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纽约日记(6) 事实证明,“大都会是……

A+A-

    事实证明, “大都会是最宽松的百老汇”这句话纯属以讹传讹。

    威廉夫妇虽然不在彩排现场,但每天都会看由舞台监督编写的排练报告,上头详细写明:日期、排练场此,谁从几点排到几点, 谁又缺席了哪部分的排练, 休息时长…等等。

    然后无一例外——这一个星期以来, 排练报告上频繁出现的演员名字只有“玛丽”。

    1924年9月1日, 玛丽于8:20抵达排练地,排练12时, 休息20分钟。

    1924年9月2日,玛丽于8:00抵达排练地,排练13时零八分, 休息20分钟。

    1924年9月3日,玛丽于7:50抵达排练地,排练13时二十分,没有休息。

    …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黑心工厂的员工卡报告。

    威廉看完报告后,提出第一个感想是:“我差点以为我在拍女主向歌剧。”

    《波西米亚人》的成员结构主要是四位男演员,黎觉予只负责其中一位主角的恋爱线。

    可那四个家伙, 时不时酗酒缺席、身体不舒服告假,只有鲁道夫扮演者Juff算得上敬业,不过也是矮个挑高个的水平, 和黎觉予比差得远了。

    导演都喜欢敬业勤劳的演员, 所以一个星期后, 《波西米亚人》剧组人员流动近50人。

    ——有些人因为长期缺席直接被开除,有些是被降番位,有些则是被罚款…只有黎觉予一人, 置身事外安然自得。

    有不甘心的配角想找黎觉予麻烦,都被Juff那帮人挡了回去。

    拜黎觉予所赐,他们就是那批侥幸只被罚款的轻犯,虽然早起早睡挺让人郁闷,但总比失去工作来的好。

    扮成鲁道夫模样的Juff,每次看到黎觉予都要:“嘿哟,你是我永远的bro.”

    “…”

    黎觉予·鲁道夫爱人·咪咪:行叭,你不会出戏就好。

    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处罚后,第二天,当黎觉予来到大都会歌剧院时,发现几乎全员到齐。

    威廉导演就安静地坐镇在舞台边上,见她过来才露出笑容,点头示意。

    完后,他再转过头看舞台其他演员时,又是那副冰冷到外放寒气的眸子。

    在这样的死亡视线胁迫下,所有演员都拿出了真本事,尽全力表演,鲁道夫更是在面对黎觉予角色死亡的时候,真情实感地哭出声来,差点把黎觉予给送走了…

    舞台下,完成垃圾员工清理工作的威廉导演一反常态。

    他不仅每天抵达现场认真观看表演,还细心记录演员表现,看到代替道具的方礅位置不正确,他都会亲自弯腰潜行去摆正,对细节一丝不苟。

    …

    就这样,闹闹腾腾又紧张刺激的排练,转瞬即逝。

    百老汇歌剧从敲定、彩排到正式上演,往往需要一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不是因为演员们表现不好,而是取决于服化道部对舞台的制作时长。

    舞台画面越宏大,道具制作时间拖越长。

    在道具、服装制作完成之前,演员们都只能穿常服、淡妆、手拿道具替代品进行排练。

    “我真希望大都会的衣服、道具能弄好看点。”

    鲁道夫偷偷瞥向隔壁繁忙的”大衣柜”,目光灼灼似乎要把那道虚掩的门盯穿,“有一次,我在某个歌剧院里扮演王子,单看剧本和唱词就知道那是个多么吸粉的角色,排练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走红后要怎么花钱。”

    “直到王子衣服送来,彻底破我的幻想…”

    不用鲁道夫细,大家就自发哄然大笑起来,话语夹杂在吃吃笑声中,变得断断续续:“哈哈哈哈,我真应该拍下来哈哈…萝卜配色的七三分短腿王子…”

    鲁道夫则是做了个生无可恋的表情。

    他转向第一次在美国表演的黎觉予,贴心劝:“千万不要对歌剧院的衣服有太多期待,我们扮演的还是五个穷人,我真怕服化道部那些人,直接去找华尔街破产流浪汉们要衣服,然后套在我们身上。”

    另一个好友应声,立刻开始情景演绎起来:“亚当斯爷爷,我感觉身上痒痒的。”

    鲁道夫立刻化身为慈祥老爷爷模样,:“孩子,那是虱子。”

    “哈哈哈哈哈你扮演得真像,就应该去演老爷爷。”

    “去去去!”

