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竞拍
范蠡不置否认,站起身轻笑道:“柳姑娘,是时候了,我们也该下去了。”
渡酒肆的一楼。
可谓是人满为患。
苏扇甚至叫了百香坊的几个丫鬟过来帮忙,才算勉强维持好了秩序。
虽然忙碌了些,但苏扇他们却没有丝毫不耐。
因为在几日前,李宽将现代销售的薪酬制度落实在渡酒肆,
也就是渡酒肆的生意越好,苏扇他们拿到的薪酬也就越多。
所以苏扇他们也乐得见到渡酒肆生意兴隆。
但今日的忙碌,还是叫苏扇起了再雇佣一两个帮的心思。
“回头还是要把这事跟姑爷商议一下。”
苏扇如是想到。
便在这时,楼梯处渐渐出现了两道身影。
正是范蠡和柳如烟两人。
随着两人的出现,渡酒肆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这些个权贵出现在此,不正是为了硝石山而来。
既然硝石山是价高者得,也就是在座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对。
不过也有些人自知身家不足,纯粹是过来结识权贵,凑凑热闹罢了。
裴寂看了看四周,无奈地叹了口气。
越想越觉得心中憋屈。
自己当初竟把这么一座金山拱让人,落得现在只能以高价来竞争。
当真是倒霉。
“裴相似乎是势在必得啊。”
便在裴寂满腹哀怨时,一道声音在其耳边响起。
裴寂微微蹙眉,转过头就看到一脸笑意的王京景。
王京景笑吟吟地看着裴寂脚边的木箱,又道:“裴相这是要把山头都买下来不成?”
当见到王京景的那一刻,裴寂心里一紧。
既然王郎将出现在此处,想来应是陛下的意思,再看到王京景脚边的三大木箱后,裴寂彻底心灰意冷了。
好家伙,陛下这是有备而来,势必要把这几座山头都拿下啊。
裴寂讪讪笑道:“我不过是凑凑热闹,哪比的上陛下财大气粗。”
着,裴寂的视线又落在王京景带来的木箱上。
王京景亦是无奈地笑了笑,道:“陛下在知道太子将硝石山拿来竞卖后,便叫我势必要拿下这几座山头。”
“我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裴相,多有得罪了。”
裴寂幽幽叹了口气,挥了挥叫下人将带来的银两搬了出去,苦笑道:“这下子,太子殿下怕是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时至此刻,裴寂终于明白了。
什么狗屁的竞价。
白了,这几座山头也就是太子殿下放出来给陛下准备的。
论竞价谁能比得过当今圣上?
再了,就算是圣上豪掷千金把硝石山买下来,日后太子殿下再挑些时候将这些钱如数奉还就是了。
这次竞价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叫这些权贵少一些怨气。
毕竟是公平竞争,你没别人有钱,那就怪不得太子殿下没给你会了。
这对父子,真特娘的心。
裴寂暗暗磨牙,腹诽道。
他将视线落在楼梯处,又是一阵肉疼。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柳如烟,此时也成了李宽的下,这特娘的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便在这时。
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
“诸位请静一静。”
范蠡站在楼梯上,正色道:“想必诸位都已清楚这硝石山的价值,我便不在此赘述了。”
“第一座位于商州平定县的硝石山,起拍价:一千贯,每次加价五十贯。”
安静站在范蠡身后的柳如烟笑意盎然,但眼角却是挑了挑。
他们在谈购这座山头的时候,山主要价五百贯,硬生生被范蠡砍到了三百五十贯钱。
而今竟以一千贯的价钱出售。
还仅仅只是起拍价。
这还真是暴利。
不过李宽在叫范蠡二人办事的时候,已提前过利润会分给他们一成,所以柳如烟也是乐享其成。
“一千零五十贯。”
很快,便有财大气粗的权贵开口。
因为是在太子殿下的渡酒肆售卖,自然没人敢随便叫价。
既然叫价了,那便是能够拿的出钱财的权贵。
“一千一百贯!”
“一千三百贯。”
没等价格继续飙升,王京景果断开口,直接加了两百贯。
此言一出,顿时也叫其余权贵安静下来了。
一千三百贯。
这个价格有些高了。
况且商州距离长安有段距离,这运输、制作等费用也是一笔巨款。
最关键的是,在放出的消息中,最后的一座硝石山是位于长安附近的洞谷瓦,而且硝石含量是本次售卖的山头中最为丰富的。
所以他们倒是没必要为了这座山头丢掷如此多的银两。
第一座山头便这样落入了王京景中。
接下来的五座山头依旧被王京景以同样的叫价方式给拿到中。
但众权贵除了微微侧目之外,倒也别无他言。
毕竟最后这个洞谷瓦的硝石山,才是本次售卖的重中之重。
楼梯上。
柳如烟从木匣缓缓掏出一张契约纸,莞尔一笑。
“这座山头,也就是本次售卖的重头戏。”
“它位于洞谷瓦,方圆占地三百丈有余,硝石含量更是达到了三成左右。”
“也就是,这座山头是名副其实的金山。”
“当然,它的起拍价也是相当高的,还请诸位深思后再叫价。”
“这座山头起拍价:两千五百贯,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二百贯。”
听到这话,裴寂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两千五百贯。
这特娘自己当初卖给李宽的时候是多少钱来着?
好像还没有一千贯。
而且这两千五百贯还仅仅只是起拍价,真正竞争下来,怕是要翻个番了。
裴寂的心都在滴血。
而这个起拍价,也是叫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两千五百贯的价格着实有些昂贵了,寻常的富商倒不是承担不起,若是将家底垫进去倒是也能争一争。
但后续开采什么的,怕只能找人合作。
如此一来,利润也就大打折扣了。
“三千贯。”
王京景毫不客气地叫价。
没办法,有钱,任性。
这次他背后可是整座琼林库,是陛下的金库。
然而就在这时。
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三千二百贯。”
呦呵,有人叫价了。
这道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有些人已是不由自主地摇起了头。
千牛卫中郎将王京景。
寻常百姓可能不认识此人,但在座的大多是达官贵人,又岂能不知这位陛下眼前的红人。
跟王京景叫价,那不就是跟陛下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