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巴黎梦(42) 第二天醒来,黎觉予手……
第二天醒来, 黎觉予手上一如平常地出现两张稿件,珍贵的道林纸还因为夏日午夜气温闷热而被抓出几道汗渍来,印在那些具有真诚情感的文字上…毕竟都是真实体验过的剧情,等她清醒后再次阅读, 居然有种在偷偷翻看童年日记的隐蔽感?
手中稿件翻到第二页, 黎觉予顿住了。
金手指居然在最后一段, 标出章节停止符号, 示意着这章即将结束——在外国中,通常会用时间段、人物所处位置的不同, 来分出不同的节。用音乐来形容,大约就是乐章休止符一样的存在,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
“所以, 必须去纽约了吗?”
黎觉予喃喃自语,思绪跌宕起伏。
今天是星期天,她本算以一个游客的姿态亲身探访法国歌剧,顺便去看看现实中是否有克里希剧场的,没想到昨晚定好的计划,全被这个“休止符”断了。
再准备出门时,黎觉予去的方向不是歌剧院, 而是河畔旁的莎士比亚书店。
此时是大清,巴黎附近工厂彻夜作业排出的雾气染灰天色,疲惫不堪的瘦马拉着摇摇晃晃的出租马车, 奔走在路上, 仅在靠近圣米歇尔码头一列准备开张的书摊时, 才微微停驻。
“毕奇姐!”
黎觉予撩开车窗帘子,惊喜声音同步出:“我正算去莎士比亚书店找你。”
“那你可真幸运。”
毕奇一边应付书商的热情,一边回复。
她和圣路易岛上的书摊老板们关系熟络…准确来, 除了黎觉予这个假冒文豪外,凡是热衷于写作的人,都会因是常客而和书商交情熟络。
想到这,她感觉有点愧疚,干脆下车跟着毕奇一起挑选图书。
书商倒没觉得黎觉予眼生。
拜辨识度不高的华夏脸孔的福,他十分自然地从封存的书箱中,找出几本中文书,问:“这些都是中文的,你要不要?”
黎觉予定睛一看,民国语文教材,上海人民子弟学院物理课本,不由得眼皮一跳,:”谢谢,我这些我都有了。”好家伙,得亏她是生意人,谎话的时候面不改心不跳。
“好吧。”书商也没勉强:“下次你来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中文书。”
“谢谢。”
难怪海外作家派和书商关系好了,黎觉予忽然想起,海明威也经常在此处搜罗英文书…
隔壁毕奇也挑选好需要书籍,:“因为一会儿我要去双叟咖啡馆,你去莎士比亚书店只会跑了个空。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我帮忙吗?”
“是我之前和你提过的稿子。“
其实这只是找毕奇的问题之一,其他的嘛…因为一言两语讲不清,黎觉予干脆先放下。
然而毕奇是多么擅长观察的女人,光是一眼,她就知道黎觉予还有别的问题,而且她还看出,这个问题跟这些稿子有关。
怀揣对作者的关怀,毕奇接过厚厚一叠道林纸书稿,并没有着急地转身走人,而是露出沉吟、思考的表情,问:“你一会儿有什么事吗?”
“没有。”
今天星期天,上帝制定的休息日,香榭丽舍大部分店铺都关门了。
“我想,也许你应该跟我一起去咖啡馆,认识一些…新朋友。”
“咖啡馆?”
毕奇点点头,像女孩一样拉着黎觉予的手,率先往前走。
在巴黎蜘蛛网一样分布的城市建筑布置中,多如繁星的咖啡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有的是黎觉予唱过歌剧的那种音乐咖啡馆,有的是用来行罗曼蒂克之事的咖啡馆,有的是用来写作,有的用来探讨商务事宜…
双叟就是那样的存在,安静整洁,所有座位朝向街外,无声无息地吸引大批作者前来,点上一杯餐前酒,开笔记本书写。
等黎觉予和毕奇抵达双叟时,最先看到是角落闲适坐着的西服绅士们,如同亲密同伴般低声交谈着:“对新作有什么想法?”,“进度如何?”,“这篇文章是写这座城市,还是写叙述者日常生活的?”…等等。
毕奇姐的出现,断绅士们的聊天,“这是我新网罗来的作者。”
“这是稿子。”
黎觉予刚刚交予毕奇的稿子,一转眼就被分发下去,让她莫名有些紧张。
毕奇像是怕她觉得当下不够刺激一样,低声解释:“这些人都是些型文学的资助者,或许比起我,你更需要他们。”
文学资助者,大概可以理解为出版商就是了。
只要对方一声令下,黎觉予这本《巴黎梦》立刻就会被安排排版、印刷、出版…这如何让作者本人不紧张?
