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换地图进行时(5) 嗯,再见啊……

A+A-

    黎昭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她顺着一双白皙漂亮的腿向上看, 先是看到比例绝赞的胸腰臀,瘦削圆润的肩膀,修长脖颈,最后是一张…带着全宝石面具的脸。

    ??开什么玩笑!

    黎昭差点要骂诈骗了, 她是来看玛丽样子的, 带个面具算什么。

    可惜观众们太宠爱玛丽了, 完全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反而觉得这张宝石面具太奢华,太带劲了, 就是要这种亮晶晶的东西才配得上女明星。

    她一登场,全场站起来鼓掌欢呼,国家领导人都没这个待遇。

    “玛丽, 我爱你!”

    “信玛丽,能暴富。”

    …这都是什么言论,黎昭不懂,没能看到台上这位华夏女明星的样貌,使她失望透顶了。再加上圣诞季夜晚还有别的聚会,便没在观众席上呆多久,离开了。

    黎昭不知道, 她走后,剧场的圣诞节狂欢才算真正开始。

    整个剧场都像疯掉一样,半醉的观众毫无理智地乱叫, 舞台效仿下雪的季节, 源源不断抛金光闪闪的亮片下来。在黎觉予亮相舞台后, 前排的观众将手上的鲜花、礼物掷到楼厅,指明这都是要送给玛丽的。

    在这样兴奋的场合,黎觉予带来的选曲不是唱惯的严肃歌剧, 而是胡桃夹子的《序曲》——以柴可夫斯基的开场音乐为背景,加以克里希剧场自创的歌词,混合而成全新的东西。

    “咦?这是什么曲目,难道不是芭蕾舞曲吗?”前排有观众疑惑出声。

    “玛丽还会跳芭蕾?可是我想听她唱歌欸。”

    “应该是自创改编曲目,难度很高的,普通女高音不敢轻易尝试。”

    听到混在观众里头装路人的费尔森解释后,几个前排观众恍然大悟,安心等待即将到来的舞台。

    费尔森的没错,这样的表演模式,很难被女高音接受。因为歌剧选手们唱惯那些大师级作品了,忽然改变套路,只会慌张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唱。

    可黎觉予不一样。

    作为现代人,她没有按部就班的意思,改歌词就改吧,重新学习就行了。

    就这样,黎觉予版本,同样也是克里希第一次改编曲目诞生了。

    就着可爱玲珑的曲调,黎觉予轻快地跳着高音音节,欢呼圣诞来临。

    改编舞曲成歌,这种表演形式有独特的魅力——比起乐器,人的嗓音更容易动听众,因为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安排有多巧妙,不过是乐器在模仿人体形象罢了。

    黎觉予的歌声,将这种感动形象化了。

    即使没有芭蕾舞表演,人们也能从她的歌声中听出“圣诞夜家家户户准备过节,孩子们幻想收到自己心目中的礼物”的画面,节目气氛浓厚。

    有后排观众站起来,想要喷香槟,被隔壁人阻止了,“快把香槟放下!”

    “你忘记苏珊夫人的悲剧吗?如果你敢害得玛丽受伤,我可饶不了你。”

    “…好吧!”喷香槟的客人委屈巴巴。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黎觉予的名气,和当初的苏珊夫人,已经是天壤之别。

    因为圣诞夜快结束了,所以个人舞台没有持续多久,短短10分钟序曲延长后,很快便迎来末尾。观众们食不果腹,纷纷站起来央求:“再来一首吧!”

    “能不能把百老汇的《波西米亚人》搬过来?”

    “求你了玛丽。”

    …很快,这种央求就变成喧哗,大家都很激动。

    时刻紧盯舞台数着钞票的经理人,立刻给黎觉予起手势,示意她将表演延长十分钟,表演百老汇的节目《波西米亚人》。

    因为怀揣心事,黎觉予顺应观众要求,乖乖表演了。

    又是五分钟,观众们终于满足了,疲惫了,食髓知味。这个时候本应让国家大使上来,发表下对明年剧场经营和圣诞节的看法,然后开大门,欢送观众们回家的。

    但黎觉予没有走。

    她诚恳地站在舞台中间,认真又严肃地:“致敬崇高的敬意,我和克里希剧场的合约即将结束,大约不久后就要回国了。”

    “什么?”

    “我刚刚没听错吧?”

    托这句话所赐,大家的困意瞬间消失,灼灼目光紧盯舞台上的少女。

    黎觉予将面具脱下来,露出不会让人失望的娇艳面庞。

    她那粉嫩的唇瓣,漂亮地出对观众包含真情和尊敬的话:“很高兴在法兰西的一年,能认识到大家,很感谢大家那么喜欢我,那么喜欢我的表演。”

    “那你别走啊!”

    前排观众喊着,他和林恩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真当黎觉予听不出来吗?

