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丁忧
“丁忧三年,影响朝廷之事,是否孝大于忠。”
“若朝廷真有需要,可视情况而夺情。忠依旧大于孝。”
李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开始谈忠孝问题。
以前朱厚熜在经筵日讲提问题,主要是问治国的问题。或者对于古代的一些故事,或者一些地方风俗之类的感兴趣。今天这是李时给皇帝讲课以来,第一次被朱厚熜问关于“忠孝”的问题。李时甚至在想,是不是有大臣惹怒了皇帝,让皇帝怀疑他的忠心。
又或者是皇帝想要敲打自己。
因此皇帝才会问“忠心”的问题。正因为把握不住皇帝的想法,所以李时是真的很紧张。
但李时知道一点。
在皇帝面前,没有比“忠心”更重要的事情。皇帝最看重臣子什么,不是臣子的才华,也不是臣子的耿直,而是臣子的忠心。一个臣子如果没有忠心,那么臣子一切的长处,对于皇帝来都没什么用。就算你拥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忠心,那么皇帝就不可能信任你。所以自古以来皇帝最欣赏的就是忠心的臣子。
因此面对朱厚熜的问题,李时知道自己必须要表现出忠大于孝,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忠心”。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只要掌握这个中心点,那么怎么回答都不会有问题。毕竟天地君亲师,君是在亲的前面,甚至大家都是称呼为“君父”。君不仅仅是君,还是“父”。
很滑头。
不过这就是李时的性格。
李时现在是翰林学士,掌翰林院。翰林学士已经有资格在内阁会议的时候参与,虽然没有权力参与内阁决定,但也是可以发表自己意见的。甚至到了翰林学士的地位,其实和内阁大学士没什么两样。都是皇帝的秘书,都可以直接给皇帝出主意。
翰林学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甚至都不用过渡六部侍郎的位置,可以直接成为礼部尚书的位置。如果皇帝喜欢,还可以不渡过六部尚书,直接成为内阁阁臣之一。
翰林学士真正的皇帝近臣。
但正是因为如此,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更是需要心谨慎,不能在皇帝面前错话。错一句话,都有可能失去皇帝的宠信。
听到李时的回答,朱厚熜继续道:“朝廷奸臣当道,作为臣子何为忠?”
“劝谏皇上,远离奸臣,此乃大忠。”
“朝廷奸臣当道,官场乌烟瘴气,请辞归家隐居,忠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不与官场污秽同污,虽不算是大忠,然也是忠。”
李时是聪明人。
和皇帝话,虽然只有自己和皇帝,但李时还是相当谨慎。
隔墙有耳。
自己跟皇帝的话,不定就传到了外面。因此任何话,他都是想了又想,不敢胡八道。大明官场上,最常见的就是看不惯某些朝中重臣,或者仕途不得意,就直接辞职回家的官员。
然后在家里隐居。
等时有利的时候,就谋求起复。
不别的,杨慎就是如此。
杨慎是状元出身,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名满京城。入仕之后,又有杨廷和这样的老子,所以非常受官场关注,明武宗也是颇为照拂。可是杨慎入翰林院之后,几次劝谏明武宗。但明武宗是明孝宗唯一一个儿子,从就是在宠爱当中长大的。那些清流劝谏皇帝,那都是直愣愣的,明武宗这样的皇帝怎么可能接受。
所以慢慢的明武宗开始疏远杨慎,到了后来都不愿意召见杨慎。
看到明武宗不接受自己的劝谏,杨慎果断选择辞官。
回家隐居。
反正朝中有他老爹杨廷和,他并不担心。
等到明武宗驾崩,朱厚熜登基之后,杨慎才选择起复。
不仅仅是杨慎,不少朝廷重臣都是这样选择。
局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自己政敌握大权都会时候,会选择急流勇退,回家观望朝中局势。一直等到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重新选择起复。反正这些朝中重臣都有大量的门生在朝廷,需要起复的时候,这些门生就会鼓噪,给起复制造舆论。
所以这种事情在朝中很普遍。
实话,如果李时碰到这种情况,也会如此选择。可是皇帝问是不是忠,他当然不敢这是“大忠”。但也不敢批评,因为大明朝多少官员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自己骂了,传出去自己以后怎么在官场混。所以他扯出了“大忠”,还有“忠”,弄了一个进退自如的办法。
朱厚熜笑笑。
李时真的是左右逢源,这种能力很出色。
“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民、重社稷、重君,何种官员为忠?”
