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 一 十九章 真够败家的
川岛道:“松井君,你的治安区究竟是什么情况?你在报告中不是,活动在这里的抗日分子已经都被消灭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了这么多抗日武装,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师团长和参谋长阁下都十分震怒,要对你进行严厉处罚。
咱们是同乡,我是主动申请前来调查情况的,你最好能够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也好回去帮你话。”
松井赶忙道:“川岛君,真是太感谢了。”
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十分困惑地道:“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在我的治安区原来的确是活跃着松山游击队,但根据情报显示,他们已经不超过30个人了,躲在深山里随时都会覆灭。哪里想到会突然出现了那么多人,战斗力还十分强悍。详细的情况我现在还没有掌握,正在派人进行调查。”
川岛问道:“你的部队究竟损失了多少人?”
起这个,松井十分沮丧。
他道:“我的联队伤亡和失踪的士兵总共36人。”
川岛有些吃惊地道:“竟然损失了这么多人,这麻烦可是不啊。”
二人在谈到损失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提起伪满军。在他们的眼中,那些伪满军纯粹就是炮灰,是蝼蚁,或者就是一串数字,他们完全不在乎。
松井痛苦地点了点头。
川岛道:“松井君,我这次过来就是特地为你争取时间的。只要你能够迅速消灭那些抗日分子,损失士兵的事情就算不了什么,到时候我再帮助你话,就不会有人追究你的责任了。”
松井感激地道:“太感谢了。我一定抓紧时间,消灭那些抗日分子。”
川岛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暂时不回去复命,就留在这里等你的消息。”
松井感激地道:“这样最好。如何对付抗日分子,我也正想听听你的意见,还请你助我一臂之力。我已经通知了伊东县的驻军和宪兵队,让他们前来汇报情况,正好你也听一听。”
松井陪着川岛来到了会议室,在会议室里面坐着的是驻扎在伊东县的第八联队第二步兵大队大队长渡边、宪兵队队长浅野和伪满军的团长王哲。
看到二人进来,众人急忙站起来向他们行礼。
松井点了点头,和川岛首先坐下,然后伸示意他们坐下。
松井开口问道:“渡边,在你的大队的防区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你倒是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由于在作战当中损失的日军官兵全都是渡边大队的人,这样的损失在第八联队的历史上也十分罕见,渡边很担心自己会因此被送上军事法庭。
他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斟酌着字眼道:“联队长阁下,活跃在松山一带的抗日武装关镇山所部,原本基本上被我军消灭了,只剩下了极少数的散兵游勇。我敢肯定,给黄军造成重大损失的不是关镇山他们的人,而是新近出现的一股抗日武装。他们的人数有数百,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目前还不清楚他们的身份,我已经安排人去进行调查了。”
到这里,他对坐在旁边的宪兵队长浅野道:“你把调查的情况一下。”
浅野道:“联队长阁下,卑职已经派人去北大屯和兰花镇调查过了,新近出现的那支抗日武装有的穿着黄军的军服,有的穿着满军制服,战斗力十分强悍。他们具体的身份还不清楚,他们现在已经跟关镇山的游击队混在一起了。”
松井问道:“关于如何剿灭这股抗日武装,你们有什么打算?”
渡边道:“联队长阁下,如果跟抗日武装正面作战,卑职有把握消灭他们。可是他们四处流窜,防不胜防,仅靠卑职下的兵力恐怕有些不足。
因此,卑职建议联队长阁下出动整个联队的兵力来围剿这股抗日武装分子。”
渡边现在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很担心最终需要自己扛下这个罪名。如果能把任务推到联队长这里,整个联队一起行动,那么再出现损失,就不会由他这个大队长来承担责任了。先前的损失也不会有人来追究自己了。
()(e) 对于伊东县境内遭受的损失,宪兵队长浅野也是有责任的,来之前他已经跟渡边大队长沟通过了。
浅野赶忙道:“联队长阁下,大队长阁下的是实情。那伙抗日分子战斗力十分强悍,这不是普通的游击队,他们装备精良的程度已经超过了黄军。根据卑职的调查,兰华镇和北大屯被抗日分子攻破之后,有将近上万名当地的百姓逃了出去,其中还有不少人。投奔了抗日分子,局面十分混乱,单凭我们伊东县的力量难以对付,请联队长阁下进行统一部署。”
伪满军团长王哲也担心自己会承担责任,他使劲地点头,表示赞成渡边和浅野的意见。
在听取汇报的时候,川岛一直皱着眉头。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在跟游击队打交道,他知道最麻烦的就是那些百姓们,有这些百姓的存在,游击队就会得到兵员和粮食的补充,也能够获得情报的支持,要想剿灭游击队十分困难。
他很想发表意见,可是这里的指挥官松井还没有发言呢,他只好忍住了没有开口。
松井也知道情况严重,挥了挥道:“你们先下去吧,随后听候传唤。”
渡边等人就暂时离开了会议室。
川岛道:“松井君,必须赶快派人把流窜在外面的那些百姓抓回来,同时组织对那些抗日分子的围剿,不能任其继续泛滥。
我的意见也是你最好调动整个联队的力量,迅速消灭这伙抗日武装。一旦他们流窜到其他的地区,到时候我想帮你恐怕也不上话了。”
松井也下了决心,道:“那好吧。我这就派人通知其他的两个大队长也过来。”
不久以后,在松井的主持下,召开了原平治安区围剿游击队的作战会议。日军第八联队计划出动全部兵力,进山围剿松山游击队。
伊东县宪兵队和伪满军王哲所部负责抓回那些逃散的百姓,将他们重新关入集团部落。
徐大龙十分重视情报工作,为了能够掌握敌情,他安排关镇山抽调出五名老游击队员再加上十名特战队员和新入伍的20名战士,组成一个情报队,专门负责为松山游击队提供情报。