    她那双视力极佳的眼睛,毫不费力地在正厅第一排座椅上看到林恩。

    这人此时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凝视舞台,隔着大老远和她对视,脑袋随着来回走动的黎觉予而晃动,活像一只狗狗一样。

    所以黎觉予心软了,她对着林恩的方向:“在纽约的时候,我收到母亲的来信,她自己很想家,很想回去看看,我当时以为母亲受到欺负,所以连忙赶回去查看情况。”

    “可是,没有。母亲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做出要回国的决定。我在法兰西有歌剧,那是我的一切,可母亲更想念亲人。”

    “我和母亲这个家庭,就像是酒足饭饱的人和饥肠辘辘的人之间的组合,我没办法看我在歌剧界狼吞虎咽,而她只能忍耐的画面…”

    亲情,果然是最完美的隐退借口。

    法国人多情,不仅表现在爱情上,还表现在亲情上,再加上这可是全家团聚的圣诞节啊,所以黎觉予解释后,场上几乎大半感性观众,都接受这种“为母亲着想”的理由。

    只不过,他们还是不舍得这位漂亮的红星:“玛丽,那你还会回来吗?”

    “可能会回来,也可能不回来。”

    “就算我回到国内,也会继续在歌剧界辛勤耕耘,可能不久后的将来,大家都能在华夏新闻中再次看到我的名字…”

    还能表演,那就很好了。

    多少歌剧演员离开剧场后,便转行转业,不再唱歌剧呢?

    想到这,前排有心思活跃的观众,立刻反应过来,喊道:“经理人,快点开赔率!我们要给玛丽买[玛丽一定能在华夏再次出名]的!”

    站在二楼的经理人笑眯眯对着楼下高喊:“没问题,但是赔率只有1:1…”

    “太狠了!”

    “没办法,玛丽一定有这个成功的能力,一比一也是赚得…”

    …

    在这样可惜又欢快的复杂气氛下,圣诞夜舞台终于结束。醉醺醺的观众登上早已预定好的马车,扬长而去,消失在圣日耳曼大道的道路尽头。

    直到现在,属于剧场工作人员的圣诞,还差一顿散伙饭才结束呢。

    这餐饭主要是为了欢送黎觉予。

    晚饭席间大家都洋溢着友好的气氛,每个演员都热热闹闹地挤坐在过的桌子边,就连苏珊夫人也在,笑得像喝了两斤二锅头,脖颈到耳廓的皮肤泛红。

    她估计是觉得:黎觉予走后,苏珊个人舞台又能回来了。

    吃完最后的晚餐后,大家分手告别。

    在黎觉予的要求下,大家都没有表现出惋惜的表情,因为她知道,明天或者片刻之后,现在的人事物包括感情,如同过眼云烟,消失得干干净净。

    黎觉予终于要启程,离开歌剧院了。

    林恩就呆在她旁边,像只害怕主人走丢的狗一样,紧紧跟着。

    他们没有坐汽车,而是选择走路回费尔森家,奇怪的是林恩今天显得格外兴致勃勃,略带醉意地,对着繁星高声唱歌,唱他最喜欢那首《上帝啊,如何财源滚滚…》

    “最后一天了,有什么要跟我的吗?”

    冬风平地卷起,黎觉予的脸蛋冻得通红,耳朵也是僵硬的,只有一双眸子难得湿润。

    “没有。”林恩硬脾气得很。

    黎觉予轻笑一声,从口袋中掏出一台闪着微光的金属物件,塞进林恩手中。

    他低头一看,居然是35mm徕卡相机,和之前弄坏的那台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台相机穿着一件针织毛衣,看模样是黎觉予织成的,冰冷冷的相机被温暖毛线包着,五彩缤纷,就像遇到黎觉予的他那样。,

    “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毛衣是我妈妈织的。”

    这样林恩也开心,这代表黎觉予家人都知道他。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迅速变丧了,委屈巴拉地望向地板,嗫嚅道:“相机是我和你唯一的联系了,这样都要剪断吗?”

    真的是傻孩子,就算不给相机,结束幻境的同时也会缘断啊。

    但…黎觉予看向林恩,决定还是不要那么绝了。她踮起脚,揉揉面前大男孩的脑袋,:“真正联系你我缘分的,不是相机,而是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黎觉予拉着林恩的肩膀,让他稍微蹲下来一点,拿着相机给两人自拍一张。还好这是35mm短焦相机,不然还真没办法这样弄。

    胶卷相机没办法看照片,但两人样貌都不错,又有镜头感,应该会诞生一张不错的照片。

    “这才是我们的缘分。”黎觉予将相机递回给林恩,一字一句又诚恳地:“我真正了解你的那天,你给我看一张上世纪香榭丽舍大街的照片,你过所有的记忆都会跨越时间地点,藏在一张胶卷里。”

    所以这张照片,会是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林恩看起来又有点想哭了,他立马转移话题:“我们走到罗纳河畔港口了。”

    “现在夜幕中夹着浪涛传来的呼啸声,也许就是你明天航行的声音。”

    “你将在一个我看不到的世界东摇西晃…”

    林恩的声音慢慢变低,不再唱他的拿手招财歌,而是唱起《凯旋咏叹调》,就是黎觉予在沙龙表演过的义勇军进行曲,然后是《玫瑰调》,音乐咖啡馆唱过的歌;最后是《汉尼拔》顶替苏珊夫人时唱的歌,最后是百老汇的《波西米亚人》…

    原来林恩,那么早就喜欢她了。

    泪水使黎觉予目光游离,她悄悄握住林恩手心,从中汲取温暖,:“再见啊,林恩。”

    “你怎么这个表情,感觉像我们再也不会见一样。”

    林恩强壮无所谓地耸肩,乐观地:“等这边生活好一点后,我就去华夏找你。我问过朋友了,他们巴黎去上海只要三四个月,不定我们春天又见面了。”

    “嗯。”

    ?

    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