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ROI。
姐妹两人相顾无言地坐了会儿, 没多久,唐黎的手机就响了。
手机铃声是江锐清唱的《玫瑰人生》。
“Quand elle me prend dans ses bras. Elle me parle tout bas. Je vois vie en rose.”当她挽着我臂膀,轻声地对我讲,我看见了玫瑰般的人生。
他将歌词中的“他”改成了“她”, 一首原本慵懒浪漫的法语歌, 被他唱得别有一番韵味。
歌是在他们美国的时候录的, 江锐那子得逞的隔天就兴冲冲去学, 这首歌是他们俩的定情之歌,他要等学会后就天天唱给她听。
当然, 这个提议立刻遭到唐黎的无情拒绝。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她不肯听他唱,他就录了设置成她的手机铃声,因此每次一有人电话来, 唐黎想不听都不行。
也是从那之后,江锐找她都不发信息了,一律直接电话。
不等一句唱完,唐黎已经飞快接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江锐痞痞笑道:“我发现你最近接我电话越来越快了啊。”
唐黎:“……”你还有脸。
“我在楼下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唐黎闻言,侧眸朝窗外楼下看了一眼, 江锐的车正停在区外的路边,他正靠在车边电话。他微仰着头,像是察觉到了她的视线, 他笑眯眯地抬手挥了挥。
“差不多了, 我现在下去吧。”唐黎挂了电话, 出去跟长辈过招呼就下楼了。
喻寒还想挽留她吃个晚饭再走,被唐黎婉言谢绝了。
“我和江锐晚上要飞美国。”
几分钟后,唐黎从区出来, 坐进江锐的车。
江锐将车子启动,流畅地汇入傍晚的车流,道:“机票定好了,今晚八点的飞机。”
……
六月末,国内外的学校在考试周后陆续开始放起了暑假,各种冰演活动也提上了日程。
谢如苇帮他们挑选了几个口碑和人气都不错的国外冰演,第一站,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
作为曾经举办过一届冬奥会的城市,冬季项目在盐湖城非常受欢迎,滑冰、滑雪等运动在盐湖城的普及率很高,受众极广,因此冰演也非常受欢迎。
这回邀请他们的冰演品牌Roman Ice是在美国那边非常著名的老牌冰演品牌,每年都会邀请全世界最顶尖的花滑选手参与表演,万人场馆几乎场场爆满。
谢如苇与ROI的创办人兼总导演卡罗尔是旧识,两人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过好几次愉快的合作。
用谢如苇的话,这位卡罗尔先生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人。
如果其他的冰演像是冰上的联欢会,所有的花滑选手上台各自表演自己的节目,那么卡罗尔的冰演,更像是冰上的音乐剧,完整,连贯,富有艺术性。
在他的引领下,ROI成了冰上音乐剧的代名词。
卡罗尔的冰演都拥有自己的固定班底,除此之外每年还会邀请一些现役花滑选手加入其中。
很多知名的花滑选手都排着队想要加入ROI的冰演,可卡罗尔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
据曾经有一年,一位世锦赛冠军毛遂自荐想要参加他的冰演,却被他拒绝了。那年他邀请的是一对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冰舞组合,那年是他们刚升上成年组的第一年,世锦赛的最高名次是第十九名。但那年的冰演结束后,这对年轻的组合水平突飞猛进,直接拿到了那一年的世锦赛冰舞银牌。
有人卡罗尔有一双善于发现天才的眼睛,但那对组合却,卡罗尔更像是他们的另一个老师,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今年,依然有无数人排队等着跟他合作。
距离正式演出不到半个月,卡罗尔终于发出了新的邀请,邀请唐黎和江锐参演。
这和两人原本定好的行程撞了,原本按照计划,他们六月末会先飞日本,然后飞澳大利亚参加冰演。但他们最终还是决定要飞去盐湖城。
冰上的联欢会随处可见,但冰上音乐剧却是独一无二。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他们不想错过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
……
两人晚上出发,隔天到达西雅图,再转机飞盐湖城。
两人循着谢如苇给的地址找过去。
ROI的训练场地距离盐湖城最大的滑冰馆不远,前身是一家剧院,近些年ROI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冰演上,不办冰演的时候,偶尔也会举办一些舞台演出。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比利,也是ROI的演员之一。
“你们好,卡罗尔先生在忙,他让我带你们过去,请跟我来。”
比利是个英语带点弹舌音的意大利人,长相也非常具有意大利人的特征,是个黑发棕眼的白种人,个头不高,身形纤细,一看就知道有着经年累月的舞蹈功底。