“异乡客的巴黎奋斗史?还是女作者?”圆桌中央抽着雪茄的男人,饶有趣味地念出声来:“她拧着眉头,集中精力地直视满是尘埃的剧院舞台…不敢相信她居然站上来了,居然真的从音乐咖啡馆那个鬼地方,一步登天了…”
救!有种自己的日记被念出来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黎觉予头皮都麻了,只是害怕影响对方思考的节奏,才没有出声断罢了。
其中一个绅士看完剧情,又深深抽了一口雪茄,让人搞不懂这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过好一会,可能是确认同伴们都看完了,他才开口话:“这篇文章,不适合杂志连载。”
不失望,那是假的。
虽然这些作品都是金手指生成的,但内里女主的所作所有,全是黎觉予本人的主观意愿,否认作品的价值不亚于否认作者本人。
她遗憾地转头看向毕奇,想对她表示扰的歉意,却没想到对方的表情依旧笑意吟吟,似乎一切还有转机?
“约翰,你可别用你欺负普通女孩那招,去逗弄一位作者噢。”
“哈哈哈哈居然被你发现了。”
餐桌上主导决定的男人叫做约翰,应该也是众文学杂志的主要资助者吧,意大利人。
被毕奇戳破恶趣味后,他装模做样的严肃表情,宛如泄气气球一样快速消退,转而露出善意微笑:“因为她是传体格式的,战后已经很少见到这种体裁了,不适合杂志刊登。”
“不过你也找到,我们众文学资助之所以存在,就是为帮助作者创造各种体裁的文学,虽然不能连载,却是可以直接出版的。”
“只不过数目不会很多…”
约翰先生还没完,黎觉予便双目放光地立刻抢答了:“我愿意!”
“冷静点,女孩…”
黎觉予坐在街边咖啡座旁,浑身暖和得像坐在火炉里一样。
不过,光是出版商愿意接纳稿子还不行。毕奇体贴又经验十足地解释:“在巴黎,教人接受一份稿子,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最难的是——等待。等稿子审核、等稿子出版印刷,再等成书送到当地…有时候,一等就是一辈子。”
似乎很夸张,却又是事实。
很多文人的精力,都耗在等待出版商回复上,从而一蹶不振。但对于事业众多的黎觉予来,等待不是难事,而且她还有个优点,就是没有文人不为金钱折腰的骨气。
听到毕奇姐警告的黎觉予,立刻就对约翰先生们露出大大笑容,:“这我不担心。”
“我能看得出来,约翰先生不是对年轻思想视而不见的人,他能看到我们心中满溢而出的期待和希望,将稿子交予给他,绝对没有错。”
毕奇:“…”
约翰:“哈哈哈哈哈!我对你这人很满意,坐下喝一杯?要来根雪茄吗?”
雪茄就不必了,不过能得到入座的机会,有利于一会儿黎觉予的话题发展。
她观察大家讨论稿件的进度差不多了,状似无意地提问,:“其实我这稿子还差一个章节,正纠结要不要让女主去美国纽约。”
这是黎觉予清醒后最困扰的问题——要去纽约面试,还是给公主化妆?
其实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但黎觉予的精力就一份,她决定还是有所取舍比较好。
“当然去啊,为什么不?”约翰露出稍稍吃惊的表情:“那可是大都会啊!
“可是…个比方,女主有放心不下的事业,还有她的母亲,她的朋友…”黎觉予话音刚落,就发现周围人目光都盯着自己,顿时没有敢继续了。
不然就显得自己太激动,太奇怪了。
圆桌稍稍安静两秒,陷入尴尬的氛围,似乎所有人都在沉吟些什么。
最后破沉默的,不是社交老油条黎觉予,反而是从讨论剧情就没怎么话的毕奇姐,她指着稿件中的“She”,:“这就得回归你创作文章的初心了,女主为什么选择歌剧?”
…为什么选择歌剧?
闭上眼,物部家格局就会出现在黎觉予面前,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化作零星回忆留存。地震后就一直故意遗忘过去的黎觉予,终于想起了——自己最开始使用金手指的初衷,就是想要实现梦想的。
选择英国等同于服从现实,那她岂不是和上辈子一样,继续与贵妇们周旋?
思考大概只持续了2秒,再抬起头来时,黎觉予语气坚定:“我知道了。接下来的章节,我大概知道怎么写了。”
毕奇深深看了她一眼,“知道就好。”
等人走后,约翰奇怪附耳询问毕奇:“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巴黎梦》的女主,就是黎觉予作家本人啊?她那个问题,实在是太奇怪了…”
“也许是。”
“也许不是。”
毕奇轻抿一口咖啡,什么肯定、质疑的话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