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家家都有风和雨第2更

A+A-

    大年初二,全中国习俗都一样,回娘家拜年。

    老苏家也不例外。

    与苏木给自己买车、挣了钱苏原的春风满面恨不得昭告天下不一样的是,这次苏原就呵呵了两声,半句话都没。

    因为

    他也不知道要什么。

    昨天晚上睡觉时还跟程浅薇讨论过,五个亿换成百元大钞,能不能堆满卧室?

    最后也没想出来。

    实际上应该堆不满,因为据某些考据党,就算是0个亿才不到2立方米。

    所以,一般身家巨亿的人,哪怕把钱全部拿出来,放房子里,也不是很震撼的样子。

    初二一大早,老苏家吃了饭收拾妥当,一家三口都出了门。

    苏原跟苏木都要陪着程浅薇回娘家,也要顺便去一趟苏木的舅舅家串个门。

    因为某些历史遗留与当下的因素问题,老苏家跟程浅薇娘家兄弟的关系并不亲近。

    仅是维护表面亲戚关系,年前苏木跟程浅薇去苏木外婆家时,就没去过程浅薇的娘家兄弟家

    这些大人们的事情,苏木一向不太关心。

    老话都了,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就别流传下去了,程浅薇跟苏原也很少在家里这啊那的。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而且很难掰扯,到底,没有人能替别人做决定,比如赡养

    只要苏原跟着一块出门,开车的就绝对不会是苏木。

    因为苏木不喜欢开车,尤其是暂时不喜欢开玛莎以外的车,连自己的路虎都不喜欢开。

    上了车,程浅薇就,“儿砸,一会你开车去一趟你舅家拜个年,东西都在后备箱。”

    苏木嗯嗯的应着。

    大部分年数是这样,没什么可意外的。

    程浅薇又,“去了后少话,喝杯茶再走,问什么答什么,别主动什么,知道?”

    “知道的。”苏木越大,去舅舅家程浅薇的嘱咐就越多。

    当然,也不至于教苏木一定要怎么怎么话。

    也没有要苏木刻意冷淡,该的,不要太主动就行。

    意思很显然,程浅薇至今没办法过去那个坎,有些事情不是旁的人又或者是影视剧里那样相逢一笑泯恩仇。

    又或者是最后的大彻大悟,再或者是更加知性后的突然原谅。

    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有些,是关乎于底线,没办法妥协的事情,哪怕做出了改变也无法妥协。

    这才是真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苏原早年间开过车,论驾龄比苏木要老司得多,开车的平稳性就没那么高,因为老司速度一向很快。

    基本都是硬化的路面,十五分钟不到就开到了。

    穿着大红棉衣的老人家坐在大门口,三弄的老房子,墙壁斑驳,当然在山沟沟里也不至于差到哪去。

    见苏木下车,就起了身,笑呵呵的道,“木来了,新年好。”

    “外婆,新年好。”苏木连忙上了前。

    跟上回来没什么两样,大过年的家里也很冷清,没有人来人往,米面粮油这些基本生活物资也还是苏木送来的那些。

    嗯,这很习以为常。

    苏木也没什么好的,毕竟他是个晚辈。

    从外婆家出来后,苏木开了两公里才到大舅跟舅家,六弄三层,装修和格局在农村里可以用精致与大气两个词形容。

    比老苏家要得多。

    “大舅,舅,新年好。”寒暄这种事情,当然得是身为晚辈的苏木拉开。

    接着句句都是一问一答。

    对外人怎样,就怎样对待大舅、舅以及大舅妈舅妈这些人,比如,微笑,侧脸,倾听,然后几个简单的音节。

    哪怕大舅夫妇、舅夫妇对苏木其实还不错。

    但苏木也没有多余的表示。

    “这孩子,一年比一年帅,现在上大学了,得有很多姑娘跟着走了?”大舅开了个玩笑。

    苏木平静的回答,“没有的。”

    这是事实,反正他是没看到。

    “”

    “听你上大学还挣了钱?是写软件挣钱对?”

    “嗯,写了个软件。”

    “你哥也是学软件的,你们可以多交流啊。”

    苏木的表哥大舅的儿子程鹏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因为成绩不是很理想,一向表现出来的读书能力也不好,所以就上了个培训构。

    在深圳工作,工资一年比一年高,但人很少回来。

    今年也不例外。

    “会的会的,我会请教表哥的。”

    “”

    喝了两杯茶,苏木才走,上了车就叹了口气,低声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苏木跟程鹏的关系也不近,事实上他跟任何男性的关系都不太近。

    因为某些原因,程鹏为人比较冷漠,甚少跟家人亲戚沟通,但唯独对自己的奶奶很不错,但这种不错隔着山高路远,也就少了很多的情分。

    乡野山沟,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无非是不幸与更不幸的花样不一样罢了。

    一般来,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苏木一家三口都会当天回家。

    在给老人做了晚饭,陪着吃完以后再走。

    程浅薇能做的并不多,5公里以车程来看并不远,但用脚程来算的话,时间粒度就显得比较长,基本上在三个半时以上。

    来回就是七个时,要不是后来有了摩托车,老人家也不会搬出去单独住

    这里面的家常琐屑,大概可以写一本百万字的书。

    从初三开始,苏木才算是真正的忙碌。

    被苏原同志伙同程浅薇女士一块给指使出门走各式各样的亲戚。

    事情是这样的,初三的早上,吃过早饭收拾完桌子,还没有邻里三四上门的时候,苏原掏出了一份名单,递给苏木,道。

    “这是你要在初五之前跑完的亲戚。”

    苏木:“???”阿爸,你是不是在逗我,一份名单????

    我们家,有这么多的亲戚吗?

    苏木很怀疑,往年基本上骑个摩托车一天就走完了,怎么今年还列了个名单出来?

    是不是因为我带回来的东西太多了?

    没等苏木开口,苏原给了解释。

    “你上了大学,又挣了钱,还出息了,也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得去走走亲戚,东西各家带几件”

    第2更,嘤嘤嘤,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