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运粮

A+A-

    “走吧,差不多到时间了,我们该去城隍庙找王大哥会合了。”

    吃过了早饭,宋明把上路要带的水和干粮都收拾好,就准备带着姜素素出门了。

    夫妻俩跟罗氏又交代了几句家里的琐事,前脚刚迈出院门,姜素素就觉得被什么拽了一下,回头看去,二娃子在她身后轻轻的拽了一下她的衣角。

    姜素素疑惑的看向他。

    “婶婶,我爹爹也和你们一起去吗?”二娃子稚嫩的眉眼间露出淡淡的,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忧虑。

    “是啊,你爹也和我们一块去,你有什么话想让我帮忙告诉你爹爹吗?”姜素素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

    二娃子先是摇了摇头,又咬着指认真想了一会,“我那天听到你和宋叔,檀城可能不安全,我想让阿爹心点,早点回来。”

    姜素素心里涌上一股不出的滋味,二娃子年纪才这么,却懂事的让人心疼,这几天在宋家,他也没有和寻常的孩子一般哭闹着找爹娘。

    “放心吧,婶婶一定会平平安安带你爹回来接你的,婶婶和你拉钩。”

    姜素素冲着这个刚到她膝盖高的娃娃伸出了拇指。

    二娃子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姜素素拉过他稚嫩的,尾指相勾,拇指相连。

    “这个呀是我们家乡的一个势,意思就是婶婶跟你约定好,一定不会让你爹爹有危险的,所以你就放心在家等着你爹回来接你,好不好。”

    二娃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笑了,露出两颗虎牙,“爹爹了,婶婶是他见过最厉害的女子,那二娃子也相信婶婶!”

    完了又蹦跶蹦跶跑进屋里找宇玩去了。

    鼓楼镇外,城隍庙。

    “人都差不多齐了吧,就剩宋家兄弟和他媳妇没到了。”

    “再等等吧,大人,他们应该在来的路上了。”

    “欸,那是他俩没错吧?”有流民眼尖,站在庙门口看到了宋明夫妻俩,远远的就跟他们招,“宋兄弟,快过来,就差你俩了!”

    宋明赶紧拉着姜素素快走了几步。

    “张大人,王大哥,不好意思,早上临出门多交代了几句话,耽搁了一会。”宋明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不碍事的,人之常情,临出门肯定放心不下家里。”张侍郎笑着摆了摆,“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出发吧。”

    “王莽,你带着刘二,江程负责左边这辆马车。宋明,你带着你媳妇和许前,负责右边这辆马车,其余人跟我在后面坐最后一辆马车。”张侍郎把这十几个流民都安排好。

    马车是他以朝廷的名义跟驿站借的,三辆马车,前两辆都装了满满的赈灾粮草,最后一辆则装了些赈灾的衣物。

    张侍郎本来考虑用府衙的兵跟车运送的,但他去了府衙之后发现里面的兵这些年跟着县令师爷作威作福,胡吃海塞惯了,一个个胖的跟猪似的,连远路都走不了,更别这些山路了。

    身体素质反而比不上这些逃荒过来的难民,而且万一在路上又碰到什么危险,那些府衙的兵就等同于草包,根本排不上用场。

    所以思虑再三,张侍郎还是决定维持原先的计划,请这些流民帮他把粮食运往檀城,而且他们都是檀城逃过来的,对地形也非常熟悉。

    凭借着地形的优势,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算慢,大约过了两三个时辰,张侍郎下令原地休息一下。

    “张大人,咱们要是不休息的话,能在天黑之前进山的,再往前五十里左右有条河,天黑了可能不太好过。”

    “不打紧,大家都饿了,马也需要喂些草,原地吃些东西,休息一会不碍事,而且姜姑娘肚子里还有身孕,舟车劳顿已经很辛苦了,让她也歇一歇吧。”

    王莽还想什么,但自己的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噜叫了一声。

    姜素素听到张侍郎的话,向他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自己确实有些不太舒服,其实这肚子里的宝宝已经算很老实了,但孕期一直坐着马车还是让她觉得有些头晕犯恶心。

    “去吧,把车里的吃食分给大家。”

    张侍郎吩咐人打开马车里的一个木箱,里面装的全是驿站的人准备的吃食,有白馍还有肉干,因为张侍郎的身份在这,所以准备的食物也算是非常好的了,又好吃又不易腐坏。

    “还是跟着张大人好,还有肉吃。”江城咬了一口里的肉干,又掰了一口块白馍塞进嘴里。

    “是啊,我从没见过张大人这么没有架子的官,他一个三品大员跟咱们一群流民同吃同住,这以前我可想都没想过。”

    “是啊,要是能跟着大人进京就好了,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是能让我跟着大人,当个兵我也乐意。”刘二有些憧憬的道。

    “你呀,你想的美,怎么也得是莽哥和宋明哥那样的,有勇有谋,才配跟着大人,咱们这样的,不是给大人添乱吗。”

    刘二瘪了瘪嘴,没有一点不服气,看了看王莽和宋明的方向,半天憋出一句,“唉,你的也对。”

    休息了一刻钟,大家都吃饱喝足了,张侍郎这才下令继续上路。

    比起疲惫饥饿的状态赶路,休息过后的众人确实干劲十足,脚程都比之前快了很多。

    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众人就到了河边,王莽下了马车去河边探了探,这些日子又涨水了,水位线明显高了很多,已经没过旁边的半个竹林了。

    “大人,想过河我们得造几个竹筏才行,这过了半月,河水又涨了。”

    “又涨了,唉,看来,檀城那边的水灾不容乐观啊,这样我们更要抓紧过去了,吩咐下去,大家先去旁边的竹林砍竹子,回来造筏,争取天黑前过河。”张侍郎看着前方不远处湍急的河水紧紧的蹙起了眉头。

    人多,砍起竹子来也不费事,十几个流民没一会就砍了三十几条长竹回来,再用马车上的麻绳把这些长竹十几个为一组,并排紧紧的缠起来,四角捆上四块石头用来固定平衡,三个简易的竹筏就做好了。

    “大人,竹筏已经造好了,可以过河了。”

    这些流民一路从檀城水灾最重的地方逃荒出来,遇到的河都是这么过的,造竹筏对他们来算是家常便饭了。

    张侍郎仔细检查了一下三个竹筏,看有没有捆绑不牢固的地方,等上了河,万一在河中间散了架,可就大事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