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天气真好

A+A-

    两人的单独相处并没有太久,甚至也来不及多几句话,然而仅仅是并肩站着榕树下晒晒太阳,也足以然让他们的脸上浮现动人的微笑。

    过了没多久,箫景煜便带着黄泉离开了。

    而又变成独处状态的宋安好重新坐在榕树下的椅子上,心情已经变得不太一样了。具体变得如何,其实她也不知道,然而有一点她能确定,她心底的迷茫和纠结消散了大半,余下的只有坚定。

    就在她又被太阳晒得困意重重时,草突然从长廊那头跑了过来。

    “安好!安好!”

    差一点就要睡过去的宋安好听见动静,眼睛艰难的眯出一条缝,看着草一路急喘的由远跑近,懒懒道:“这么快又开饭啦?”

    “你就记得吃!”草气得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力道不重,“皇后请娘娘去凤仪宫喝茶,娘娘让你陪她一同去!”

    “什么?!”宋安好的瞌睡一下就消失不见了,蹭的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敢相信的看着草:“皇后请喝茶?没是为什么?”

    “皇后请各位妃嫔喝茶,还需要什么理由!”草有些不以为意。

    “那就更奇怪了。”宋安好的想法与她的不同,皱眉道:“这又不是初一又不是十五,平白无故的让这么多人去凤仪宫喝茶请安,太蹊跷了!”

    “对啊,这么多年了,皇后只会在初一十五让大家一起过去喝茶的。今儿到底怎么了?”草一听,也不由着急,急道:“可就算咱们知道事有蹊跷,也不能不去啊!”

    “你的没错,就算明知是一场鸿门宴,也必须去。”

    宋安好抬头,透过斑驳的树叶看到的头顶上那片碧蓝如洗的天空。

    今天天气真好啊,真适合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她这样想着,慢慢的眯起了眼睛。

    ……

    凤仪宫,除了被入冷宫的惠妃没来,其余一众妃嫔均已到齐。

    当然,从里不屑于给皇后请安的皇贵妃,依旧抱恙未见。

    “今儿请各位妹妹来喝茶,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事儿,就是突然觉得冷清,想热闹热闹,所以才请大家来喝喝茶,叙叙旧。”

    坐在主位席的皇后端起茶盏,对坐在下首的各位嫔妃象征性的举了举,淡淡道:“来,大伙儿尝尝这茶怎么样。”

    罢,率先抿了一口。

    众位妃嫔见她先喝了,这才纷纷将茶盏递到唇边,各自饮了一口,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这茶香醉人。

    只有静妃,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没有跟着一起吹捧茶香,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

    宋安好立在静妃身后,垂眸敛气,她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然后用余光悄悄的将在场所有人的每一个细节收尽眼底。

    没多久,她忽然察觉一道慵懒的目光总是时不时就向自己扫过来,于是她立刻收回余光,垂下眼皮,更加规矩的立在那里,任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皇后瞧了,也将眼神收了回去,转而看向静妃,轻笑道:“静妃妹妹身上可大好了?这些日子皇上可是每日都记挂着你呢!”

    听了这话,顿时有无数道妒忌的目光向静妃扫去。

    静妃的态度十分谦逊:“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已经好多了。”

    “好了就好,以后多来走动走动。”皇后见她绝口不提皇上,了然的一笑,没有破,而是自然而然的将话题转向另一件事:“对了,听景煜本该封王的,怎么今儿早朝上皇上没有提起呢?”

    重点来了!果然是为了封王一事!

    宋安好飞快的偷看了皇后一眼,皇后的神情看似不解好奇,实则眼底的神色却异样璀璨,一看便知其早已有了算。

    静妃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乍听这个问题也没有吃惊,微微一笑,回道:“臣妾今日还没见过皇上,怎知皇上的想法?再了,封王一事并未确定,只是大家伙口口相传,本就不作数的。不瞒皇后娘娘,臣妾可从来都没当真过呢。”

    皇后瞧着她,一副不太相信的口吻:“是吗?天下的母亲岂有不希望儿子出人头地的!”

    静妃笑笑,不再什么。

    其余几位嫔妃听了皇后的话,岂能不明白皇后此次请她们来喝茶的目的,加之她们好奇的好奇,妒忌的妒忌,幸灾乐祸的幸灾乐祸,当下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

    “这封王一事的确蹊跷。我也曾听过此事,似乎并不是假的。怎地无缘无故就黄了?”

    “皇上曾在大殿上发过话,等景煜回宫了就要受封。这件事我们大家都知道,怎么静妃还被蒙在鼓里?要我,静妃啊,你身为景煜的母妃,也该问问皇上才对。万一其中有什么误会,你也好从中劝不是?这封王可不是事呀!”

    “岂止不是事,还是一等一的大事呢!要不然,华清宫的那位,头痛了这么多日子,怎么今儿消息一传到后宫,所有的病都好了?”

