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讨赏

A+A-

    李宽缓缓吐了口气,而后道:“儿臣第一道讨赏,想叫父皇以朝廷之名义,组建医药协会,详细的事宜,儿臣已在纸上写明。”

    “还请父皇过目。”

    着,李宽便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到宦官中。

    当宦官将信呈到李世民面前时,后者却是看也没看直接收了起来,道:“朕知道了。”

    “朕就猜到你子会提出这么个事,昨日已差人拟好圣旨,待朝会散去后,你奉旨行事便是。”

    “不过关于孙思邈担任总领事一事,朕不是很赞同。既然是你提出来的,朕倒觉得由你做着个总领事比较合适。”

    医药协会的事宜,李世民昨夜便找大臣商议过了。

    此事确实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而且一旦将医药协会兴办下去,那就等于朝廷将大唐的医者全部牢牢握在中了。

    这么一想,李世民自然不愿意叫一个旁人做总领事。

    李宽也不强求,微微颔首道:“全遵父皇安排。”

    接下来,李宽又道:“儿臣第二道讨赏,想请父皇为阵亡的兵士写一道悼念诏,以慰藉这些为大唐牺牲的英魂。”

    李世民深呼吸了口气,点头道:“你心怀将士,朕心感甚慰,此诏朕一定会写,朕不止要写悼念诏,朕还要将这些阵亡的将士名字一一写上去,张贴皇榜,举国同哀。”

    李世民如此看重这件事,倒是李宽万万没想到的。

    他原以为父皇早年征战沙场,早已对这些生死看淡,可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李宽躬身,又道:“儿臣的第三道讨赏,请父皇为军队多一道编列,赐号铁鹰。”

    编列军队,赐号铁鹰。

    此言一出,倒是叫周围人面面相觑。

    唯有当时跟着陛下登上城门的大臣,他们才知晓此话的含义。

    那场战争中,一排排银色甲胄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英勇,叫他们久久难以忘却。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李宽这句话的含义,他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沉声道:“宽儿,朕且问你。”

    “当初与你一同冲锋陷阵身披银甲的兵士,他们叫什么名字?”

    李宽微微一怔,猛地抬起头,正与李世民平静的眼神对视。

    李世民又道:“他们是为我大唐而牺牲,无论是史书还是悼念诏上,都应该有他们的名字。”

    此言既出,李宽突然红了眼眶。

    铁鹰卫是他豢养的私兵,战死也就战死了,不会有任何记载他们的言语。

    甚至就连李宽也从不奢求能为铁鹰卫的壮士在史书上题上一笔。

    而今,李世民却主动如此询问起来。

    一瞬间,委屈、苦涩、悲伤这些情绪在李宽的心底交织起来,最终化作双眼的朦胧。

    李宽狠狠咬了咬牙,尽力抑制着声音,垂着头,一字一字地道。

    “铁鹰卫,共有三十人。”

    “率领铁鹰卫的将士名为柳苍,柳树的柳,苍狼的苍。”

    “刘素、唐毅、林平凉”

    一个个名字在朝堂内响起,初时响亮,而后渐渐哽咽了起来。

    这一个个名字,曾经都是在李宽身边欢笑的人,而今却只能在冰冷的名字中,才能寻到他们存在的痕迹。

    李世民深呼吸了口气,在亲笔写下最后一个名字之后,他的视线落在久久未曾抬头的李宽身上。

    “他们,是我大唐的荣耀。”

    “朕以铁鹰卫为荣!”

    “以我大唐兵士为荣!”

    “宽儿,抬起头。”

    李宽深呼吸了口气,缓缓抬起头。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在朝堂响起。

    “朕封你为铁鹰将军,赐你三百玄甲军,改号铁鹰。”

    陛下赐给楚王爷三百玄甲军!

    我滴个乖乖。

    这下子就连早已麻木的大臣们都绷不住了。

    玄甲军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就连前些日子,叛军压境的时候,玄甲军都寸步不离皇城,守护皇城安危。

    这可是当今大唐精锐军中的精锐。

    玄武军虽然只和玄甲军相差一字,这一字却是天堑一般。

    玄武军百里挑一,而那玄甲军却是万里挑一!

    这陛下竟直接赏了三百玄甲军。

    纵观历史的朝代,可从未有过陛下赏赐军队给皇子的事情发生,真正的史无前例!

    “陛下,此事是不是有些不合礼节。”

    有大臣心翼翼谏言。

    此言一出,顿时有人应声。

    “陛下三思啊。”

    “若是赏赐金银财宝,良田封地尚不为过”

    “啪。”

    却只见李世民狠狠砸了一下案牍,怒睁双眼,怒道:“怎么?”

    “难道宽儿率兵护卫长安安危,这赏赐过了吗?”

    “没有没有。”先前谏言的大臣连连摇头,赶忙闭嘴不再多什么。

    如果要问李宽此刻什么心情,那自然是纠结。

    这玄甲军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到底,玄甲军终究是李世民的军队,美曰其名是赏赐,但最后不还是忠于李世民的?

    在听到大臣的话后,思索再三,李宽面容纠结,缓缓摇头道:“儿臣诚惶诚恐,玄甲军乃我大唐精锐,应为保卫大唐安危而战。”

    “父皇肯为铁鹰卫封号,立名,儿臣已是”

    话还没完,李世民便开口打断道:“什么诚惶诚恐,朕你担得起,你就是担得起。”

    “你是朕的儿子,是大唐的皇子。”

    “朕的兵就是你的兵,朕的大唐,将来就是你的大唐!”

    李世民看见李宽一脸纠结就来气,宽儿为了保下长安几乎是把命都丢在战场上了,而朕不过是分了几百个兵士保护宽儿周全。

    你们这些大臣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当初叛军压城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出头。

    可见李世民当真是被气到了。

    一时间竟直接出这样的话。

    大殿内顿时陷入了寂静中。

    空气似乎都为之凝结。

    安静的有些吓人。

    李世民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这几句话会有多大的分量,但他却没有丝毫后悔。

    在他心中,亦是如此想的。

    李世民摆了摆道:“玄甲军一事就这么办了,宽儿,你最后一道封赏,想要什么?”

    “你先前这三道讨赏,都是为了兵士,为了大唐。”

    “最后这一道,怎么也该轮到你自己了吧。”

    这话里的意思就差明着朕把太子之位都给你准备好了。

    李宽轻笑道:“儿臣这最后一道封赏,自然是为自己准备的。”

    此言一出,顿时叫所有人都提起心来。

    ——

    ——

    李宽在觐见过长孙皇后后,回到了楚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