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退圈退了个寂寞

A+A-

    “那可就太好了!”电话那头的人,似乎还自己跟自己击了一下掌,以表“庆祝”,“成交成交!我现在马上就让编剧老师改剧本!”

    要裴宗晏是怎么知道池歌对《平城之乱》感兴趣的,还不是他眼尖看到朋友跟前的桌子上露出剧本的半张皮,上面就写着《平城》两个字。而最近立项的大制作里,只有一部暂时定的这个名字。

    凭借裴宗晏拍戏多年的眼光来看,这个团队只要不抠门不作妖,认认真真把剧本里面的恢弘场景呈现出来,很难不爆。至于适合池歌的角色......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谁第一男主就不能是长成他那样的邻家弟弟呢?

    这个剧本本来讲的就是一个十几岁的皇子在父亲驾崩后,扮猪吃老虎踩着自己叔伯兄弟的鲜血一步步登上顶峰的故事。一旦观众接受“皇帝”就是池歌那张人畜无害、甚至有些惹人怜爱的脸,谁又能不这个故事情节十分带感呢?

    何况,越是看着没有攻击性的人,就越有可能在身上长出很多次,最后把身边的人搞得遍体鳞伤。

    而裴宗晏呢,他本来是答应了对方导演要来客串一个角色,但是细加思索之后,却是了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出演一直在背后支持皇帝,最后却被人毫不犹豫卸磨杀驴的辅政大臣。

    人物传里,开头对这个男二有着一句话描述,裴宗晏觉得还挺有意思,“有一头苍鹰愿为所庇护的猫收起全部利爪,却没想到自己竟会死在猫未长全的乳牙之下。”

    裴宗晏自认无论长相、性格都暗合这个人物。而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这部剧里面没有女主,而是传统双男主权谋巨制,不掺杂儿女情长。

    现在这个年头,有勇气舍弃“感情戏”的团队不多了。因为不让男女主谈恋爱,就意味着戏还没有开拍,就先丢失了一大部分观众。

    谁敢这么搞?当然,只要资本到, 一切都不是问题。

    裴宗晏为了避免后面资本方和导演顶不住压力,又在剧本里面加塞女主,还大手一挥,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注资”。

    反正他财大气粗,确实在其他地方有池歌还不知道的财富,别单纯“治病”了,就是用来每天买奢侈品,也是几辈子都用不完。所以,池歌之前的那些担忧,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裴宗晏就算完全“息影”不再踏足娱乐圈,叶媛媛没有到需要自己的男朋友努力工作养自己的地步,之前所以得如此可怜,也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撒娇”而已。

    这会儿,他还躺在家里面“养病”呢,就已经是闲不住为自家朋友的前途操心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他非但没有履行“好好休息”的承诺,反而是接连了十几个电话,联系导演、制片人,甚至是圈里有名气的编剧。

    短短四十分钟,就为池歌接到了十几个工作,就算无缝进组,也足足可以排到五年后。

    但是,在完最后一个电话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又犹豫了。

    可能还是觉得朋友会责怪他,“手伸太长,想要完全掌控他的生活”吧,便又挑选着回拨过去推掉了好几个工作。作为对这些人的“补偿,”他不可避免又拿自己“顶上”了。

    所以裴宗晏竟然退圈退了个寂寞,是“息影”,最后还不是要被拉去工。

    当然,池歌对自家裴老师默不作声的“做好事”行为是一无所知,此刻的他,正在影视城挥汗如雨地拍戏呢。

    今天这一幕可是重头戏,半点都容不得闪失。所以,池歌自从挂断视频后,竟然再也捞不到可以再联系家里的机会,一直被抓壮丁干活呢。

    导演庄凌对这场戏十分重视,不仅在旁边坐镇,还亲自上场指教,更把池歌整得压力很大。

    “庄导,我感觉好像在人物的把握上,出了问题,您能让我自己去那边......揣摩揣摩吗?”

    “很多事情你自己是琢磨不来的,别是又要‘请外援’吧?”庄凌虽然这么问,但脸上却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反而满是“揶揄”。

    “没、没有......”池歌脸都红了,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结巴了起来,“那个......裴老师现在一定在睡觉,我不能扰他。”

    “哦?我都没是谁,你怎么就迫不及待地cue你家老裴了?这不是‘做贼心虚’吗?”

    “啥?啥......没、没有!我就是......对了,庄导,我就是觉得剧本这个地方,有点奇怪,怎么他能毫无预兆地对自己的‘救赎’提了分手,合理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转移庄凌那逐渐偏离到梵蒂冈的注意力,池歌赶紧拉着他走到一边去探讨剧情了。整个工作也因为这么一岔,而停止了十几分钟。

    池歌跟其他人比起来,确实算比较有天赋的那一类,他虽然很多东西不能自己感悟,却是一点就透。

    在经过庄凌的耐心讲解和演示之后,他再演起来,就已经和之前拉开了一个较大差距了。

    “挺好的,虽然离‘一步成神’那种妖孽还差得挺远,但依靠我这部电影拿个‘最佳新人’的提名还是绰绰有余的。”庄凌把桃花眼微微眯起,直直盯着屏幕里池歌的身影,喃喃道,“好好干。咱的目标可远不止一个‘提名’......”

    之前那个谁有一句话得挺对的,“这年头连八九岁的孩,都能凭借天赋型的演技征服评委,一举斩获国际盛会的‘最佳新人奖’,那么,准科班出生的池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不定就连庄凌自己也能捞个“最佳新人导演”什么的呢,想到这里,他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指挥起来自然就更加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