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换地图进行时(1) 巴黎地面上。
……
巴黎地面上。
傍晚6点后不久, 也就是黎觉予他们刚从葡萄牙上飞机的时候,就有报道宣称:玛丽途径葡萄牙,正在朝法国卢瑟半岛飞去…
得知这一情报后,社会报记者低头看一眼手表, 按照双翼飞机每时100英里速度算, 黎觉予等人抵达巴黎, 大约就是天黑后两时。
报社立刻有人准备出发, 主编连忙喊住他们:“干嘛那么着急呢?”
“只不过是个百老汇红星而已,况且又不是谁都知道葡萄牙的消息。”
是这个道理, 但是…有初入报界的记者反驳,:“这段时间《波西米亚人》的消息,一直源源不断传送到法国来, 在年轻人圈层形成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早点过去…”
底下人很着急,但主编还是慢条斯理吃三明治,:“不急不急。”
没办法,大家也只能待机,先吃饭再去机场,反正黎觉予的飞机不会那么快到。
又过大约一个时, 有消息传来,双翼飞机已经穿越坎塔布连海,朝法国市中心前进的时候, 主编才扔下手中的三明治, 拿起相机和纸币, :“咱们出发吧!”
“今天无条件要截停玛丽,我希望我们明天的新闻能多些关于她过去的资料。”
“没问题。”记者们回答。
他们截停出租车,朝城市东北角维莱特港口方向驶去, 却遇上了从没见过的大堵塞——出租车跟前是一辆接着一辆的汽车,车车相扣,形成看不到尽头的长龙。
这可是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啊!谁能告诉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
主编从车窗冒出头来,咆哮道:“这些车到底是哪来的?现在是巴黎人人有车吗?”
当然不是,因为这条路上私家车只是少部分,大多都是出租车、租借来的农车临时卡车和马车货运车,车上乘坐着大批时髦又年轻的男女,对这款空气鬼吼乱叫…
搞什么东西,记者们不敢相信地揉揉眼睛,“奥林匹克又开始了吗?”
“谁知道呢?”一开始,主编尝试耐着性子,在车上等半时,结果公路却只前进两英里…两条腿走路都是车走的两倍效率。
眼瞧着时间来不及了,最开始慢慢来的主编也着急了。
他们只能丢弃先前的傲慢,扛着大包包的器材,加入公路步行人潮…该死!这些人流居然和他们是同一方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都是要过去等玛丽的!
好不容易堵着、推着、来到航站楼。
记者们都傻眼了——人人人人人,都是人。
当他们跨入航站楼,后半辈子的谈资便诞生了——这辈子没在巴黎见过那么多年轻人,台阶上站台上马路上甚至连停车场,全都站满人,保守估计有一千?两千?
保卫科拦住记者,顶着鼎沸人声大吼:“不能进去,人太多了,要出事的。”
“我们是记者!”
保卫科警察非常认真地翻阅、检查记者证后,才放他们进去。
还记者证前,警察嘟囔一句:“你们是最晚来的记者了,社会报那些人三个时前就在这里了,现在就呆在降落跑道上最好的位置…”
“…”主编红了脸,胃里的三明治都变得粘稠起来。
进入航站楼后,真正的拼杀才正式开始,记者们要得过这群狂热粉丝才能占据好位置。
最后好不容易站到队伍最前方后,几个人高马大的男青年们,不仅头发鸡窝状乱糟糟,主编的风衣扣子都被扯没了,光着半边肩膀,像意大利艺术雕塑。
这还不算完。
因为黎觉予的飞机还没到。
每次机场响起飞机起降的声音,粉丝们都激动站起来,往跑道两边冲,站在前排的记者会被迫再次经受同一种拥挤的磨难,最后发现不是玛丽的飞机,而是别的旅客的私人飞机时,大家又开始失望了。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会不会消息有假,玛丽不回巴黎了?”
“不可能吧!难道她直接回华夏去吗?克里希开赌注的时候,没有她合约结束啊。”
赌注,这就是黎觉予在巴黎的影响力上升的原因了。
如果她只是单纯地在美国出道,成名,再回国,恐怕难以有现在这种影响力。
但黎觉予身后,是商人本商,克里希剧场。
黎觉予一去美国,克里希立刻做局开赌注,让大家下注[这个二十岁的年轻华夏女孩,能不能在百老汇立足],赔率100:1,奖金非常肥硕。
不少人投了[不会出名]。
也有人投了[会出名]。
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押注,直到亿万富翁拜尔德下注了,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下的是[不会出名],这不难理解,虽然拜尔德追求过玛丽,但他曾声明自己不会迎娶舞台明星,自然不希望黎觉予出名。
但亿万富翁的筹码,让场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瓜分拜尔德的钱,大家纷纷投出相反的结果,也就是[会出名],虽然他们心理早已认定黎觉予不行,但…能和亿万富翁作对,一点钱算什么呢?
