,还有,我刚才让沈嬷嬷去跟大伯娘过了,请个太医过府给你诊一诊,你这月信都过了二十天了,不定”

    “许是这一阵子忙,我也没觉得难过恶心,哪敢劳动太医也不是大事。”韩三奶奶飞红着脸低低道。

    她这个姑子,凡事都这么淡定,连到这些事,也的跟赏花喝茶一样淡然,她虽是结了婚的妇人,这一条上头却远不如她,到这些事,还是不能大大方方的,总是羞涩的开不了口。

    李丹若送走韩三奶奶,轻轻脚转进室内,探头看了看面朝里睡沉了的母亲,拿了本书,歪在熏炉边的榻上慢慢翻了几页,却无心书上,只看着窗户外那片亮光出神。

    红云不见了,就在她陪母亲送外婆出殡的那几天。

    李丹若放下书,从荷包里抽出那张字条,歪歪扭扭,是红云的亲笔,字很大,廖廖数个“我走了,没事,别担心。”

    她怎么能不担心呢,沈嬷嬷让平福去打听过,连望京班的杨班主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她给杨班主也是留了张字条,她回家去了,回家

    李丹若的心颤抖了几下,她哪有家她的家回家了,就是走了

    李丹若烦躁的将字条塞回荷包,刚才已经让沈嬷嬷再去细细打听了,红云这字条留的她越想越心惊肉跳,这回家,这走了,一想多了,都不是好话。

    她能去哪里别这京城里她无亲无故,这个世上,她都是无亲无故、孑然一人,走了,回家,能走到哪儿能回到哪儿

    上回明远侯家六少爷那事,闹的太大了,一连串的人吃了挂落,连三皇子端王都落了不是,京府衙门更是被大皇子骂的抬不起头,还革了半年钱粮,当事的三个衙内,两个打了板子,明远侯家六少爷则被流放了三百里

    李丹若越想越烦躁,起来站到窗下,仰头看着纱窗外已经黄叶落尽的枯干老藤,半晌,慢慢将头抵在窗棂上,心情低落的如同窗外的萧索寒冬。

    外婆走了,红云生死不明,也许她真的已经走了,她那样的性子,宁让人恨她,也不愿世人可怜她,纵是赴死,也是笑着挥只句我走了。

    这府里,姐妹们都嫁了,也许好,也许不好,这个家也要分了,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

    太医诊完脉就贺了喜,韩三奶奶有了身孕。

    宁老夫人欢喜不尽,命人封了上上封儿谢了太医。

    大太太刘夫人忙带着大奶奶戴氏赶到韩三奶奶院子里看了一遍,大大都交待到,又吩咐大奶奶戴氏用心挑几个侍候过生产的妥当婆子添到韩三奶奶院子里侍候,忙完了这一通,才到正院给宁老夫人贺了喜。

    四太太杨氏精神大振,扶着李丹若赶到韩三奶奶院子里,指挥了一通,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的交待了两三遍,才和李丹若往正院去了。

    李丹若长长舒了口气,嫂子这怀孕怀的真是时候,有了这个寄托,母亲就不至于天天以泪洗面了。

    果然,韩三奶奶怀孕这事,成了四太太杨氏心中继女儿嫁妆之后的第二等的大事。

    女儿嫁妆的事,各样东西定了款式数量,只慢慢等着工匠打出来,这是紧几天闲几个月的事,不比韩三奶奶怀孕,天天要看要指挥,正好韩三奶奶的院子就在杨氏去正院的路上,杨氏干脆天天早上请安时过去看一趟,请安回来再过去一趟,这一趟就要呆上大半天,有用没用的指挥上一大通,隔三岔五的再把李云直叫进来,交待他别惹三奶奶生气,这怀孕的人,可生不得气

    宁老夫人早免了韩三奶奶早上的请安,晚上那一趟,也是刮风不用去,下雨不用去,太阳大了也不用去,不过李府的媳妇都有这待遇,宁老夫人对媳妇的好,那是满京城都知道的。

    韩家老太太和两位姑奶奶、几个媳妇儿也过来看了好几趟,见韩三奶奶满脸的安然幸福都是打心里往外透出来的,韩家老太太这心就实实在在落回到肚子里,回去一心忙着买料子、寻那些别致吉祥的花样儿,准备三个月后,等胎坐稳了,就动给孩子做各式各样的鞋子、帽子、肚兜、围嘴

    韩家老太太加上三位姑娘,个个都是巧。

    四太太杨氏整天忙着韩三奶奶怀孕这件大事,李丹若就清闲不少,府里又只有她一位姑娘了,这一阵子,倒静静的看了不少书,若不看书,就到正院陪宁老夫人闲话儿、古话儿。

    这天傍晚,宁老夫人坐在南窗下的炕上,和李丹若悠闲的着闲话儿“前儿卢家请你大伯娘和你母亲过去赏雪,你母亲一听你舅母也去,上了车又回来了,你大伯娘拉都拉不住,你大伯娘一心想找个会劝和劝和你母亲和你舅母,能有多大的事都这么些年的姑嫂了,见了面,笑笑,这一页也就算掀过去了,没想到你母亲这回象是真别上了。”

