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寿宁侯

A+A-

    后宫干政。

    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当传出张太后在廷议当中,给朝臣下达了懿旨,接着是张太后在寿安宫痛骂朱厚熜和朝廷重臣。这些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朝野上下立马是议论纷纷。未参加廷议的那些官员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纷纷上奏折弹劾。

    特别是礼部的官员,还有翰林院的翰林,他们的表现是最激烈的。

    特别是翰林院的那些翰林,这里面聚集了大明朝最多的才子,都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一个个引经据典,骂人不带脏字。弹劾张太后的奏折写的非常好看,但骂的却是非常直接。一些激进的人,更是把张太后比作为祸国殃民的妖妃。

    骂的是狗血淋头。

    开始都是在京的京官,很快连在外的官员也得到了消息。一封又一封的弹劾,来到了京城。张太后此人本来风评就不好,当然主要是因为张家在外面太嚣张。

    张太后本人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太让人反感的事情。

    毕竟她十六岁就入宫,成为了太子妃。而且入宫那年,明宪宗驾崩,明孝宗登基为帝。也就是张太后十六岁就成为了一国皇后,而且受尽了皇帝的宠爱。不过虽然一直受到明孝宗的宠爱,但张太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内宫,最多也就是在内宫风光而已。

    张太后又不是武则天这样的女子。

    张太后并没有什么插朝政的野心,也没有想过当武则天这样的女强人。因此她本人还真是没做过什么让朝臣特别生气的事情,也从来没有插过前朝的事情。不过就算如此,张太后在大臣心目中形象也一般。谁让张太后有一对不省心的弟弟,张家兄弟两在外面可是得罪了无数人。在外戚当中,张家兄弟绝对是臭名昭著的两个人。

    除了张太后两个亲弟弟之外,张家还有一大堆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因为张太后鸡犬升天,一个个在外面嚣张跋扈。明朝的外戚当中,这几十年来张家绝对是最拉仇恨的。而且更大的问题是,张家兄弟只要在外面惹事,张太后每一次都是庇护他们两个人。不管自己的弟弟做过什么事情,张太后都会无条件的庇护自己弟弟。

    而且在张太后看来,这些都不是自己弟弟有问题,而是那些弹劾自己弟弟的人有问题。在弘治朝、正德朝的时候,张太后对于敢弹劾自己弟弟的人,不管他是朝臣、言官还是宫内的太监,都是不留情面。

    可以张太后的名声都是被她的弟弟拖累的。

    现在同样因为自己的弟弟,张太后被朝臣抵制。要不是看在张太后是太后份上,换一个人朝野肯定是众口一词的要求废了张太后。

    事情是越闹越大。

    张家兄弟本来就被人唾骂,现在更是人人厌弃。要求朱厚熜惩办张家兄弟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朱厚熜刚刚登基,现在还不到三个月时间。敲打一下张太后可以,但废了张太后是不可能的。不要是这点事情,只要张太后没有淫乱宫闱,又或者张家参与谋反,要不然是不可能废掉张太后的。

    因此一堆朝臣弹劾张太后,批评张太后干政。但更多的是要严惩张家兄弟,以此来给张太后一个下马威。

    事情发酵到现在,朱厚熜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让张太后几乎是名誉扫地,朝臣对于张太后的态度已经是达到了非常恶劣的地步。朱厚熜的算计算是成功了。

    张太后未来想要在政治上还发挥什么影响,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现在要善后。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寿宁侯,陪朕用膳。”

    朱厚熜为了善后,叫了寿宁侯张鹤龄一起吃饭。

    相比起嚣张跋扈,冲动的建昌侯张延龄来,张鹤龄算是比较聪明。当然也仅仅是比张延龄这种蠢蛋聪明。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张家这边是风声鹤唳。朝野上下都把张家比喻为祸国殃民的家族,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要求惩办张家兄弟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已经完全不顾及张家背后有张太后。

    不要不顾及张太后的面子,连弹劾张太后“后宫干政”的奏折就不知道有多少。

    结果是这段时间,张家真的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多少平时称兄道弟的,现在看到张鹤龄都绕道走,不敢和张家有什么瓜葛。

    张家是外戚晋身。

    外戚,虽然和勋贵并成为勋戚,但出身比勋贵差了十万八千里。外戚在明朝本来就不受人待见,更何况张家之前三十年嚣张跋扈,得罪人无数。以前有张太后庇护,大家谁也不能什么。可是现在张太后因为被抓住把柄,被朝臣是拽住猛打,都自顾不暇,更何况是张家。

    很多人甚至认为,新皇这是要处理张家。

    因此接到朱厚熜的邀请之后,张鹤龄真的是胆战心惊。

    “寿宁侯,当初寿宁侯南下迎驾,朕在行殿的时候,也是寿宁侯拿着太后懿旨解决困境,朕都记在心里。”

    “这是臣应该做的,是臣的本分。”

    张鹤龄不知道朱厚熜找自己干什么,但知道现在自己一定要低调。

    很多事情张鹤龄想不明白。

    张鹤龄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但张鹤龄最起码知道一点,眼前的皇帝并不是当年宠信自己的姐夫弘治皇帝,也不是自己的亲外甥正德皇帝。明孝宗对张太后好,所以对于张家兄弟也好,甚至是发自肺腑的好。甚至为了张家兄弟,连大明朝的盐政祖制都不管了。