后面的事情不用详细介绍,因为黎觉予.玛丽居然真的出名了,事态惊天逆转。
厌恶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们,靠着这起闹着玩的赌注,赚得盆满钵满,一夜暴富。
而跟着拜尔德下注的富豪们,全都莫名其妙损失一大笔,等同于在巴黎街上向农民撒钱。
于是,就像纽约市的股票一样,玛丽的名字跟着赌注和暴富者的新闻一齐,频繁被记者编辑、大众们提起,名气顺应向全国范围传播,进而形成今天的画面。
…再回到航站楼现场,人群开始躁动起来。
忽然有个占卜师扮的女孩,指着天上某个黑点,尖声叫嚷:“天啊,我有预感是那个,绝对是玛丽的飞机…“
“这是什么迷信…“
主编话还没完,余光看到航站楼周边的人都冲过来了,赶紧扎紧马步保护地盘。
与此同时,飞机正在慢慢下降,的确是报道的双翼机,和描述的文字长得一模一样。
人潮向前涌动,警察和机场工作人员吃力地维护秩序,不让人群靠近飞机,他们喊的:“心,不要被螺旋桨砍伤了…”也没有人理会。
幸运的是,双翼飞机驾驶员经验十足,仿佛有提前预知一般,在人群的更远处降停飞机。
但也不算很远,二三十米的的距离吧。
大家用肉眼也能看到玛丽在飞机窗口探出的明媚笑颜,看到她用纤细右手,抚平因为螺旋桨气流乱的漆黑秀发。
然后不知道看到什么,玛丽轻捂住嘴巴,做出被吓的神情,挨在安托瓦内特少爷背后。
记者们似乎意识到什么,回头望去,脸上笑容在惊恐中凝固——人群暴动了。
这些人冲到飞机四周,有人爬到机翼上面,有人堵在飞机门窗处,都想一睹玛丽芳颜。
玛丽在安托瓦内特的保护下,近乎逃亡下飞机,却被人群堵在台阶上动弹不得。
“怎么办?”黎觉予问,她这上下两辈子都没遇到这种事情啊,一下懵在原地。
林恩沉吟片刻后,贴着黎觉予耳朵低声:“叨扰。”,然后飞速拿过黎觉予的帽子围巾和外套,朝人群密集处,他们前进道路的两边抛去。
人群一下子疯了,几百号男女同时发出尖叫怒骂,争夺这些东西作为“纪念品”。
东西抢完了,他们才回过神来找“玛丽”了。
航站楼顶层,还有巴黎的大使及委员会,试图和这位女明星见面,声招呼。
等警察完全控制住狂热的人群后,他们才从楼顶慢条斯理地走下来,朝人群中被推搡得衣服乱糟糟、头发乱糟糟,活像一个巴黎乞丐婆的华夏女人走去。
见到歌剧红星是这样的形象,大家都有点失望。
大使忍着下跌的期望,朝女人递去一束鲜艳的玫瑰,:“在巴黎,歌剧女演员结束后都会获得粉丝的一朵鲜花,期待你以后在克里希剧场的表演。”
女人仰起脸,将狂乱的燥发拂到脸后,露出一张满脸泪痕又不是玛丽的华夏脸孔。
她哭着:“我不是玛丽啊,你在什么啊?”
大使们示意她手上的帽子,上面还别有百老汇的徽章标志,一脸你别开玩笑的表情。
他礼貌又极有耐心地回复道:“你当然是,亲爱的玛丽。”
“我不是,我叫黎昭。”
黎昭觉浑身上下疼死了,只想快点回酒店,“如果你是这个,这个是我下飞机的时候,不知道谁丢到我手上的,而我又恰好接到,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扬起手臂高高肿起的伤口,怒斥:“你们这群暴徒,我要告你们!告你们!”
大使、警察、路人都没有理会——黎昭是什么人物,他们只关心玛丽去哪了?
黎昭还在哭唧唧。
但是向来温柔多情的法国人们,此刻只关心玛丽去哪了,对她的眼泪视若不见。
他们没好气地追问她:“你有看到,和你长相差不多的华夏女孩去哪了吗?”