    “这事不能怪母亲,”过了好一会儿,李丹若才低低道“外婆刚咽了气,饭还没含上,大舅母和二舅母两个,一个叫齐了外婆屋里的丫头婆子看着锁箱子,一个就盯着母亲不转眼,母亲虽是个不使心的,又不笨,凡事明白的很,只气的我和母亲、还有嫂子,干脆当着她们的面换的孝衣,那些衣服,也让她们洗好了再拿回来的。”

    宁老夫人凝神听着,眼里渐渐涌起层越来越浓的悲伤,过了好半晌,叹了口气,没话。

    李丹若垂着头,干脆把话到底,“到后来,两个舅母没翻出什么东西,就话里话外,母亲来来往往那么多回,要拿也早拿光了,是我劝着母亲别理会,要是在外婆治丧的时候吵起来,是外婆脸上不好看,其实她们算一算就知道了,表哥、表姐们成亲,哪一个不是外婆贴补出来的外婆的嫁妆,也就那些。”

    “这是你懂事。”宁老夫人拉着李丹若的拍了拍,连声叹着气,“你外婆什么都好,就是清高了些,一辈子不屑钱,你看看,你母亲,你两个舅舅,还有你舅母,都是不知道经营的,你两个舅舅又一直当的清贵官儿,就是不清贵,也不是个肯捞钱、会捞钱的,这些年,竟是过的一年不如一年,落到连脸面都能舍下的地步儿了。唉,既然这样,算了,你母亲和你舅舅那边,先冷一阵子,等大家心里都能淡过这事,再吧。”

    李丹若跟着叹气,外公是天下闻名的大儒,两个舅舅也以学问著称,可惜,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这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背后,是要有厚厚的银子撑起来的。

    年底的好信儿倒是一件接一件,李雨菊也诊出了身孕,狄府遣人报了喜信儿,大太太刘夫人忙打发李雨菊生母安姨娘和几个婆子过府看了几趟,送了不少东西过去。

    这些喜事却没有真正冲走宁老夫人心底的凝重担忧,从进了腊月,皇上的病就一天比一天重,大皇子一家忙着四处祈福做法会、做道场,施粥施药,连带着整个京城的官宦富贵之家都跟在后面四处祈福做善事,这个年,竟是在施粥施药祈福中过去的。

    从皇上病后,宁老夫人将李玉靖叫进去交待了无数回非常时候,安份守拙才最佳,既不能得罪人,也不能卷进哪一处,皇上的性子,逢着大事,常常有夷匪所思之处。

    虽交待了无数回,宁老夫人还是不怎么放心,李丹若坐在宁老夫人身边慢慢打了根银红络子,着闲话劝着宁老夫人“太婆就放心吧,大伯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如今都做到了副都承旨,还能不知足早就该看明白了,太婆放心,大伯肯定不会搅进这趟混水里的。”

    “唉,太婆就是不放心,你不知道,这人哪,总是得陇望蜀,当年你翁翁就是这样,做到了枢密副使,就一心要做枢密使,要做本朝头一个使相,唉,那份呕心沥血啊,生生累脱了力,一场风寒就送了命,你大伯才五十出头,这会儿离极品也就一两步之遥,我就怕他一心要位极人臣,反倒惹了祸事,要论才能眼光,你大伯比你翁翁差的远呢,他又是恩荫出身,做到如今这份上,都是我没敢想过的,这已经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就掉下来了,唉,我多了,怕他不高兴,算了算了,不提这事,不提了,这都是命,菩萨,有果必有因,我诚心礼佛这些年,一向于人为善,夜里扪心自思,也没种下过什么恶因,菩萨会保佑的。”

    李丹若听的心跳不宁,本朝不成文的规矩,宰相及枢密使等极品重臣,须科举正统出身,大伯父李玉靖却是恩荫出身,若没有什么特殊缘,做到如今这个副都承旨,就是顶端了,可如今大伯父这么上进辛劳

    李丹若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仿佛要甩脱这些让人心惊的念头,今年冬天她怎么总是想这些不好的事呢

    “太婆的是,有因才有果,咱们家这些年,施粥施药,善良待人,哪有什么恶因大伯是个聪明人,太婆放心好了,对了太婆,听今年正月底,城外老君观要做大醮礼,咱们早些去抢个好位置看热闹好不好”李丹若岔开了话题,分散宁老夫人的担忧,也移开自己那些不怎么好的念头。

    许是那些行善祈福灵验了,过了年,皇上病体渐好,出了正月,竟又能上朝理事了,笼在整个京城上面的那层看不见的乌云渐渐散尽。

    宁老夫人念了不知道多少遍佛,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正月里,老君观那场大醮礼,她和李丹若没去看,为了弥补这一份热闹,宁老夫人干脆带着李丹若,在寒食节前几天就去了城外庄子,到处踏青赏景看热闹,这一年的春天,过的舒适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