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结党营私都不背人了?

A+A-

    :

    圣旨上的意思,完全是废话。

    洞庭湖的水贼那边,有柳家撑着,谁敢插谁就是个死。

    都知道柳家所图乃大,若是坏了柳家的计划,恐怕皇帝都救不过来了。

    其实这封圣旨也就是个由头罢了,皇帝无非是想把狄之逊送过来镇一镇场子。

    岳州城已经太久没有大官来了。

    皇帝迫切的希望,当地的老百姓看一看,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

    如今洞庭湖内的水贼被清剿一空,山贼不过尔尔。

    这块地方马上就会大兴土木,成为朝廷在南方的经济重镇。

    关键点在于,皇帝表明了态度,那么岳州本地的官员就不能不跟着表态。

    可想而知,当年皇帝派了一个废物刺史过来,是何等的无奈。

    成了江南道黜陟大使的刘洎,是铁定要留在岳州了。

    记住址26kw.cc

    他这个黜陟大使,名义上挂着整个江南道的头衔,实际上,职权也就在岳州使一使罢了。

    如果他胆敢离开岳州,第二天大不敬的罪名就会压下来。

    两个岳州城的头面人物,一左一右的拱卫着狄之逊,向后厅走去。

    陆敦信将圣旨请到香案上摆好,又急忙吩咐开席。

    其他的本地官,早就在后厅等待了。

    无论是陆敦信,还是刘洎,都知道狄之逊的古板性子。

    天底下,也只有柳白能让他的腰,弯上那么一点。

    换了别人的官员来,本地官员出城迎接,是给足了人家的脸面。

    放到狄之逊这儿,不得就会大发雷霆。

    一顶玩忽职守的帽子扣下来,谁都受不了。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官场上的事情了。

    私底下吃吃喝喝的,算不得坏规矩。

    酒宴上,狄之逊倒是没有什么出格的话,也没有故意吓唬本地官员。

    一顿饭吃了不到一个时辰,也算得上是宾主尽欢了。

    等把所有人都送走之后,刘洎恋恋不舍的不肯离开。

    黜陟大使的官位,很微妙。

    有战争的时候,黜陟大使需要安抚百姓,需要督促粮草。

    闹灾荒的时候,黜陟大使需要以强力,镇压逆乱,还拥有临时的兵权。

    可以,这是一个万金油类型的官位。

    和后世的巡抚有几分相似。

    可是岳州一没有战争,二没有灾荒,他这个黜陟大使在这儿呆着干什么?

    饭都吃完了,他也没能从狄之逊那里,摸到一个准确的态度。

    陆敦信有些厌恶的,把他推到门外。

    “真是不知趣,都该关起门来自家话了,你在这里逗留做什么?”

    陆敦信倒也没有藏着掖着。

    是个人就知道,他们是跟着柳家混起来的,以前在长安城的时候也多有走动,明面上都是太子党一方。

    刘洎这种散兵游勇,不属于任何势力圈子,悄悄话可不敢让他听去。

    “陆大人,你”

    刘洎气的七窍生烟。

    结党营私都不背人了?

    什么世道?

    陆敦信把他推搡出去之后,满脸笑容的回到大厅里。

    “狄师,上好的花茶,学生跟着柴家的艺人,学了几功夫,您尝尝适不适口”

    狄之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眉头紧锁。

    他在长安,当了足足六年的刑部侍郎。

    按理早就该升迁了,可惜吃了当年罗艺作乱的瓜落。

    将他的前途生生阻挡了三年时光。

    否则的话,就算他现在没有进入三省,也是妥妥的刑部尚书了。

    以侍郎之身,挂从三品头衔,这种逾制的现象,仅此一人。

    其实刑部尚书早就成了摆设,狄之逊在刑部经营多年了,除了没有官位之外,在权力上比刑部尚书还要大上许多,因为他所在的圈子很大。

    否则的话,即将进入三省的就不是王弘直了。

    作为法学大家,他几乎是贞观四年后,大部分回长安述职官员的座师。

    瞎子都能看得出来,皇帝是打算把狄之逊当未来的三公来培养。

    或许,他再也和刑部尚书的位置无缘,不过下一步,可能直接就会跃升到三公。

    要知道仅仅在六年之前,他还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县令罢了!

    “敦信,你父亲托我带来的家书,好生看看。”

    狄之逊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家书,也不知陆德明究竟写了多长时间。

    陆敦信刚想收起来,狄之逊脸一沉,道:“现在就看!”

    “是,是”

    陆敦信吓得一哆嗦,急忙把信封拆开。

    他一边看,狄之逊在一旁端着茶杯道:“你的毛病,所有人都知道,当初丢了苏州的差事没人怪你,如今到了岳州要好好争气,要知道,在这大唐的官场之上,最要不得的就是书生意气,可偏偏,你的书生意气比那些年轻都要多!”

    陆敦信抹了一把冷汗。

    “狄师教训的是”

    陆德明在信上的内容也差不多。

    他这个儿子不缺学问,不缺段,也不缺资历。

    背景更是雄厚的,不能再雄厚了。

    他自然是无法跟进入柳家的字辈们相比,但三十多岁的刺史,常见吗?

    其他的官员,就算背景再雄厚,起码也要四十五岁以后,才能登上刺史之位。

    现在毕竟不是开国之初了。

    没有从龙之功,就只能按部就班的一点一点往上爬。

    韩同那个工部侍郎的位置,就属于是幸进。

    他早就没有了升迁的可能。

    在下一代人之中,陆敦信是最有可能进入三省的。

    虽至少还需要二十年,但起码算个希望。

    印钞局,主导天下纸币改革,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错过这个时代,百年内,都不大可能再捞到同样的功勋了。

    这一整个圈子里所有人,都对陆敦信寄予厚望。

    “狄某此来,一是为了宣旨,给刘洎安一个黜陟大使的头衔,二,则是代表陛下,授予你临时专断之权,你要全力配合柳家,完成这项千年难遇的壮举!”

    陆敦信看完了家书,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他忽然感觉,压力扑面而来。

    未来的不久,这个世界,或许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

    而变化的起点,就在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