    黎觉予坐在一群美国人中间,跟着他们一齐笑得很开心。

    穿越至今,这还是她第一次那么放松没有忧虑地开怀大笑,每个人都像翻版林恩一样,总是给她带来放松和快乐,引诱她跟着美国人理念一起,活在当下。

    至于他们的服化道部危机,黎觉予是一点担心都没有。

    亚当斯爷爷是谁?在两天前,他已经自认他是黎觉予的爷爷,敷衍谁都不会敷衍孙女。而她黎觉予,只需要在日常交流中,将自己的想法暗暗传输给对方,这就可以了。

    刚想到亚当斯爷爷,他就从服化道的“大衣柜”前走过,和黎觉予四目相对的时候,还像孩子一样俏皮地眨眨眼,手上繁琐厚重的服装一闪而过。

    示意手中是她的舞台服装。

    看来,是都准备好了呢。

    黎觉予收回目光,唇角弧度暗自勾起。

    **

    “号外号外!10月1日大都会剧场新剧《波西米亚人》正在售票中。名导威廉夫妇和百老汇红星Juff亲历加盟,重现上世纪巴黎拉丁区的浪漫…”

    百老汇大道上,卖票工拿着海报纸板,极力宣传。

    卖票工的性质跟报童差不多,都是年纪只有十岁上下的男孩,瘦削的肩头上,挂着半人高的海报,踢着短腿向路人宣传、售票。

    其中有个男孩第一次来百老汇上班,不清楚百老汇大道和华尔街的交界处,一不心居然跑到金融圣地上面卖票了。

    他怯生生地对路人:“先生,是新剧《波西米亚人》。”

    “请问你要买一张票吗,我手上有很好的位置。”

    那些金融精英们当然不会赶他,但也不会理他,所有人都端着高傲表情从男孩身边路过,仿佛应他一句,都会让自己身价下跌一样。

    男孩很迷茫,又有点委屈。

    在一片漠视中,他不敢继续叫卖,而是怔怔站在路边,坐立难安。

    直到周辰溥驻步,走到男孩面前蹲下,用他高大的身躯挡住路人视线,“是什么剧?”

    男孩睁着湿润的眼睛眨巴眨巴,竭力控制自己不要丢人哭出来:“是歌剧《波西米亚人》,先生。我这里有特别好、特别好的票…”

    男孩只会这两句话。

    周辰溥轻笑一声,单手伸进西服拿出钱包:“请给我两张吧。“

    这里周辰溥用的是“请”,就像对待大人一样,让男孩惶恐中,掺杂着被尊重的开心。他从来没见过穿得光鲜亮丽又那么礼貌的先生,就像书中描述的绅士一样。

    接过钱后,男孩心翼翼地从衣服内层拿出两张三排门票,递了过去。

    “真的是很好的票。“周辰溥夸奖一句,男孩就羞红脸。

    紧接着,周辰溥又:“我第一次来这边,想知道大都会剧场要怎么走?“

    “我带你去,先生!“

    意识到自己被需要的男孩,鼓起勇气牵起周辰溥的手,朝百老汇大道走去。

    一路上,男孩都在絮絮叨叨地讲述百老汇趣事,夸奖这部歌剧有多么精彩,而周辰溥全程认真倾听,讲到精彩的地方,还会跟男孩一起笑出声来,相处极其融洽。

    都快让男孩不舍得周辰溥了。

    “就是那里了,先生。“

    他不舍地将新交到的朋友送进剧院,转头准备离去的时候,其他的卖票工找了过来,其中一个还是男孩的亲哥哥:“你去哪了,我在百老汇大道上找不到你。“

    男孩迷茫地指向刚刚过来的路口。

    亲哥哥气急拍男孩肩膀,:“哎呀,那里是华尔街,来来往往都是些亿万富翁,剧场不允许我们过去叫卖的…你没被有钱人欺负吧?“

    “我没有。“

    男孩傻傻地摇头,心想:原来刚刚那个男人是有钱人吗?可是他一点都没有妈妈口中的那么装腔作势还内心恶毒啊,反而特别温柔,就像大哥哥一样。

    亲哥哥看着弟弟这么傻,也无奈了。

    忽然一阵喧哗响起——是百老汇红星们到剧院,被听众们发现后的声响。

    亲哥哥赶紧拉着弟弟过去凑热闹,顺便卖票。

    跑上去一看,居然是大都会歌剧院今晚首演的《波西米亚人》,主要演员们几乎都到了,围在上面的听众都是一个叫“Juff“的男演员的女粉丝。

    从演员下车到走入歌剧院的路上,人挤人,毫无秩序,两个身穿半人高海报的男孩,差点被大人们挤趴在地上。年纪的那个直接被挤摔倒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紧张地保护身上的宣传海报,生怕工作结束后要赔偿。

    “海报,海报要被弄坏了!“

    他用身体护住画报。

    忽然,一双纤细白嫩的手,从人群中伸出来,扶起男孩,温柔地问:“你没事吧?“

    “我没事。“男孩又傻了,看着面前这位漂亮的女人,有着和刚刚的绅士差不多的面容(华夏脸盲症),“谢谢你帮助我。”

    “人总是要比海报和钱更重要。”黎觉予拉着两位男孩来到安全的地方,拍拍他们身上的尘土,耐心地教导:“如果你们受伤了,那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妈妈也会心疼…”

    两位男孩点点头。

    等黎觉予走后,年纪的那个率先开口,兴奋地:“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

    “我知道原来华夏人都是善良的好人,刚刚那位绅士拉着我回到百老汇,那位漂亮女士又扶我保护我…”男孩扶着海报蹦蹦跳跳:“等我赚到钱,一定要去华夏这个好国家看看…”

    距离他们不远处的大都会歌剧院,门口客人如同涨潮,一波波陆续涌进歌剧院。

    天色明亮向昏沉过度,夕阳投射在百老汇大道的瞬间,开演铃声即可响。

    《波西米亚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