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不作不死
“遵命。”司皓宸语调微扬。
“经判定,你是在招蜂引蝶。”明若哼了一声。
云亲王殿下求生欲很强,马上板起脸,谁敢看他,就一眼瞪回去——证明冷面煞神的名头,绝对不是白得的。
明若对司皓宸的表现还算满意,决定放他一马。
走进大殿,各位长老率弟子候在殿中:“尊主。”
尊主腰板挺得笔直,今天不但宝贝徒儿都在身边。而且,还带了徒婿回来。以后,他还有徒孙可以炫耀
哎?宝贝徒儿已经成亲一年多了,为什么他还没有徒孙,难道是那子不行?!
尊主忽然顿住脚步,想马上给司皓宸诊脉瞧瞧。
但想想家丑不可外扬,决定一会儿回去再。
司皓宸觉得莫名其妙,这怪老头,看自己的眼神为什么这般复杂。
明若发现,无论是殿内还是殿外,一众弟子穿的衣裳都是青色或是紫色,只有自己、司皓宸和师兄的衣裳是月色。
一道清冽醇厚的声音缓缓念起祝文,将明若漂游天际的思绪拽了回来。
师兄念祝文的语调比平时话要沉缓一些,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让浮躁的心绪渐渐沉寂下来。
君澈念完祝文,一个身穿青色锦衣,头戴莲花冠的女子出列,唱起颂文来。
唱诵告一段落,由尊主开始,依次上香。之后,又唱诵了另一篇颂文,祭祀结束。
由于凌云峰一派过年的喜庆样子,今天又是除夕,各位长老试探性地给尊主拜了年。
尊主觉得他们还算上道,欣然接受,顺便还指点他们,可以把青云峰也装点一下。
长老们连连称是,让门下弟子赶紧张罗起来。
明若初来乍到,谁是谁根本分不清。看师兄已经出了后门,扯扯司皓宸的衣袖,也决定溜了。
两人刚走到门口,只见刚才唱颂文的女子从廊下走出来,清清脆脆的声音婉转:“澈师兄。”
君澈停住脚步,看向那女子:“何事?”
“璃茵最近在修习阴符经,有些地方不甚通透,不知可否向澈师兄请教一二。”
璃茵的莲花冠垂下两根丝带,末端缀着两朵银质的莲花,此时一根垂在胸前,一个落在身后,看着比刚才唱诵文时要娇俏许多。
“没空。”君澈款步往台阶下走去。
璃茵是大长老的入室弟子,平时被人追捧惯了的,现在被君澈拒绝的这般直接,脸上实在下不来。
转身进大殿找师傅,刚好看到明若和司皓宸,顿时恼羞成怒。
本想要发脾气,但看明若和司皓宸都穿着月色锦衣,便知道他们是凌云峰的弟子,便不敢太过:“你们身为凌云峰弟子,偷听他人谈话,做如此人行径,令人不齿!”
明若被怼懵了,司皓宸剑眉微蹙:“我们只是路过。”
璃茵也知道这里是门,有人进出很正常,但还是觉得是对方有错:“即便是路过,作为正人君子,也应该回避,不是吗?”
“这位大姐,话要讲道理,我们避入门内不算回避?那要如何才算回避?”明若的火苗蹭蹭往上蹿。
璃茵已过双十年华,若不是修道,在家中早就该出阁了。此时被明若一句‘大姐’,叫得脸上火辣辣的:“没人教过你,回避要避出一丈吗?”
“那麻烦你下次出门带好仪仗,最好有锣鼓,好提醒他人避让。”明若耸耸肩。
“强词夺理,你平时出门会带仪仗,鸣锣开道吗?”
明若很认真地点点头:“会啊。”
“你!”璃茵满脸通红,脑袋嗡嗡响,“一派胡言。”
司皓宸牵起明若的:“走吧,不必跟她一般见识。”
司皓宸眼中的鄙夷太过明显,璃茵根本受不了,一把扯出明若的衣袖:“我们去找尊主理论。”
明若看这大姐似乎要气炸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过是实话实,这有什么好理论的?”
璃茵只以为明若是心虚,不依不饶道:“今天这事,必须清楚。”
司皓宸眼眸微眯:“松!”
“不清楚,我是不会放的。”璃茵坚持。
“你松开吧。”明若觉得自己已经试图挽救过这位大姐了,她非要作死,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管你要找谁理,我奉陪便是。”
迫于司皓宸的目光太过骇人,璃茵收回了,但仍死死地盯着明若,生怕她跑了一般:“你先走。”
明若转身回到大殿,璃茵紧随其后。
两人走到尊主跟前,璃茵恭敬行礼:“尊主,璃茵想请您评评理。”
尊主脸上神情未变,眸中却闪过一抹不悦,这怎么看都像是宝贝徒儿被人欺负了。
大长老心道不好,别人只觉得尊主高高在上清净淡泊,但他可是最清楚,尊主是个极护短的人。只不过他平日不在人前出现,没人知道罢了。
大长老刚想开口,为徒弟转圜一番。
只听尊主沉声道:“何事?”
“刚才我与澈师兄话,这二位却躲在门后偷听,璃茵不知这是何道理。”璃茵一脸的义正言辞。
有很多女弟子,听到茵师姐和澈师兄话,心中都很艳羡。
璃茵眼底闪过一抹得意,她找尊主评理只是个借口,真正想达到的目的便是这个——只要大家都觉得她与澈师兄是一对,那师傅一定会从中撮合的。
而男弟子看向明若和司皓宸的目光,尤其是大长老的徒弟,几乎都带着谴责。
君澈刚才就看到师妹站在门里,他走时故意放慢脚步。走出好远一截也没有脚步跟上来,便有些狐疑,遂折了回来。
一进门,刚好听到有人指责明若。
“我刚才便看到师妹在那里,这并不能算作‘偷听’!”君澈的语气也十分严厉,“况且,你让我指教典籍,我没空,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让人听的话,你为何这般不依不饶?”
“我”君澈的话,让璃茵这脸被打的实在,但她又实在咽不下去这口气,“她还口出狂言,平日出行配有仪仗,鸣锣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