    至于明武宗并不喜欢张家兄弟,但再怎么张家兄弟都是自己的舅舅。因此只要张家兄弟做的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明武宗也不会真的处理张家兄弟。

    但朱厚熜不一样。

    和张家真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现在跟以前一样。这一点张鹤龄再怎么蠢,也是知道的。

    “寿宁侯,你朕该怎么处置建昌侯。”

    “望皇上开一面。”

    张鹤龄立马走出来跪在地上。

    皇宫,实话张鹤龄比朱厚熜还熟悉。因为张鹤龄十几岁就开始在皇宫长大,几乎把皇宫当成是自己的家。三十年来不知道来过多少次皇宫,时候甚至把皇宫当成是自己的家。张鹤龄也熟悉乾清宫,但今天跪在这里却很惶恐。感觉全身冒冷汗。

    “寿宁侯,起来起来。”

    朱厚熜态度和蔼。

    该给张太后的下马威已经做了,张太后在正德皇帝驾崩之后获得的那点的政治影响力也因为这一次事情消耗殆尽。现在的张太后,在前朝基本上没有影响力,反而留下了很多骂名。

    这是朱厚熜想要的。

    要不然自己以后做什么都要看张太后的脸色。毕竟张太后用“孝”和“恩”,在大义名分上就能够牢牢地压制朱厚熜。朱厚熜做很多事情,都会受到约束。

    现在这样就非常好。

    张太后的影响力急剧下降。除了在宫内,已经无法影响朝政。甚至在宫内,张太后的影响力也是迅速减弱。到了这个时候只要是聪明人都知道,宫中的主人是乾清宫的朱厚熜。

    萧敬可是把张太后的寿安宫清理了一遍。

    张太后的主要心腹,都被萧敬调离了寿安宫。其他留在寿安宫的那些人,经过萧敬的敲打都是战战兢兢。

    但朱厚熜也不想完全打倒张太后。现在的会虽然很好,却不利于朱厚熜。再怎么张太后也是朱厚熜的大伯母,还是先帝的亲母。对于朱厚熜来还是有“孝”和“恩”,一旦朱厚熜对于张太后落井下石,那么对朱厚熜的名声也不好。

    “寿宁侯,事情到了现在,此事必须要有结论。”

    “臣知道。”

    “让建昌侯管事出面认罪,一定要认下所有的罪责。”

    张鹤龄是不聪明,但朱厚熜这句话他倒是听懂了。朱厚熜这是决定要放过张延龄一马,所以让建昌侯府的管事抗下罪名。因此立马上前,再次跪下道:“谢皇上恩典。”

    让人顶罪,就是要放过建昌侯。

    张鹤龄岂能不高兴。

    这几天张鹤龄最担心的就是,朱厚熜借着这一次的会,彻底削了张延龄的爵位。甚至把张延龄发配边疆。但看现在的样子,皇帝还是顾念一些“情分”的。

    “不过此事已经惊动朝野,光是让人认罪不够。建昌侯驭下无方,爵位降低为建昌伯。”

    张延龄这种人,就是处死都不过分。

    这次不过是事情大了而已。平时的时候,张延龄仗着张太后,在京城横行无忌不,侵吞民田,乃至于侵吞官田。而且张家兄弟涉足盐政,破坏大明盐业祖制,更是直接扰乱了朱元璋制定的边境运粮政策。这种人应该千刀万剐,抄家灭族才对。

    只是朱厚熜还不想和张家翻脸。

    同时张家作为勋戚阶层,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只要张太后活着,张家作为外戚还是受到很多人关注。朱厚熜以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让他们牵头干。当然这是张家兄弟听话的情况之下。因此这一次朱厚熜决定保下张延龄。

    “还有,建昌侯要赔偿所有械斗当中死伤人员,还要积极配合清查庄田。”

    “皇上,臣寿宁侯府也愿意配合清查庄田。”

    张鹤龄听到朱厚熜的处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朱厚熜是真的要放张延龄一马。只要朱厚熜愿意,那么这次的事情张家就不会有事情。因此张鹤龄大喜,立马表态自己也愿意配合清查庄田。

    张鹤龄是不聪明。

    但也知道,一旦清查庄田,自家一大半的土地都会消失。因为张家是崛起不过三十年的外戚家族,张家能够拥有那么多的土地,一大半都是侵吞官田和民田的。但为了不争气的弟弟,张鹤龄愿意用钱解决这一次的事态。

    如果能保命,这些算什么。

    “寿宁侯,此事做好了,朕定会有所表示。”

    “臣很是惶恐。”

    今天来到了朱厚熜这里,张鹤龄态度很是诚恳。

    不管听没听懂朱厚熜的意思,张鹤龄都是请罪。

    “此事乃臣弟的错误,皇上能够开恩留下臣弟一条命,臣已经是感激不尽。”

    朱厚熜看着张延龄忍不住笑笑。

    不聪明没关系。

    懂得看清大势,懂得伏低做,就是一个合格的外戚。以后只要乖乖的听话,张家的富贵朱厚熜还是可以保证的。但要是不听话,那就不要怪朱厚熜心狠辣。

    “还有太后那边,还是需要寿宁侯去劝慰一下,也让太后安心。建昌侯乃是太后亲弟,朕一定会想方设法保住他的。此次太后莽撞,引起朝野一片哗然,朕也无法完全平息,让太后受委屈了。”

    “臣领命。”

    “去吧。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