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王志业苦啊
到了南诏国之后。
李恪就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
留下的工作不是很多。
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已经被处理了。
很多普通的事情,事情,王志业都是能处理的。
例如一些官司,还有一些偷摸的处理。
这些事情,李恪都已经给王志业制定了完美的标准。
只要王志业按照标准去做就行了。
只要是有脑子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
前提是,这个人要听话。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了。
很多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或者。
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
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事情。
所以。
哪怕是有李恪的指点。
有些人也根本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
王志业倒是很想和李恪多一些事情。
能够拉好关系最好。
可惜李恪根本不给他这个会。
进入办事处之后就开始工作了。
虽然这里积累下的工作不是很多。
但毕竟时间有些长了。
而且南诏国必须尽快步入正轨。
才能尽快带动其他地区的人们一起发展。
这是必然的事情。
南诏国这边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是李恪制定出了政策。
南诏国这边的百姓就能跟着政策走。
这些百姓需要引导。
也需要对于大唐的认可度。
这些认可度。
不是王志业能够给他们的。
只能让李恪来做这样的事情。
原本他是想让房玄龄过来做的。
毕竟房玄龄对这种事情,也有能力处理。
不过相比较南诏国。
明显是象雄王国那边的事情更重要一些。
南诏国这边现在已经被他灭国。
而且南诏国比邻他的蜀国。
他想要处理蜀国也更加容易。
这一次他过来。
身边只带了楚风和丑奴儿。
除了这两人之外。
就只有余波临时培养出来的几个天才。
余波只带了一百个人进行教导。
而这一百人当中。
也有几个是天才。
虽然不能跟余波比较。
但尽管短时间的教导之后。
还是有了不少的进步。
最起码。
保护李恪已经足够了。
这些人,不但要帮助李恪抵挡各种各样的暗杀段。
还要帮李恪试菜等等。
毕竟暗杀一个人。
毒杀是最简单的方法。
之前南诏国就用过这样的段。
可以。
南诏国对这种段非常了解。
虽然南诏国现在已经被灭国了。
但是并不代表南诏国就没有人对李恪有杀心。
当初李恪因为赶时间。
只是将南诏国的统治者消灭了。
却并没有斩草除根。
这段时间过去。
那些人逐渐隐匿在了人群当中。
以王志业的能力。
还真没办法将他们找出来。
李恪也懒得处理他们。
浪费这个时间,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以后将这些人能够变成大唐的人,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王志业虽然不敢打扰李恪工作。
但要有自己的工作要汇报。
“殿下,这段时间以来。”
“税收已经开始制定了。”
“有一些人已经主动缴纳税负。”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对缴纳税负很抗拒。”
李恪处理着公务,点点头。
对于税负的抗拒,是很正常的。
毕竟大唐的税负和南诏国是不一样的。
如今南诏国才刚刚归顺。
自然不可能直接就和蜀国一样的待遇。
所以这边的税负要比蜀国那边高一些。
甚至可以。
高很多。
蜀国那边的税负如今一直保持着十三税一的比例。
而南诏国这边的税负,则是八税一。
可以。
从税收上来。
南诏国的税负接近蜀国的两倍。
偏偏南诏国这边的收入还不如蜀国。
综合比下来。
蜀国那边的税负其实非常多。
毕竟蜀国的收入太高了。
即使是十三税一。
也依然需要缴纳大量的税负。
而南诏国这边。
本来他们的收入就不多。
还要缴纳税负。
自然就更不乐意了。
特别是对于某些人来。
他们如今也自认为是大唐的子民。
是蜀国的民众。
凭什么跟蜀国的百姓区别对待?
虽然他们如今的税负比较之前南诏国的税负。
已经非常少了。
但他们依然不满足。
所以。
不少人都在抗议。
希望能够和蜀国一样的待遇。
李恪对此不屑一顾。
蜀国的民众,当初是他的基础。
他为了安抚那些民众。
不得已才做出那样的决定。
如今蜀国的民众收入高了。
税负即使是没有改变。
但缴纳的税也很多。
南诏国这么贫穷。
还想跟蜀国一样的税负?
那不就等于是蜀国在白养着南诏国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李恪没有任何的意见。
蜀国那边的百姓也不会乐意。
这一次,李恪前来的时候。
也带着一批蜀国的百姓前来。
他需要让蜀国的百姓在这里,带动这些南诏国的百姓进步。
这些南诏国的百姓,目光狭隘,收入很低,还很懒惰。
越是落后的国家越是如此。
所以,需要蜀国的百姓来给他们做榜样。
而且这些蜀国的百姓,也会以身法。
证明只要服从李恪的领导。
他们就能有光明的未来。
一个两个人自然是没有任何服力的。
但是只要人数多了。
那服力自然就强了。
因此。
李恪直接让蜀国那边过来了一百多人。
这一百多人,放在数十万的南诏国百姓当中。
自然算不上什么。
但当这一百名的蜀国百姓全都聚集在南诏国的首都的时候。
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为了能够让这一百名蜀国的百姓尽快适应南诏国的生活。
李恪还让蜀军陪同他们。
尽快帮他们建造好属于他们的家园。
帮他们开垦荒地,建造起纺织厂等等。
李恪也鼓励他们,可以和南诏国的百姓通婚。
这样做,也有利于加快他们的融合。
虽然南诏国首都有几万人。
而蜀国的百姓只有一百人。
但相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百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南诏国为了赶上蜀国百姓的生活水平。
也会不自觉的努力起来。
这就是一个良好的作用。
虽然只有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