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朱标

A+A-

    为皇后诵经守灵毫无疑问是大事,也是万万不能耽搁的首要之事,故而当差事交代下来之后,陈云甫只是简单收拾了几件法器后,就跟着姚广孝以及其他几位师兄弟踏上了入宫的路。

    此一路去,福祸难料。

    出了天界寺,映入到陈云甫眼帘里的,便是全城戴孝的金陵,大街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家家户户基本都是门窗紧闭,到处都是一片愁云惨淡的萧条,除了巡城净街的衙门士卒,一个闲杂人等都没有。

    连紧挨着朝天宫不远的军器监、兵仗局都停了。

    国丧期间不能有声响。

    反正天界寺今早就没敢敲钟。

    看着眼前悲云密布的金陵,陈云甫心里叹了口气,也为朱元璋感到一些难过。

    老朱不容易啊。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失去了两位至亲。

    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自己穿越来之前不久,大明嫡长孙朱雄英才刚刚早夭,这才多久啊,马皇后也薨天了。

    向着皇宫的方向走,陈云甫渐渐的看到了更多人。

    大多和他们一行一样,披麻穿孝,内套罗衫,看样子,是京中官员。

    街道上,往来奔走着很多胥吏,拎着帛书神色匆匆,而后张贴在城中各处的告示栏上。

    陈云甫凑过去瞥了一眼,知悉了大概的意思。

    虽是国丧,百官军民身上所穿孝服三日即除,不可妨政事朝务,另禁嫁娶一月即可。

    这已很是开明了。

    陈云甫还以为痛失挚爱的洪武皇帝会任性一回呢,没想过仅以如此行事来悼念亡后。

    不过在过了西长安门进入皇城后,皇榜上贴那一道出自朱元璋亲笔所写的诏书,还是让陈云甫看出了朱元璋对马皇后缅怀与眷恋。

    “诏皇后马氏:亘古帝王之兴,淑德之配;能共致忧勤于政治者,鲜开泰寰宇福被苍生。

    惟后与朕,起自寒微,忧勤相济,越自扰攘之际,以迄于今三十有一年。

    家范宫闱,母仪天下。相我治道,成我后人。

    淑德之至,无以加矣。

    朕意数年之后,吾儿为帝,当与后归老寿宫,抚诸孙于膝下,以享天下养。

    何期一疾弗瘳,遽然崩逝,使朕哀号,不胜痛悼。

    虽然有生必有死,天道之常。后虽崩逝,而后之德不泯。

    者存谨遵古谥法,册谥皇后曰孝慈,于戏公议所在,朕不敢私,惟灵其鉴之。”

    从这封诏书能看出的不仅只是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也写出了对皇长子朱标的爱。

    也难怪后世会,朱标要是造反,朱元璋甚至都巴不得把锦衣卫都赶到朱标那里帮自己的好大儿。

    原来,此刻的朱元璋甚至都已经有过禅位的打算了。

    踏足入皇宫,陈云甫收拾好自己的满腔心事,同着姚广孝等师兄,跟在一名内宦的身后,心翼翼、蹑足轻踪的向着马皇后停灵的几筵殿而去。

    直到这个时候才看出什么叫外松内紧。

    先前出了天界寺,哪怕直到进皇宫的时候,陈云甫这一行人都没有遭受到什么过于严苛的盘查,然而到了几筵殿,还没进去呢,就被一群内监带在殿外一处屋里给扒了个精光。

    一群和尚被一群太监扒光衣服,想想,也没什么丢人的哈。

    大家反正都用不到。

    就是陈云甫臊的厉害,他总感觉自己被那个老太监给调戏了,但却找不到证据。

    检查完之后这才放行,算是从偏殿的位置引着进了正殿。

    正殿里面早已装饰成一片白,白布裹满了整个殿,十几个幡无声的摇曳着,显得如此凄凉。

    正殿中停放着一尊上好楠木雕琢而成的灵柩,而在灵柩的西侧则摆放着八个蒲团,这是为陈云甫他们一行人准备的。

    而灵柩前正对面的便是殿宇正门,两者之间是空空如也的一条过道,走道两侧摆了数百个蒲团,看来,是给前来吊唁守灵的朝臣们所准备。

    哭灵三日,意味着百官们也得和陈云甫一样,在这里跪三天。

    三日后去丧服,这些百官们就可以离开灵堂继续去处理他们各自的政务了,这几筵殿就会迎来第二批奔丧之人。

    也就是分封边疆各地的诸王。

    陈云甫也就简单打量几眼后便不再多看,老老实实挑一个看起来舒适点的蒲团跪下,拿出携带的木鱼,闭目轻敲起来。

    一边敲一边诵经。

    马皇后停灵一共七天,七日后起灵柩葬入孝陵。

    这个时候陈云甫才算想起来一件事,那就是百官缘何还没到?

    马皇后是凌晨丑时走的,现在都已经快到申时了,足足一天的时间,他们天界寺来超度的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