日伪军大举出动的情报很快传递了过来,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情报队传递回来的情报并不全面。徐大龙根据关镇山介绍的日伪军一贯的围剿战术,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了大致的判断。
徐大龙的判断跟日伪军实际的部署差不多。日伪军为了将松山游击队围在深山里,他们只能将现有的兵力分散配置。由于松山游击队以前暴露出来的实力不过是200人左右,因此,日伪军进山围剿的兵力分配相对松散。
日军第八联队总兵力也就3000多人,他们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留守,再加上先前损失掉的,实际能够出动的兵力也就两千七八百人。配合他们行动的还有伪满军的两个团,总兵力大约3000人。就这么多兵力,他们居然搞了一个八路围堵,每一路日军差不多都是一个加强步兵中队,外加一个营的伪军。
松山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其中任何一路日伪军遭遇攻击,其他各路日伪军短时间内都难以赶来增援。徐大龙完全有把握集中松山大队的主力,歼灭其中的一路人马。
在做出了基本判断之后,徐大龙等人也召开了作战会议。
会议决定抽掉一个特战分队,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游击队员作为向导,深入敌后去打击那些抓捕逃散百姓的日伪军,松山游击队的主力前往黑水县,打击从那里出动的日伪军。
为了打敌军一个出其不意,徐大龙等人展开了急行军,一天一夜的时间竟然翻山越岭,奔出了60公里,进入了黑水县境内。
在一处密林里,松山游击队的指战员们正抓紧时间睡觉,侦察员们则依旧不辞辛劳,去监视日伪军的行动。
从黑水县城出动的日伪军是一个步兵中队、两个连的伪满军,他们接到的通报是松山游击队出现在伊东县境内。黑水县距离伊东县很远,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游击队流窜到黑水县境内。
()(e)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松山游击队会突然出现在黑水县境内。再加上他们得到的通报是松山游击队也就200人左右,因此他们在进山搜索的时候,十分轻松,就如同游山玩水一般。
根据军事上的常识,部队在进山的时候,尽量不走山谷,而通常应该选择山脊,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遭遇敌人的埋伏。可是这些日伪军的警惕姓实在是太差了,不愿意翻山越岭去吃苦,于是就沿着山谷行军。他们打算在接近伊东县界的时候,再上山展开搜索。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赶路。
徐大龙等人正在休息,报话里传来了侦察员的报告,日伪军已经进入了附近的一条山谷。
徐大龙立刻叫醒了正在休息的游击队员们,队员们不顾疲劳,马上行动了起来,在山谷的两侧构筑了伏击阵地。
日伪军悠哉游哉地在山谷里行进着,徐大龙端着狙击步枪,瞄准了日军指挥官的头部,抠动了扳。
日军指挥官头部中弹,直接倒在地上。
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游击队员们朝着山谷里的日伪军猛烈地开火。这里的地形十分有利,山谷非常狭窄,日伪军无处躲藏,而游击队员们可以十分轻松地就将雷和榴弹扔到日伪军当中。
徐大龙打仗,一贯是主张尽可能用火力歼灭敌军,虽然他们远离后方,没有办法从兵工厂获得弹药的补充,但是他们原本带来的弹药还有一定数量,再加上这几次战斗,缴获了很多弹药,因此在短时间内还是能够保持高密度的火力打击。
日伪军遭遇了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他们试图突围,可是地形实在是不利,游击队员们可以轻松地把他们封锁在山谷里面。
日伪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战斗进行了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基本上死伤殆尽。
苏建强和二中队的八路军官兵们,他们以前打仗习惯于打上几发子弹就发起冲锋。
为了改变他们这种习惯,在战斗开始之前,徐大龙就已经特地交代过了,让他们只管用火力杀伤敌军,没有命令不得发起冲锋。
在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仍然保持了节约子弹的习惯,每打一枪,都要进行精确瞄准。尽管提高了命中率,可是火力的密度就差了许多,这也给了他们对面的日伪军反击的会。
因此第一中队和第三中队负责的地段,日伪军很快就被消灭了,苏建强他们第二中队负责的地段,仍然有一部分日伪军在那里抵抗。
苏建强和八路军的官兵们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恼火,站起来准备用刺刀来解决战斗。
魏和尚早就防备着他们了,看到有人站了起来,他急忙跑了过来,命令战士们重新趴下,继续用火力打击负隅顽抗的日伪军。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第一中队的特战队员们也跑过来帮忙。他们赶到之后,二话不就纷纷朝着山谷里投掷雷,很快就解决了战斗。
苏建强看着特战队员们浪费,十分心疼,觉得这些特战队员们有些败家。
魏和尚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微微一笑,也没有多,指挥着部队下了山去。
苏建强他们冲下了山谷,缴获了很多武器装备,其中子弹、榴弹和雷缴获的数量都非常多,这是因为日伪军被很快消灭了,对方很少消耗弹药,才能够得到这么多的缴获。
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望向特战队员的目光柔合了许多。
此时的日伪军也早已经装备了报话,但是日军装备的报话通讯效能很差,在平地最多也就是三公里,在山里头通话的距离只有一两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