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楚王妃,有喜了

A+A-

    汉王爷李元昌谋反。

    兵部尚书侯君集谋反。

    而且偏偏是在这个时候,在大唐面临外敌的时候。

    李承乾只觉得口干舌燥,他颤抖着端起茶盏。

    即便李承乾早已知晓父皇更加宠爱那个失而复得的皇子,即便他猜到李宽擒获突利可汗,父皇或许会动了废储的心思。

    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造反一事。

    “这可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李承乾端起茶盏,却没有喝,“谋反”

    “殿下还需要在意这些吗?”李安俨脸色突然严肃起来,道:“莫要忘了当今陛下是靠什么才坐上的王位。”

    “玄武门兵变,陛下亲将他的兄长射杀,并将太上皇软禁在太极殿。”

    “可这世人何曾骂过陛下?”

    “成王败寇,史书永远是胜利者的工具。”

    李安俨的话,字字诛心。

    但却并未真正动李承乾,造反一事,他怎敢苟同。

    一旦想起母后失望的眼神,李承乾的心中便隐隐作痛,父皇对自己的失望,他尚能视若无睹,毕竟自幼时起,父皇便不怎么待见他。

    若不是因着自己嫡长的身份,又岂会被立为太子。

    而母后

    见到李承乾脸上露出纠结的神色,李安俨又开口道:“太子殿下,你可曾想过,若是李宽坐上太子之位,凭你对他三番五次出的做法。”

    “他可会放过你?”

    “在李宽入宫的那一刻开始,你们谁登上皇位,便是另一个人的死期。”

    “你心里很清楚。”

    偌大的东宫,在李安俨的话音落定后,彻底安静了下来。

    空气似乎都凝结了。

    李安俨伸接过李承乾中的茶盏,轻声道:“况且还有一则消息,汉王爷一直没有告诉你。”

    李承乾猛地抬起头,声音颤抖,“什么事?”

    李安俨将茶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长吐了口气道:“楚王妃,有喜了。”

    “陛下和娘娘在一个月前,曾去看过。”

    ——

    ——

    李宽缓缓睁开眼,他把视线放空,而后站起身。

    想不出来。

    即便是知晓李承乾、李元昌他们迟早都会叛变,但在这个关头,李宽很难想出什么应对之策。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现在的局面,都很适合李承乾他们造反。

    只是李承乾一个十岁的家伙,他能有这个魄力吗?

    在这一点上,李宽在心中画了个问号。

    回到帐中,李靖此时正端坐在帐中,看起来已经等待了许久。

    “王爷去了何处?”李靖面色如常,轻声询问道,“我看王爷自知晓行军安排后,便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宽强扯出一丝笑意,道:“没什么,只是第一次来到边疆,便想看看这儿有没有什么特产。”

    李靖轻笑一声,显然并不相信李宽的辞。

    李宽急忙扯开话题,问道:“吐蕃那边,战况如何?”

    李靖摸了摸下巴,看样子是松了口气道:“倒无大碍,吐蕃人似乎也并不是想真的打仗。”

    “只是一直驻守在五十里外,并无其他动静。”

    “就是不知会不会等突厥这边动作,再发起攻势。”

    李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便不再话。

    营帐中很快便安静下来。

    火焰雀跃,映着两人的身影。

    过了许久,李靖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

    “楚王爷先前在帅帐中的,可是真话,而不是携带私仇?”

    李宽抬起眼,就看到李靖一脸严肃,显然是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思忖片刻后,他缓缓点头道:“我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儿。”

    “无论是吐蕃人的动作,还是突厥人突然疯狂进攻,似乎都是为了要将大唐的兵力调离长安。”

    “而且”

    李宽迟疑片刻,郑重道:“前些日子我在雍州城见到了柳如烟。”

    柳如烟?

    李靖初时一怔,随即回过神来,记起了这人是谁。

    “王爷的猜测与她有何关联?”

    李宽眯起眼,一字一句道。

    “她曾是汉王李元昌的暗线。”

    “据她所,汉王爷豢养私兵,而且规模不。”

    在尾随汉王私兵很长的一段路程之后,柳如烟终于确定了。

    军队所要前往的地方,正是长安。

    而且这个军队,图谋不轨。

    思及于此,柳如烟再也没有缓缓跟踪的心思,她要赶紧把这则消息透露给楚王府。

    代州位于大唐的边境,况且这队私兵大多选择的是山间这种难以被人察觉的路径。

    所以在行军速度上,自然是缓慢的。

    在距离长安城大约还有三百里路的时候,柳如烟便放弃了跟踪,她要火速赶往长安。

    长安城内,引香阁。

    上官仪拿捏着密信,他在犹豫着要不要把这封信交给房大人。

    到底,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突然闯进来,什么要把这封密信交给皇上,这传出去只会叫人觉得她是疯了。

    内心挣扎之后,上官仪还是决定还是自己先拆开看一看。

    然而就在他刚刚拆开密信时,一道靓丽身影出现在了引香阁门前。

    此人正是楚王妃——房瑶漪。

    如今距离李宽离开长安过去了两个月,房瑶漪身孕近四个月,腹部刚有突起,但还并不明显。

    “这是谁家的姑娘给你写的信吗?”一见到上官仪拿着封信满脸纠结的样子,房瑶漪便笑着打趣道。

    上官仪慌忙摇了摇头,道:“师娘莫要取笑我了。”

    “昨日关门前,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疯婆娘,非要我把这封信转交给陛下。”

    “你我哪有那么大本事,能接触得到皇上。”

    听到此话,房瑶漪柳眉微蹙,开口询问道:“那姑娘可了什么?”

    上官仪想了想,道:“是什么她家阁主是先生的暗探,还什么这封信很重要,若是信不过,可以先叫房大人查验一番。”

    房瑶漪心思缜密,当即意识到此事非同可,收敛起笑意,道:“信里了什么?”

    上官仪在看到师娘突然严肃的表情,也不敢再胡言乱语,赶忙将信纸递了过去,“学生刚刚打开,还没来得及看。”

    “请师娘过目。”

    房瑶漪接过后,仔细查看起来。

    只见信封上写着。

    汉王爷暗藏私兵于代州,数量约有千余人,今日正集结成阵,不知将要行军至何处。

    在信纸的落款处,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柳字。

    房瑶漪眸中闪过一丝诧异。

    柳。

    字体纤细,好似女子的字。

    又被人称之为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