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团聚
李文山到了家门口,看着从里面反锁的门,知道家人在家。急忙上前敲了敲大门&p;p;qt;咚咚咚咚咚&p;p;qt;
肖氏正和着张氏一起缝过年的新衣服。听到敲门声,赶忙去开了门道:&p;p;qt;谁啊!&p;p;qt;
李文山笑着道:&p;p;qt;肖婶子,是我,我回来了。&p;p;qt;
肖氏看到人也很惊喜道:&p;p;qt;哎,东家少爷,你可回来了,东家老太太和老爷子都念叨着你什么时候回来呢!&p;p;qt;
张氏感觉好像听到山的声音,忙从房里出来,看到真是儿子,过去一把抱住&p;p;qt;山,儿子你回来啦!娘没做梦&p;p;qt;
李文山也轻轻回抱了下母亲,现在他长大了,张氏也只能搂着他的腰,不能像以前一样摸摸他的头。
张氏激动了一会儿,放开儿子拍了拍他的肩膀道:&p;p;qt;长高了!比你爹都不差了!&p;p;qt;
着又拍了下道:&p;p;qt;臭子,你一个人去那么久,就拖个口信回来,我和你爷奶你爹都担心的不行,就怕你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p;p;qt;
李文山道:&p;p;qt;娘,下次去哪里我都带着你们一起。&p;p;qt;
张氏看了看儿子道:&p;p;qt;别瞎折腾了!我们俩和你爷奶年纪都大了,可经受不住路上的颠簸。&p;p;qt;
李文山看着没看到人问道:&p;p;qt;娘我爹和爷奶呢!&p;p;qt;
张氏道:&p;p;qt;你五姐夫生了儿子,洗三呢,你爷奶和你爹一起过去贺喜,这一路上回来,看你一身尘土,赶紧去洗洗。&p;p;qt;
李文山高兴地道:&p;p;qt;那可太好了!这可是双喜临门了,姐夫也考上秀才。望竹,把骡车停在牛棚里。&p;p;qt;
李文山收拾一通,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看着他娘特意给他烧的一桌子好菜,李文山特别感动。
李文山道:&p;p;qt;娘您
这是把过年的食材拿出来了!&p;p;qt;
张氏一边把菜端上桌一边:&p;p;qt;你这次回来可看着瘦了很多,这吃完了让你爹再去买,你就别管了,赶紧吃,等下冷了。望竹你也赶紧去吃。&p;p;qt;
望竹忙道谢:&p;p;qt;好的,谢谢太太。&p;p;qt;出去找肖婶子一家一起吃饭。
李文山也让他娘别忙活,一起坐下来吃,母子俩一起吃了一顿饭,张氏一直给李文山夹菜。
&p;p;qt;娘,够了,够了这么多我吃不完的,您自己也多吃点&p;p;qt;李文山拦住他娘给他夹菜的举动,又用公筷给他娘夹了些菜,放她碗里。
张氏见状也不夹菜了,自己也开始吃了起来。
一顿饭后,李文山摸了摸吃撑的肚子,一边想着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外面的味道是比家里好,但母亲做的饭有另一种味道,吃的人特别安心。
下午李家其他三人回来了!
李铁柱的大嗓门在家门外响起&p;p;qt;哎,这天气出门一趟可遭罪了!三喜你赶紧用热水洗洗脸和,不然到时候冻疮了可难受了。&p;p;qt;
王三喜道:&p;p;qt;好嘞,东家,那今年可还要出去?&p;p;qt;
王氏开口哈出的气都冒着白烟,道:&p;p;qt;不出去了,我们也没啥事。让你婆娘明天来我这领过年的东西,还有你们工钱,明天我也给你们,今年好好过个年。&p;p;qt;
&p;p;qt;好嘞,东家老太太&p;p;qt;王三喜高兴道,他其实心里有点担心,他们在这吃得饱穿的暖,可比他们之前自己种地强多了。
也是东家厉害,养出儿子考上了秀才,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一样,他们家给李家做长工,问了他们工钱,赵家村里有许多人也羡慕他们。
李文山听到声音,穿了件厚衣服,从房间里出来喊道:&p;p;qt;爷奶,爹,我回来了!&p;p;qt;#
&p;p;qt;哎呀,山,老头子快,快快下车。&p;p;qt;王氏急着要下车催促李老头道。
李老头看到孙子回来了也高兴异常,笑呵呵地,一边下车一边:&p;p;qt;山,你回来了啊,这出去可长大不少。&p;p;qt;
李文山上前扶着爷奶下了牛车,老两口紧紧抓住孙子的。
王氏垫着脚想摸摸孙子的脸。&p;p;qt;瘦了,瘦了,这人是长高了不少,你都比你爹高了不少。&p;p;qt;
李文山蹲下一点,让他奶奶摸摸他。&p;p;qt;奶我这是长个子,可会吃了,在外面我都没饿着呢!&p;p;qt;
&p;p;qt;好,好,在外面可要照顾自己,你奶奶我老了也照顾不到你了!&p;p;qt;王氏的语气充满了高兴又带着失落地道。
既高兴孙子能照顾自己又失落孙子不再需要她了。
&p;p;qt;爷奶,爹娘我出去给你们买了礼物回来,看看,这衣服可不错了!正好遇到卖皮袄的商队,价格可比我们这边便宜许多,所以给你们一人买了一身,这样冬天也暖和点。&p;p;qt;李文山带着几人进了堂屋,解开一个包裹拿出衣服,把衣裳分给他们。
几人摸了摸里的皮袄,确实是好东西,道:&p;p;qt;你也别破费了,我们在家什么都不缺,你靠着抄书多累,别乱花钱。&p;p;qt;
李老头问道:&p;p;qt;这次去外面,可有什么收获?&p;p;qt;
&p;p;qt;爷爷,我碰上一个夫子,等我考上举人就能拜师了,现在也在指点我学业,要不是沈夫子,我也不会进步那么快。&p;p;qt;李文山高兴地道。
张氏听了很高兴道:&p;p;qt;那可太好了,我们要不要给你夫子寄点特产过去?&p;p;qt;
李文山道:&p;p;qt;娘这此去路途遥远,从赵家村出发起码要十五六天的路程,寄给夫子,到时候到了东西都坏了,还是不要了!&p;p;qt;
几人听到路途这么远,也不再寄特产了,心里还是感激这个夫子,给他们家山那么多帮助。
李家自从李文山回来就热闹许多,每天都有村里人拿着红纸上门,让秀才帮忙写对联,听着那五谷丰登笑开颜等对联,每个人都很高兴,他们托李家的福养了稻花鱼,这几年家里只要有水田日子都不差。
因此,来让李秀才给他们写写对联,也是感谢他们,拿着鸡蛋什么上门。
李家人也喜气洋洋地,这么多人上门,王氏和张氏听了许多好话,觉得自家的孩子真的优秀,心里乐开了花儿。
李文山忙了几天帮着把村民的对联写完了!把自己家的对联也写了,家里都给贴上红纸对联,然后封笔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