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四十二章 孕事。

A+A-

    万贵人再多也没用。

    别苏麻喇无甚反应, 就是海桃也摁住想起身的万安然:“主子,您好好躺着,等御医看了再。”

    最重要的是海桃也有三四分怀疑。

    要知道主子自新年之后就没来过月事, 偏偏几回御医把脉都没把出孕事,只觉得是万贵人体虚需要调养有故, 也有算开开方子让主子喝的。只是主子自觉得身体倍棒,喝了一回两回以后再劝也不愿意再喝。

    为此海桃和紫苏还苦恼许久。

    谁让主子对这些事也不甚上心, 她们再急最后也败在主子手上。现在想来,若是真的怀上主子,还得庆幸主子没有喝呢!

    御医来的很快。

    三名御医轮番为万贵人把了脉,又细细讨论片刻以后才敲定。带头的连御医脸上带着笑:“恭喜万贵人, 贺喜万贵人!万贵人这是有喜了!”

    万安然脑子里嗡的一声。

    四阿哥后头那是谁?公主?阿哥?是五阿哥胤祺?她这是抢了宜妃的运道?万安然还沉浸在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里, 周遭宫人的脸上已经洋溢起满满的笑容。

    主子怀孕了!

    无数个气泡在海桃的脑海中炸开, 好一会儿她才忙不迭将此前喝过调理月事汤药的事情告诉御医们。

    御医们脸色微变。

    连御医和同僚交换眼神,紧接着郑重道:“调理月事之药多与孕事相冲, 万贵人脉浅难查或许也有这种原因,微臣这就开两幅汤药, 三碗水煮成一碗, 一日喝上两碗, 喝上一旬便可。再来便是平日的休养……”

    海桃面容肃穆, 细细听着。

    一旁的苏麻喇也难掩面上欢喜, 赶紧使人将这个好消息传到御前。

    前几日乌雅常在的孕事,太皇太后高兴归高兴也烦心得很。尤其是听闻佟贵妃将其关在梢间内,乌雅常在还从早到晚闹个不停,御医一晚上就跑了三趟的事情之后,太皇太后的心情也是越发糟糕。

    换做万贵人怀孕。

    苏麻喇觉得,这回终于能让太皇太后好好开心开心了!

    如苏麻喇期待的一样。

    等报信宫人在台上扯开嗓子那么一, 太皇太后乐得眉眼弯弯,嘴角都快合不拢了。

    皇帝和皇后也是喜气洋洋。

    就连众人觉得应该与万贵人不熟悉的皇太后也是乐得大喜,竟是令赏赐加重三分。不止如此,太皇太后、皇帝和皇后也是连番奖赏,俨然都是对万贵人这一胎颇为期待。

    佟贵妃面无表情的端坐着。

    待四位主子完话,她也噙着笑带着宫妃们起身恭贺,重新落座以后佟贵妃的双手都在哆嗦。

    乌雅常在怀孕。

    皇上和皇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赏赐别多一些,甚至还不如过往。佟贵妃之前还能安慰许是乌雅常在地位低,现在看看赏赐万贵人的哪里不懂那是明晃晃看不上乌雅常在。

    倒不是佟贵妃给乌雅常在抱不平,而是……佟贵妃颓然叹了口气。到如今她算是明白自己一开始走错了棋,以至于后来是步步错。

    到现在想和解已是难上加难。

    佟贵妃垂首发呆,而宴席上的宫妃们也没了用膳的心思。

    尤其是宠爱最多的宜嫔。

    她双手绞着帕子,眉眼间全是焦虑。家里的来信频频催促,思来想去宜嫔还是决定,管他什么被人嘲笑不嘲笑,总归能寻个助手也好。

    安嫔和敬嫔心里郁闷。

    她们是没了宠还挨了训,要是有个怀孕的大喜事定然能让之前一切挥之而过,对着万贵人的好运只有羡慕两字。

    瑞嫔和僖嫔早已失宠。

    两人暗暗琢磨——要是万贵人在她们宫里就好。

    惠嫔和荣嫔很是淡定。

    作为有子的宫妃,她们泰然自若。只是想起孕事就不自觉将心思漂到尚在宫外的儿子身上,两人心里同样有一个问题:不知道皇上今年会不会让保清/安康回来?

    当然最为平静的要数宣嫔。

    只是她心里头也隐隐浮起一个念头——或许……万贵人在咸福宫里住不久了。

    万寿节的后半场所有人心思浮动,就连康熙也不例外。与皇后一同回到坤宁宫,他端着茶水坐在上首思考片刻,严肃的表情让皇后也略显诧异:“皇上可是有什么心事?”

    “朕有意将万贵人挪出咸福宫。”

    “皇上,万贵人脉象不显又病愈没多久,正是需要好好休养的时候哪里能随便换宫室?况且宣嫔和那拉贵人,一个和善一个有经验,又和万贵人关系亲密,正是最好不过的地方。”皇后摇摇头,果断否决皇上的算。她没有生育却也见过额娘生育,这孕期妇人心思敏感脆弱,更改环境更会让人紧张。

    当然看看皇上的表情。

    皇后还是笑眯眯的补充一句:“再换宫这件事也可以等孩子生下再。”

    皇子和公主安排大可不同。

    虽然公主也不错,但是皇后心里也是觉得生个皇子或许好一些。抚养大公主一段时间,皇后已经逐渐想到这孩子日后得去抚蒙,等她出嫁以后又能回京城几次?她们母女又能见上几回?想到这里皇后眼圈都红了红。

    康熙没注意皇后的多愁善感。

    他眉心紧锁,细细盘算:“乌雅常在那一胎无论男女都抱养给贵妃。”

    这件事皇后早就知道。

    她淡定的点点头,用眼神示意康熙继续往下。

    康熙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着。

    他声音低沉:“问题在咸福宫。咸福宫已经养着万黼一个,不能再养第二个。“

    就连万黼,康熙都不想给宣嫔养。

    只是时间太长,到如今他也不能随口将万黼抱到别处养,更不能将万贵人所出的皇子留在咸福宫或者交由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抚养。

    的好似已经确定万贵人肚子里的是皇子一样,皇后没忍住偷偷吐槽了一句。当然这些话她也没出口,只是提出另外一个解决方案:“皇上,何不如将万贵人单独挪一宫?”

