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丝绸之路2

A+A-

    “满速儿现在请求和我朝正常通贡,请求我们开市,恢复以往的关系。大家怎么看?”

    “臣反对通贡,反对开市。”

    蒋冕再次第一个开口。

    道:“土鲁番狼子野心,这几十年来土鲁番一直在犯边,更是几次侵吞哈密。这些年朝廷和土鲁番在哈密冲突不断,伤亡不。这样的土鲁番,就应该和他断绝来往,不应该恢复通贡。”

    “其他人的看法呢?”

    “皇上,臣赞同蒋阁老的建议。这几十年土鲁番和我朝冲突当中,多次占据上风的原因就是土鲁番商人以朝贡名义探听边关虚实,勾结边关诸番。每次我朝和土鲁番发生冲突,土鲁番对于我朝边关情况清楚了解,还有诸番配合他们作战,导致边军处于下风。自陈九畴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开始,效光武绝西域之计,不给那些土鲁番商人任何探听边关虚实会,不给土鲁番这些西域部落提供物资。这几年土鲁番和我朝冲突,再也没有占据上风。甚至土鲁番进犯肃州的时候,对于边军情况完全不了解,对于陈九畴的安排也是一无所知。可以看出陈九畴的策略是正确的,朝廷应该继续沿用陈九畴对于土鲁番的办法。”

    杨一清开口。

    难得的支持蒋冕的法,应该是支持陈九畴。

    本来朝廷开马市,甘肃也是重中之重。但陈九畴亲自考察甘肃边关之后,反对杨一清的边疆策略。分析土鲁番之所以在和明军作战当中占据上风,就是因为土鲁番派遣大量的探子进入边关,探听边关情报,鼓动边关番邦部落。

    其实明孝宗、明武宗时期,朝廷一边和土鲁番打仗,一边也没有绝朝贡。

    因此土鲁番每次都以朝贡的名义,派遣规模庞大的使团。可是他们进来的时候,来了一百人,回去的时候只有五十人。其他五十人去了哪里?

    就在边关藏匿起来。

    此时的西北是真正的地广人稀。甘肃那边更是如此,有些地方上百里都见不着一个人。而且甘肃最多的就是那些大部落,因此藏匿几个人简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这些探子一边打探边关防务,一边联络那些番邦部落。甘肃,大明朝没有甘肃这个省,甘肃是属于陕西的。所以才有总制陕西三边军务,三边当中一个就是甘肃。甘肃人口很少,有大量的各种部落。

    他们名义上都是隶属于大明朝领导。

    但其中不少人,和汉民,和地方政府矛盾不。一旦边关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发生一些叛乱行为。所以甘肃边军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镇压这些闹事的部落。那些藏匿在边关的土鲁番探子,就在甘肃等地和这些部落联络。

    土鲁番这些年以这种名义派往边关的探子很多。

    陈九畴总制三边军务之后,第一步就是抓这些以朝贡名义入关,然后留在甘肃的那些名义上的土鲁番商人。一次性抓了三百多人。接着陈九畴表示,土鲁番虽然这些年实力增长很快,但只是相对于西北这一块地方。土鲁番整体实力是有限的,或者西北这些部落,实力都不是很强。

    毕竟人口少,生存条件也不好。

    还不如北边的鞑靼部落。

    因此陈九畴提出的方略是,学习光武绝西域之计。光武帝刘秀,开国之后拒绝西域国家要求东汉重建西域都护府的要求,几乎是放弃了对于西域的控制。光武帝这样的选择,被很多人诟病,认为刘秀没有战略眼光。

    但陈九畴却非常支持光武帝的选择。

    因为当时刚刚成立的东汉,没有实力重建西域都护府。要是真的成立西域都护府,朝廷财政都负担不了。西域都护府可不是嘴上就能够建立的,那是需要朝廷派出军队,朝廷拿出真金白银才可以的。那些西域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对东汉称臣,为什么要求重建西域都护府,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太困苦。那些西域国家是国家,其实有些国家人口才几万,稍微大一点的国家人口才十几万。

    实在是因为生活太不好,所以他们是希望东汉接济他们。

    刘秀当时刚刚平定天下,哪里有钱接济他们。所以拒绝他们的请求,放弃了西域的控制。甚至关了和西域之间的联系,

    陈九畴学习的也是这个。

    土鲁番看起来强大,其实并没有多少实力。西域国家,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生活都不怎么样。所以陈九畴上任之后,不仅没有开马市,反而更严厉的管理边市。根本不让物资流入土鲁番。

    要饿死他们。

    “有效果?”