“华夏女孩?”
黎昭泪眼朦胧。反问的同时,脑海浮现刚刚在人头攒动的间隙中看到的画面,没看到脸,只有一点点身影——艳丽的美式扮把她身形勾勒得玲珑有致,乌黑鬈发垂落在瘦削肩膀,走路的时候有点微妙的动作,平添可爱和风情。
那么好看的人,原以为是俏皮的维也纳人,或者是时髦的美国人,居然也是华夏人吗?
黎昭描述不清当下的心情——嫉妒一个陌生人,这是正常的吗?
大使和记者们见黎昭莫名其妙陷入沉默,便认定她什么都不知道,只好将瞄头对准路人,逐个逐个询问:“你有看到玛丽吗?”
“你都抢到玛丽的胸针了,居然没看到玛丽去哪了?”
“别担心,他们肯定是走公路的…”
“我们现在上车去追,总能追到的…”
等等…
就是因为这群激动粉丝,大使没能给玛丽送上花,记者们也跑了个空,大家都怨气满满。
黎昭在路边驻足好一会,发现没人再理她,便失落地欣然离去。
离开前,她听到某家报社主编,在对手下人口头阐述本该凌出版的报道内容。
“这位歌剧女演员,在一个月前还默默无闻,横跨两个国家后,她拼接自身努力和毅力,败所有赔率,成为冬日最耀眼的阳光。”
另一家报社也不甘示弱,更夸张的报道紧跟其后:“据传闻,玛丽从纽约回巴黎的路上,收到法国驻梵蒂冈大使的招待,歌剧世家鲍格才家族表示:非常期待与她共进晚餐。”
一转头,还有一家娱乐报:“玛丽是整个法兰西1924年度除奥林匹克运动会外的惊喜。”
…
玛丽玛丽玛丽!究竟谁是玛丽?
黎昭对这位被记者捧上圣坛的华夏少女,生出该死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还有些恼怒——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但是凭感觉,黎昭就觉得玛丽德不配位。
“歌剧吗?”黎昭喃喃自语。
她因为嫉妒黎觉予,进入黎公馆后也跟着学一段时间戏曲,不过咿咿呀呀唱起来不舒服。听玛丽的事情后,黎昭觉得自己又多一个兴趣。
似乎歌剧也挺不错的,容易出头又相当高雅。
心里认定这个念头后,黎昭才终于离开这个让她高兴又让她失落的航站楼。
她向来乐于被人关注,刚刚那种被粉丝围着的快感,隐隐缠绕在她心尖上,挥之不去。
哪怕只是过去几分钟,足以让黎昭忍不住地无数次回味。
而那位真正被所有人关心关注和喜爱的歌剧女明星玛丽,此刻却跟高利贷逃亡者一样,对粉丝狂热的爱避之不及。
“太可怕了!”
黎觉予回头,确定没人跟着才松懈下来。
林恩扔“纪念品”动作做得恰到好处,在警察的帮助下,两人终于成功逃离凶狠的人潮,只不过面对“是否上警车离去”这个问题时,黎觉予沉寂片刻后,还是拒绝了,选择坐地铁。
按这个人流量趋势,马路绝对大塞车。
而且估计没人想到,高雅的歌剧明星,居然会亲自坐地铁。
就这样,选择地铁的两人,完美避开公路追击的粉丝,顺利进入充满油漆味的地下世界。
站在地铁车门旁时,林恩还不敢上车,嘴里絮絮叨叨,:“可能会窒息,死在地下。
黎觉予只好再三保证不会死。
实在不通了,她就强制拉他登上一等车厢,跟提猪崽一样。
两人终于在安全的位置上安定下来。
“我的行李都没了。”
黎觉予脸上不上开心还是不开心,“里面有我带给母亲的东西。”
她这个样子,让林恩也不好受,安慰道:“估计都被接机人潮瓜分掉了。你想买什么,我写信让朋友寄过来吧,大约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收到了。”
“…”
黎觉予没回答。
一个月、两个月,估计她都回国了,林恩这东西要送到哪?
总不可能跨越大半个地球,把东西送到华夏吧?
不过走向如此悲伤的事实,黎觉予不想在地铁这么冰冷嘈杂的场合里,于是干脆闭嘴,将头扭到一边。
一个转头的功夫,场景瞬间变化。
离开她视线的林恩,瞬间消失在黎觉予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