    “你这蹄子,又在编排人家了。人家可还病着,这还不是没来嘛!”

    “病着?我可是听那位在午膳的时候,心情特别好,还特地叫人开了酒呢!”

    “真的?那也太明显了吧!”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能不开心嘛,哈哈哈!”

    周围一下笑开了。

    原本在数落静妃的她们,突然提到了皇贵妃,一个个不由更加精神,连话题不知不觉偏了都没察觉。

    静妃当然乐意,端起茶又喝了一口。

    可是,皇后却不乐意,在底下笑作一团的时候,突然咳嗽了一声:“静妃,本宫有一事不解,你可否替本宫解惑?”

    静妃心中拉起警笛,却恭顺道:“皇后请讲。”

    皇后却不马上提问,而是慢悠悠的瞟了一眼她身后的宋安好。

    宋安好心一沉,暗叫糟糕。

    果然,就听皇后慢条斯理的道:“本宫听到一些传闻,也不知可不可信,所以才特地问问你。本宫听昨晚景煜去了一趟地牢,把皇上亲口下令押入地牢的那个宫女救了出来,这才激怒了皇上,剥夺了他封王的赏赐。静妃,可有此事啊?”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面露惊愕,纷纷转头看向静妃。

    有嘴快之人,抢在静妃回答之前脱口道:“不可能吧?为了一个宫女丢掉封王的机会,那不是傻子么!”

    “快别这么。”皇后瞥了那人一眼,别有深意道:“你们难道没听过怒发冲冠为红颜这句话?景煜早长大成人,有这男子汉气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哪是男子汉气概呀?这是鬼迷了心窍吧?”柳贵嫔扭头看向静妃,满脸不相信的问道:“静妃姐姐,你倒是句话啊,你们家景煜不会真这么傻吧?为了区区一个宫女,居然作出这种不可理喻的事情!”

    自己的儿子被人成这样,静妃心中有气,却不能发作,只深呼吸压下,转眸看向皇后,不去理会那柳贵嫔八卦的眼神,对皇后淡淡道:“皇后娘娘误会了。”

    皇后就等着她话,提眉道:“哦,哪里误会了?难不成他没去过地牢?没擅自带一名宫女出来?”

    静妃慢条斯理道:“景煜的确是去过地牢,也的确是带了我宫里的人出来,不过并不是他冲动,更不是什么怒发冲冠为红颜,而是因为孝顺。”

    “是我心疼那个宫女,听闻她在牢中病的厉害,还被居心叵测的人虐待,所以一时没忍住,这才心软,让景煜去救她出来。我们景煜啊,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虽然性子清冷,可最是孝顺,往日里我但凡有什么要求,他就算心中不愿也必依言而行。所以这次他虽然也劝我不要冲动,可还是不忍忤逆母妃,最终还是替我将人救了出来。”

    “所以啊,你们大家都误会了,景煜他虽长大了,可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他啊,只是不想让母妃失望,更不敢忤逆皇上。”

    “原来是这样,若不是你解释,本宫又哪里想的到呢。”皇后微微笑起来:“静妃,你有个这么孝顺的儿子,可真叫人羡慕。”

    静妃忙道:“太子殿下素来孝顺,这可是众所周知的,皇后娘娘就别谦虚了。”

    提到太子,皇后脸上的笑突然就没有那么灿烂了,没再话。

    那柳贵嫔忍不住又插嘴:“那,难道景煜对那个宫女,就一点男女之情都没有吗?照理,他也到了亲的年纪了!这男孩子大了啊,心思就开始活泛了!”

    这句话一出,好几个人忍不住偷笑起来。

    堂堂皇子,若是与一个宫女传出暧昧,还被大庭广众的提及,可真是太丢脸了!

    皇后的兴致也来了,瞥了眼宋安好,慢悠悠道:“本宫突然想起,入地牢的就是她吧?”

    众人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有人调笑道:“哟,还真水灵,难怪了!”

    被如此多异样的眼神包裹,宋安好心头悲愤至极,不由去看静妃。

    静妃神色倒淡定,还笑了起来:“你们又误会了,本宫马上要收安好做义女了,她与景煜啊,从此以后就是兄妹了。”

    罢,看了宋安好一眼:“对吧,安好?”

    宋安好突然恍然大悟,明知道这时候应该马上承认,可是想到一个时辰前与箫景煜的相处,就不禁如鲠在喉。

    静妃又看了她一眼。

    宋安好只能无声的低下头:“嗯。”

    原来是义女!以后也是义兄妹!那还有什么好八卦的!

    柳贵嫔等人突然意兴阑珊。

    皇后表情不虞心头失望,可眼眸一转,又变成了笑嘻嘻的模样。

    宋安好低下头,余光却突然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猛地抬头,突然看见斜对着大门口的角落居然站着一个熟悉的人!

    ——一个本该死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