    康熙瞬间陷入沉思。

    单独挪一宫室,自然不用担心万贵人受惊的可能性,只是……挪哪里才好呢?

    皇帝没有立刻反驳。

    康熙的反应让皇后有些惊讶,随即心底油然升起一丝感叹:没有反驳意味着皇帝还真的有封万贵人为嫔的心思,传出去只怕会让一群宫妃心思骚动。谁能想得到,为人低调不爱争宠的万贵人最后会比其余人快上一步,在皇帝心里占了块地。

    皇后心里还挺高兴的。

    比起乌雅常在那种闹腾个没完的,比起安嫔那些个脑子蠢还非得装聪明人的,万贵人上去自己也要舒坦得多。

    “这也是个想法。只是单独让她挪到一宫也是太显眼了些。”康熙想了想:“朕觉得万贵人现在的性格挺好,万一……倒是更心烦,总之孩子出生还有一段时间朕再好好看看。”

    好像这件事是本宫提的一样。

    皇后偷偷翻了个白眼,笑眯眯的转移话题起大公主和太子的事来。

    太子自幼贵为骄子。

    自有了大公主做媒介,和坤宁宫的关系也亲近不少。皇帝乐见其成,也因此对大公主也上心不少,听到皇后的逗趣事眉眼间也染上一抹笑意,也禁不住拿出太子的糗事道起来,整个坤宁宫里笑声不断,气氛分外融洽。

    而在咸福宫里。

    宣嫔和那拉贵人忙忙碌碌,没一个停歇。

    这回带头的是那拉贵人。

    经验满分的她拎着万安然是一通唠叨,从吃食到穿着,就连睡觉的姿态都都有许多经验谈。

    万安然听得脑袋一点一点的。

    要是平日宣嫔和那拉贵人定然会大发雷霆,非得把她吓醒不可,至于今日嘛……两人和颜悦色不,还温声嘱咐海桃三人将万贵人扶进去休息。

    万安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享受了大熊猫的待遇。吃来张口,穿来伸手,更让人奇怪的是除去万寿节宴上那突如其来的恶行暖气外,她再也没有害口过。

    御医们也是啧啧称奇。

    前面脉象平缓细弱,御医们报喜不报忧也不敢起这事。而如今万贵人身体健康,面色红润,胎脉活跃有力,竟是看着比寻常人更要健康三分。

    一行人御医回到太医院还在讨论。

    要不是左问右问万贵人都没能问出个方子,几名宫女又只差发毒誓表示绝无让万贵人吃其他东西,御医们非得以为万贵人面上听着医嘱用药,实则偷偷吃了他们不知道的大补之物。

    大补之物好归好,却也不能多吃。

    常有外面富贵人家不懂事,将人参灵芝虫草燕窝等物当做大补,日日吃顿顿吃,愣是好好的胎养坏了。

    一行人踏入太医院,险些和许御医撞了个满怀。连御医望着跑得飞快的许御医叹气:“许这两个月瘦了一大圈啊。”

    “岂止哦,瞧着瘦了两圈了。”

    “真真是倒霉,碰上了这么个主子。”另一名御医也是连连摇头。

    许御医负责的是乌雅常在。

    从怀孕起乌雅常在就闹腾个不停,先是为了居住环境闹——佟贵妃实在怕损了皇嗣,索性将乌雅常在挪去东配殿。紧接着乌雅常在又吵着想见皇上——这点佟贵妃也不能答应啊,于是乎罚了她在殿内抄书,没安静两日又是头晕头疼加不舒服,许御医有时候一天就得跑两三趟,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惨,许御医,惨。

    这样一想连御医几个还真的松了口气,幸亏他们碰上的是万贵人啊!

    被御医们点名感激的万安然,她正在屋子里琢磨胎教问题。万安然的确想懒懒散散一点,平静安乐一些,问题是肚子里的孩子不行啊!

    万安然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她双手肘支棱在桌上,托着下巴思考着: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品性正直,端正良善,通情达理。若是男孩要内敛稳重,不骄不躁,堂堂正正不为权利折腰。若是女孩……万安然想着女儿会要去塞外,那必须要自信自立,明辨是非,学会如何保全自己学会如何争夺权利。

    万安然:…………

    光是听听都觉得难度老大了。不前面光是后面女儿要学习的这些内容,换做自己这当娘的……她绝对做不到。

    万安然陷入沉思。

    思考半响之后,她决定还是先抄抄书籍,多给肚子里的孩子添加点书香气,其余生出来再吧?想到这里万安然吩咐橘白研磨,认认真真又一次开始抄写书籍。就是这一回她抄的不再是佛经,而是从景阳宫借来的《西南夷风土记》,其中有讲解缅甸乃至更远地界的知识,配合着后世所见传闻倒是边抄边看,颇为有趣。

    康熙一进来看到的便是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