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内阁定额
“袁卿,朕还想和你商量一下内阁定额的问题。”
“皇上,内阁定额的问题,非吏部事物。”
袁宗皋立马摇头。
吏部虽然是掌管官员的升降,但这个并不包括内阁阁臣。不过朱厚熜并没有在意袁宗皋的话,继续道:“朕准备完善内阁,固定内阁阁臣人数。”
内阁现在虽然实力大涨,但内阁依旧像是临时构一样,并没有跟正式构那样完善。大明朝的正规构,比如像六部这样的构,都是有严格的规定。
从朱元璋时代就有严格的规定。
包括官员的任期、升降,以及官员的考查方式,都是有规定的。虽然时常因为某些原因破坏这些正常的官员任命,但整体来他就是有规定,是一个正规构。但内阁却不一样。
内阁阁臣需要多少人?
真没有一个定额。
纵观大明近三百年内阁的历史,有时候内阁就一个人,有时候是三个人,有时候是五个人,甚至有时候是七个人。反正没有一个定额,就看皇帝怎么选择。
当然这也和内阁的出现,是以皇帝秘书构的名义出现有关系。内阁权力逐渐上升,但在皇上这里,内阁依旧是皇帝秘书构,和六部是不一样的。
所以内阁阁臣的选择,也是比较随意。
但朱厚熜准备把内阁正常化,或者把内阁正规化。内阁正常化,让内阁处理很多日常事务,这样会让皇帝轻松一些。朱厚熜当皇帝,是有抱负,想要让大明朝富裕强大。可是不代表朱厚熜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真的为国为民付出一切的。那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
朱厚熜当皇帝,可没有想过过劳死。
有会当皇帝,当然是好好享受生活才行。那么多好玩的,那么多美女等着自己,怎么可能天天泡在工作当中。
嘉靖历史上当了四十五年皇帝,而且还是天天修道,吃一大堆仙丹的结果。应该嘉靖是当了很长时间的皇帝,身体底子还是可以的。要不然吃了那么多“仙丹”,怎么可能活到六十岁。所以朱厚熜现在的目标是,最少要当六十年皇帝。
朱厚熜可做不到雍正那样,天天批奏折,累死自己。
既然要活得久,就要懂得放权,懂得用人。因此朱厚熜准备加强内阁的权力,或者让内阁处理更多的事情。因此第一步就是把内阁正常化。
但与此同时,中的权力可不能放弃。
如果真让内阁首辅成为了汉唐时期的宰相,那就会再次威胁皇权,这又不是现在的朱厚熜想要的事情。因此朱厚熜准备,既要让内阁正常化,也要限制内阁的权力,或者限制内阁首辅的权力。
“袁卿,当初太宗文皇帝(朱棣)设立内阁的时候,是几名大学士?”
“七个人。”
“七个人,太宗文皇帝雄才大略,他的选择应该也是最好的。袁卿,你,我把内阁阁臣的人数定为七人如何。以后内阁阁臣人数就是七人,少了就补上。内阁要一直保持七名阁臣的状态。而内阁阁臣要有任期,朕目前初步考虑是,可以有两任任期,每一任期五到六年。只要结束两任任期,那么就不能继续担任内阁阁臣。”
袁宗皋今天是很惊讶。
袁宗皋在朱厚熜很的时候就知道,自家的这位世子很聪明。时候很多东西,朱厚熜只要一学就会。像皇家礼仪也是,朱厚熜只要教一遍,就能够牢牢记在心里。在兴王府给朱厚熜讲课的老师,都朱厚熜很聪明。
但袁宗皋最多也认为朱厚熜是合格的藩王世子,未来也会是合格的藩王。等到朱厚熜登基,袁宗皋认为朱厚熜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
可是今天谈话,袁宗皋对于朱厚熜的认识又变了很多。
胸有丘壑。
朱厚熜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现在看来朱厚熜不仅仅是有主意,而且是有大主意。竟然敢想着清丈土地的事情,现在又要正规化内阁。不仅仅要增加内阁阁臣的人数,而且还要规定阁臣的任期。这要是真的完成,甚至是直接影响朝政的大事情。虽然内阁正规化,那么不会跟现在这样尴尬,权力可能增加。
但权力增加归增加,限制也会变得很多。
任期两届。
而且七个内阁阁臣,到时候阁臣之间的权力如何划分,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皇上,任期问题,不可操之过急。倒是阁臣人数的确定,可以操作。”
袁宗皋想了想回答。
自家皇帝毕竟年轻,袁宗皋就担心朱厚熜太冲动,引起朝局的动荡。现阶段朱厚熜还没有实力,可以承受朝局动荡。
“袁卿认为可以?”