他自我介绍他自己以前也是男单选手出身,后来因为跳跃的爆发力不够,十几岁的时候转项去练冰舞,中间换过两次搭档,第三次的时候他实在没有心力再去重新适应跟搭档磨合的过程,在那个时候,卡罗尔先生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便顺势来了ROI。后来退了役,成了ROI的固定演员之一。
他是卡罗尔的忠实粉丝,起卡罗尔过去的作品,简直如数家珍。
卡罗尔原本是一名音乐剧编导出身,他的妻子则是一名冰舞选手,两人因编舞相识进而相爱,合作多年,后来妻子退役,他就为她创办了ROI,让他们两人的梦想继续在冰上延续下去。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ROI上演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演出,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天鹅湖》,从《胡桃夹子》到《仲夏夜之梦》,从《歌剧魅影》到《猫》,他将无数经典戏剧从舞台搬上冰面,然后以全新的方式重新演绎并呈现出来。
谢如苇曾经跟卡罗尔合作过《花木兰》,至今是ROI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
在比利的带领下,他们走到训练的舞蹈大教室。
舞蹈教室非常空旷,一侧竖着镜墙,中间是供舞蹈演员们练习的空地,另一侧则是呈阶梯状分布的座椅,十几名身着舞蹈服的年轻人正在椅子上休息聊天。
被推开的大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教室正中,一个身形高挑但圆润的白头发老头闻声抬眸,一见他们,笑出了眼角两道深深的褶子:“啊,我喜欢的两个家伙来了。”
他用手势示意身边的舞蹈演员继续练习,他背着手顺着阶梯座椅边的楼梯走上来,笑眯眯地量他们。
他笑着道:“上一次见你们俩,还是你母亲跟我合作的时候。那时候你子才豆丁那么大,姑娘你也才刚学会滑冰呢,还记得吗?”
江锐被“豆丁”这个形容词给雷了一下。
卡罗尔也没指望他们真能记得,短暂寒暄了两句,他就引入了正题。
卡罗尔笑道:“相信你们还不知道今年我们要演出的剧目吧?”
唐黎和江锐点点头。
当时卡罗尔通过谢如苇邀请他们的时候,谢如苇根本没有多问,一听是卡罗尔的邀请,二话不就答应了下来。
她信任卡罗尔的眼光和才华,也相信凭两人的交情,卡罗尔一定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角色。
唐黎的视线落在舞蹈教室角落的钢琴上,有人正在给练习舞蹈动作的演员们伴奏。
急促流淌的钢琴声中,那对舞蹈演员踩着音乐的节奏,踏出探戈灵动而热烈奔放的舞步。
她侧耳听了几秒,试探问道:“是《Moulin Rouge》吗?”
《Moulin Rouge》,《红磨坊》。
《红磨坊》是一部将歌舞与戏剧巧妙融合的爱情电影。
它以一百年前的法国巴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才华斐然但身无分文的青年作家,克里斯蒂安,由于他对音乐和流行的超前把握,“红磨坊”歌舞厅的老板邀请他为“红磨坊”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于是克里斯蒂安因此认识了红磨坊里人称“闪亮的钻石”的当红舞女莎汀,并与她共坠爱河的故事。
电影上映之初便风靡一时,斩获许多奖项,后来更被改编成了无数其他形式与版本,不断重复上演。
甚至连花滑赛场上,《红磨坊》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主题之一。
此时钢琴正在弹奏的,就是《红磨坊》电影里热门配乐《El Tango de Roxanne》。
卡罗尔笑着点头。
“没错,就是它。”
为了这个剧目,他准备了两年,从剧本改变到音乐创作到编舞,再到服装造型,冰场灯光舞美等等,所有的演员也从三个月前开始进行挑选和排练。
主要的角色和大部分的群演都定下来了。
唯一只剩下两个角色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
那是一段探戈的双人舞,虽然出场时间很短,却是非常重要的点睛之笔。
卡罗尔为了这两个角色寻找物色了很久,始终找不到符合他心目中角色的人选。直到不久之前,他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世锦赛上唐黎和江锐滑的那套《卡门》。
活色生香,风情万种。
光是看着,便令人忍不住心驰神迷。
几乎是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选。
那个时候,他甚至不知道江锐是谢如苇的儿子,直到他通过熟人多方听,听到对方笑着调侃了一句:“你居然找我问他联系方式?你直接去问他老妈谢如苇不就行了?难不成她跟你绝交了?”
从茫茫人海中一眼相中的人选居然是老搭档的亲儿子和干女儿,连卡罗尔都不得不感慨缘分和遗传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