“荀子有言,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李时忍不住擦汗。
涉及到“忠”的话题,真的是非常难以回答。
每一句话都要心翼翼。
好在李时也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因此立马想到如何应对。
“民为君之民,社稷为君之社稷。重民、重社稷,于重君无异,都是对皇上之“忠”。”
“嗯。”
朱厚熜点头。
对于李时的回答还是很满意。
难怪皇帝都喜欢“佞臣”、“媚臣”,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够让皇帝高兴,不会让皇帝难堪。李时虽然算不上是“佞臣”、“媚臣”,但也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臣”。
不过有些事情还真是“直臣”不能办的。
朱厚熜道:“大孝乃忠,是否?”
“皇上所言甚是。大孝乃忠君,乃忠于社稷,乃为天下万民。此乃真正的大孝。”
“嗯。”
这是朱厚熜想要听到的答案。
开口道:“那你,丁忧三年,是否是孝大于大孝。”
“皇上的意思是?”
“朕看着丁忧制度问题颇多。我举一个例子,嘉靖元年朕任命姚镆总制云贵军务,去贵州处理改土归流的问题。姚镆做的很好,奠定了朝廷在西南省份改土归流的基础。可是你,如果姚镆任职路上,或者任职中间,需要守孝,一下就是三年时间。那么贵州的事情要怎么办?”
丁忧制度。
朱厚熜不满很久。
其实丁忧制度,对于皇帝的统治,皇权的稳固是有好处的。皇帝以孝治国,而丁忧制度是以孝治国的一个具体体现。从思想上,把孝道和忠君结合在一起,为皇权统治一个理论上的根据。而且用丁忧制度,皇帝可以梳理一些官场。
还能够加强皇权。
因为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于一些大臣进行“夺情”,让人很快就起复。这是皇帝的权力。
但在朱厚熜看来完全是得不偿失。
浪费人才。
这个年代读书人本来就非常稀少,在官场上积累经验的读书人就更是少之又少。让这样的高级人力,回家丁忧三年,这是多大的浪费。他们一句话就离开朝廷,他们留下的位置当然有人可以做,但中间浪费多少时间。
就像是朱厚熜刚刚举的例子。
姚镆回家丁忧,那么贵州的事情怎么办?朝廷当然可以派遣其他人代替姚镆的位置。可是一旦换了一个人,那么他就要重新熟悉贵州,重新调整自己的计划。这一下就浪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再想要找一个姚镆如此出色的人才,资历、品级都符合的官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姚镆只是一个例子。
其他事情都是一样。
就像是朱厚熜坐稳皇位之后,一直想要启用王阳明。虽然杨廷和反对王阳明入京,但王阳明不入京城,但地方有的是位置,可以让王阳明在地方发挥作用。
但是不行。
因为王阳明当时正在守孝。
这就是浪费。
王阳明这等人才,不应该浪费在家里。就算不能入京决策,但是放在地方,也能够带领地方有巨大的发展。可是对于朝廷来,生生就浪费了三年时间。
不过守制丁忧,这是已经传承千年的规矩。
想要改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因此朱厚熜一直等到现在,自己的皇位完全稳固,才开始这方面的改变。不过就算是现在,朱厚熜也不会随意的改变这个东西。
因为容易被读书人骂。
对于维护儒家文化的读书人来,这完全是大逆不道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孔子的学最重要的就是礼仪。你把这个打破,这些儒家读书人岂能同意。他们估计直接就喷皇帝,孝乃一切之根本。你要改掉这个,除非是不孝。