“是,完全有可能。皇上,朝廷已经给先帝老臣发了起复旨意,目前已经有不少老臣在入京的路上。这些老臣当中,杨一清和费宏离京之前皆是内阁阁臣。他们官复原职,进入内阁名正言顺,谁也不能阻止。这样内阁阁臣就有了六人,只要再选择一人进入内阁,到时候就变成了七人。且内阁设置,乃太宗文皇帝的笔。太宗文皇帝设立内阁之时,选入内阁的大学士正好七人。所以保持七人的阁臣名额,不会有任何人什么的。”
“袁卿,朕想让你以吏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这是朱厚熜考虑很久的事情。
内阁有票拟权力。虽然票拟之后,还是需要皇帝选择,看起来票拟的权力不大。但除非是皇帝和内阁关系剑拔弩张,要不然内阁的票拟,没有正当的借口,皇帝是不会随便驳回去的。
这是一种默契,政治上的默契。
包括人事问题上也是如此。
内阁推荐的时候,第一候选人是内阁中意的。皇帝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会否决这个,都是会同意内阁的选择。现在内阁当中,除了梁储,毛纪和蒋冕都是杨廷和派系,基本上都是唯杨廷和马首是瞻。而梁储虽然不算是杨廷和嫡系,但平时也不会和杨廷和针锋相对。内阁如果没有自己人,皇帝对于内阁票拟的过程,内阁处理事情的过程就会不熟悉。
因此朱厚熜就想让袁宗皋进入内阁。
上一次杨廷和阻挡了袁宗皋入内阁,但这一次朱厚熜想要再试一试。如果袁宗皋是内阁阁臣,又兼任吏部尚书,那么在内阁当中的权力就非常大了。在内阁当中,可以和杨廷和鼎足而立。
“皇上,内阁几位阁臣是不可能同意臣担任吏部尚书的同时,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的。”
朱厚熜皱眉。
袁宗皋的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选择内阁阁臣,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他需要廷推,大九卿、九卿、御史、六科都会参加,包括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参与廷推。
这是程序。
当然皇帝权力最大,皇帝完全可以自己任命一个内阁阁臣。可是一旦这样,这名阁臣就很难在内阁生存。因为到时候内阁阁臣会排斥他,六部官员也会排斥他,都会认为你不是正规出身。至于那些言官,会天天盯着你,稍微有事情就会弹劾你。
所以皇帝选择内阁阁臣,如果廷推没有成功,那么是很少会强硬让他进入内阁的。袁宗皋现在是吏部尚书,如果想让他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杨廷和他们是绝对不能同意的。
吏部尚书已经是地位很高,再让他进入内阁,那么谁能够挡住。
“那袁卿认为谁比较适合进入内阁?王守仁?”
“王守仁未曾有过独立主政经历,也从未担任过大九卿职务。他的才华都体现在军事上。且他在地方讲学多年,受他影响的学生颇多,影响力不低。不适合入阁辅政。”
袁宗皋直接就是反对王阳明入阁。
朱厚熜点头。
王阳明名气大,后世络上更是吹捧完成了立德立言立功的大圣人,在儒家可以和孔孟相提并论的圣人。但在目前的大明政坛当中,却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高的地位。
王阳明在京城各部委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一直到正德十一年的时候,才担任了督察院左佥都御史,也不过是正四品的官。这还是因为得到了王琼的提拔,才能够成为督察院佥都御史的,那个时候王守仁已经是45岁。也就是王阳明虽然因为宁王之乱的时候立下功勋,但袁宗皋这样的读书人心中,王阳明目前并没有入内阁辅政的资格。
“且王守仁能够发挥才华,是靠着王琼的赏识。今王琼被削职为民,杨介夫是绝对不会同意王守仁入阁的。”
杨廷和好不容易解决了王琼,怎么可能让王琼底下大将王守仁入京。一旦王守仁入京,那么必然会跟皇帝举荐王琼,这不是杨廷和想要的。
白了还是王阳明资历不行。
如果真的实力强大,众望所归的话,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也是挡不住的。
“那么谁比较合适?”
“皇上,督察院左都御史石珤,礼部尚书毛澄。他们两个人最适合入阁。”
“石珤和毛澄?”
“等完成冗员清查工作,石珤就可以凭借这个功劳入阁。此事乃杨介夫一推动,石珤以此功劳入阁,总不能阻止。毛澄乃礼部尚书,且有定策之功、迎驾之功,入阁乃是顺理成章。”
“让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