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大劫起(一)
一座巨大的宫殿之内。
里面坐着的没一个人,都是北疆闻名的人物。
雷王宫宫主孙啸天,天兽宗的几位宗主,以及其他道统的宗主和各大家族的族长。
这些人齐聚一堂,就是为了能够彻底抹杀阴半圣!
一直以来,阴半圣都好像是一座大山一样的压在他们的头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如果阴半圣这一次还能够有所突破,那他们就彻底失去了反抗阴半圣的资格。
所以,在出发之前,他们就已经确定好了,无论如何,这一次都要让阴半圣从世间消失!
“古先生还没有恢复过来吗?”
孙啸天看向了一边的一个道童。
他口中的古先生,正是那个算出了阴半圣此时情况,以及位置的那位卜算大师。
“阴半圣终究是世间强者,师尊想要算出关于他的事情,还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不过师尊现在已经恢复过来,估计一会就过来了吧。”
那道童不卑不亢的开口,哪怕面对着十几位北疆顶破了大天的存在,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自古以来,卜算都是一门十分神异的段。
趋吉避凶,卜算命格。
很少有人愿意去招惹卜算一脉的传人。
因为这一脉的人不好招惹。
“古先生可曾过,阴半圣此次究竟是福更多一些,还是祸更多一些?”
道童闻言,当即回答道:“师尊未曾对我过,但是他,谋事在天,成事在人,阴半圣臂助不多,只要众位同心,未必不能将他除掉。”
“呵”
一道冷笑声音传了出来,“阴半圣?北疆世人以他为尊,可是,到底他不仍旧是我姜家的弃子吗?”
众人全都转头,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那是一个故意以年轻面目示人的强者。
姜家!
北疆顶尖家族之一!
对于阴半圣早年间曾是姜家弃子这件事情,在北疆之内早有流传,所以今日这个谣言得到了姜家一位嫡系亲口承认,倒也没有让众人太过震惊。
“虽是弃子,但是体内终究还是流淌着我姜家血脉。”
那个人表情淡漠,目光扫视众人,“若他甘愿放弃修为,自愿随我返回姜家受罚,还请各位给我姜家一个薄面,让我能把他或者带回姜家。”
“姜六祖言重了,若是那阴半圣当真愿意这么做,我们自然是再高兴不过。”孙啸天笑眯眯的开口。
这个人竟然是姜家六祖!
只不过,若是论其辈分的话,他终究还是没有阴半圣的辈分高。
但是因为阴半圣是姜家弃子,早已自族谱除名,所以姜家众人全都不把阴半圣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一声轻咳从远处传出。
众人全都起身向远处看去,只见到一个白发苍苍,身穿破旧道袍的老者颤巍巍的走来。
“各位老朽迟到了”
老者开口,却让众人全都,满脸堆笑,着无妨。
这位老者,赫然就是卜算大师古先生。
一位家主恭敬的看着古先生,道:“古先生,还请您继续算一下,那阴半圣现如今躲在何处。”
“罢,罢,罢,既如此,我便再泄露一次天!”
古先生感叹开口。
只见他苍老的微微一抖,七七四十九座烛台飞出,以周天星斗排列,将古先生给拱卫在中间。
而古先生则是上白光一闪,一柄木剑已经浮现在了他的中。
古先生咬破指尖,将鲜血涂抹在了木剑之上,口中念念有词。
接着,他狠狠将中木剑向天穹一刺。
刹那间,古先生的双目瞳孔竟然消失,两颗眼球白的瘆人。
就在这时。
忽然有邪风呼啸。
呜呜呜
仿佛是悲戚女子的哭泣之音,又好像是不知名野兽的呜咽。
紧接着,有红色的狂风竟然生生吹开了大殿紧闭着的门,生生将古先生周围那四十九座烛台给生生吹灭!
“不好!”
古先生脸色大变。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只见古先生如遭重击,整个人的身体倒飞而出。
全身破破烂烂,七窍流血,整个人凄惨到了极点。
“古先生!”
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围到了古先生的身边。
“师尊!”
道童扑了过来,抓着古先生的臂,哭泣着喊着。
“想不到世上竟然还有此等高人乱天星斗阵哈哈哈”
古先生气若游丝,嘴角却露出了一抹笑容来,“败在他的中,不亏”
“老夫一生算天算地,算前程,算阴谋,终究还是没有算的出自己”
完了最后一句话,古先生轻轻的捏了捏身边道童的,头一歪,就此身死道消。
“师尊!”
道童哭泣着,伏在古先生的尸体上大哭不止。
而在场的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古先生死了,难道他们就要像是大海捞针一样的去寻找阴半圣吗?
“兄弟,要不你帮我们算一下,阴半圣现如今在何处?”
道童起身,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指着古先生的一只开口,“我师尊不是已经给你们指出明路了吗?”
众人一愣,看向了古先生的那只,果然见到古先生持剑的那只正指着一个方向。
众人对视了一眼,唯恐迟则生变,安慰了道童几句,便拔营而起,打算去寻阴半圣的踪迹。
这些人想要带着道童一同离开,却被道童拒绝,言称想要送自己师尊最后一程。
不多时,大殿之内已经只剩下了道童和古先生一人。
道童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站起身,对着古先生的尸体嘭嘭嘭磕了几个响头,随后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
只不过,道童离开的方向,却是跟那些人离开的方向是反方向
正在艰难刻画阵纹的陆燃身体突然没来由的一颤。
他缓缓转头,看向了之前所布置的那座乱天星斗阵,只见那阵法已经消失无踪。
陆燃眉头一挑,没有话。
他如何不知道,这是有人想要看破天,却遭到了乱天星斗阵的反噬。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