因此朱厚熜对于这种改变是非常谨慎的。
今天正好给李时先吹吹风。
“朕始终认为,生前尽孝,优于身后尽孝。现在很多人身后尽孝,不是发自内心的尽孝,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尽孝。真正的尽孝,更多的是发自肺腑,藏于内心,而不是形式上的尽孝。为了身后尽孝,为了别人的目光,丁忧三年,耽搁朝廷工作,并无可取之处。朝廷工作,非只为朕工作,是为大明社稷,更是为天下万民。此乃大孝。”
李时心中很无奈。
因为他已经听懂朱厚熜的意思。
朱厚熜这是要改革丁忧制度,认为丁忧三年,影响朝廷工作。而且看朱厚熜的意思,朱厚熜对于丁忧的改革,必然是要大刀阔斧。
不定要恢复东汉早期的制度。
汉朝的时候,守制并不是完全强制性的,但很多大臣自觉地遵守。不过东汉有些时候,朝廷是禁止三年守孝,不允许随便辞职。只是给守孝的官员一定时间的假期,等时间结束还要回来继续工作。但短暂的实行之后,随着儒家文化继续强势,很快再次被三年守制代替。
如果皇帝真的要如此改革丁忧制度,必然会受到清流的攻击。
不过李时也明白,会有不少大臣心里暗暗地支持。因为每一次丁忧,都直接影响官员的仕途发展。除非是皇帝青睐的宠臣,要不然大部分大臣丁忧之后,重新起复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要起复,就要不停的活动。大部分丁忧的官员,就算是起复之后,也很难获得很好的位置。
因此不少官员对于丁忧是很不满意的。
如果皇帝要改革丁忧制度,这些大臣肯定会支持。
但谁要是出头,必然成为清流的攻击对象。李时现在就是进退维谷。皇帝今天专门跟自己这个,意思已经是很明确,就是希望自己出头,对于丁忧制度进行改革。
可是这个哪里那么容易。
比成立土地部更困难。
“李卿,朕觉得翰林院应该创办一份杂志,就跟杨慎现在负责的‘参考’一样。对于一个事情大家畅所欲言,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上去。总比这些人天天在朝廷打嘴仗好。朕看就从忠孝不能两全,大孝和孝,丁忧制度开始讨论。卿觉得呢?”
没有把握的事情,朱厚熜是不会随便推动的。
因为那样反而影响皇帝的权威。
做什么事情之前,还是要吹吹风,先造造舆论。改革丁忧制度之前,让朝廷大臣,也让读书人广泛的参与进来。大家都一起讨论一下。
当然让翰林院主持这份杂志,让李时负责这个杂志,就是让李时把握风向。
什么叫控制舆论。
一个事情支持的有十个人,反对的有一百个人。但在创立的报纸上,支持的写上十个,反对的写上十个,那么看起来支持和反对的好像势均力敌一样。
要是过分一点,那就是把反对的数量再次缩减,看起来反对的人比不上支持的人。
这就是最典型的控制舆论。
特别是朝廷掌握舆论工具之后,这方面就有很多办法。李时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李时本人虽然不愿意接这样的任务,但李时还是躬身道:“臣遵旨。”
朱厚熜笑笑。
李时聪明,明白自己的意思。
如果是一些“直臣”,他要是反对朱厚熜的想法,反对朱厚熜的意思,那么就不会接受这个任务。反而是劝谏朱厚熜,放弃这样的想法。
但显然李时不是这样的大臣。
李时不管心里怎么想,但只要皇帝下决心,那么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也只能是跟着皇帝的想法走。
“朕可以给这份杂志一个豁免。言者无罪,朕也好、朝廷重臣也好,谁也不能以上面的言语给人定罪。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