    朱厚熜问了杨一清。

    杨一清道:“效果非常好。这两年陆续有不少原先依附土鲁番的部落投降,就是因为土鲁番现在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此次土鲁番借着朝贡的会,请求通贡,请求甘肃开市,就是因为压力越来越大。土鲁番控制的地区,很多部落生活条件都不好,开始蠢蠢欲动。臣认为应该继续如此,等土鲁番疲惫之后,收回哈密。”

    西域部落生活困苦是很严重的。

    以至于发生了哈密部落拒绝回到哈密的事情。

    土鲁番第一次攻占了哈密之后,原来臣服于大明朝的哈密部落就来到了甘肃。陕西总督安置这些人在甘肃生活。等到朝廷想要收复哈密,要这些原来的哈密部落一起出兵的时候,哈密部落是果断的拒绝了朝廷的要求。朝廷很意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派人去调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调查就发现,哈密部落在甘肃生活的乐无忧,真正的乐不思蜀。相比起他们在哈密时候的生活,甘肃这边的生活简直是在天堂,生活质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哈密部落并不愿意回到哈密,愿意继续留在甘肃生活。后来朝廷收复了哈密,哈密部落再次拒绝回到哈密。哈密还是西域比较富裕的地方,可是哈密部落都不愿意回到哈密,可以想象其他西域部落的生存情况。

    “嗯。”

    杨一清这么,朱厚熜还是相信杨一清。

    虽然杨一清也是有私心的,依旧是在保陈九畴。但在边关问题是,杨一清在朝中是一个权威,对于边境情况最为熟悉。杨一清的不少部落重新依附大明朝倒是真的。

    这两年有不少部落,因为和土鲁番出现矛盾,投奔大明朝。都被安置在了甘肃、陕西一带。

    对于土鲁番来,这样的打击不。

    因为土鲁番人口少,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自己管理范围内的部落投奔大明朝,会严重打击土鲁番的实力。

    “皇上,臣反对继续封锁土鲁番,臣认为应该通贡,应该开市。”

    蒋冕、杨一清完了之后,大家普遍是赞成他们两个人的观点。

    一些不熟悉边关事物的大臣,就算是为了大明朝的脸面,也支持强力打击土鲁番。而不是和土鲁番这种部落做生意。

    此时兵部尚书汪鋐开口。

    却跟其他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朱厚熜看向了汪鋐。本来朱厚熜也倾向于杨一清的看法,朝廷应该继续打击土鲁番,削弱土鲁番的实力。没想到汪鋐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你的想法。”

    这可是涉及到大明朝边疆政策。

    朱厚熜必须要听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判断哪一个最为合适。汪鋐不是一个信口开河之人,他既然反对目前对于土鲁番的政策,肯定是有自己的主张。

    “皇上,土鲁番这些年能够在西北扩张势力,能够占据哈密,是因为我朝在西北没有了以前的统治力,而不是因为土鲁番实力多么强大。现在土鲁番还期待和朝廷通贡,期待朝廷在边境开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可是一旦没有成功,他们必然会频繁的犯边。到时候甘肃一带的压力会陡然增加,朝廷必须要在甘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然肃州到京城四千里地,我朝又丢失了河套地区,因此后勤压力会很大。以我朝目前的财政情况,长时间支撑西北战场,花费太高,压力太大。一旦我们陷入和土鲁番长期的冲突当中,会直接影响朝廷其他的事情。特别是大同、宣府、榆林对抗鞑靼右翼,还有辽东、蓟州筑城的计划。对于大明朝来,这才是当务之急,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西北之患,只是微不足道的隐患。朝廷解决问题应该要有先有后,先解决鞑靼右翼,解决筑城问题,稳住京城安危,其他问题都要靠后。为了完成朝廷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朝廷应该是稳住西北,稳住土鲁番。”

    朱厚熜挠挠头。

    底下的大臣,出现了纷争。

    朱厚熜听杨一清的话感觉很有道理,可是现在听汪鋐的话也是很有道理。

    杨一清是想要继续打击土鲁番,未来可以一举拿下哈密,甚至击溃土鲁番,控制土鲁番。为了这个目标,应该是困住土鲁番。这是一个很积极的防御策略。

    汪鋐的意思是,先稳住土鲁番,解决鞑靼右翼,解决草原之患。最后再处理土鲁番,事情要有先有后。

    感觉都不错,都有道理。

    在朱厚熜举棋不定的时候,杨一清和汪鋐开始了一番论战。两个人都是领兵打过仗的,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两个人都是为自己的战略辩护。

    从对、兵力、后勤各方面进行分析。

    很快吏部尚书王宪也加入进来。他们三个人都是熟悉兵事,开始辩论之后,其他人都很难插嘴,因为其他人在兵事方面都差了很多。

    朱厚熜静静地听着。

    听了好一会,朱厚熜道:“杨卿。”

    “皇上。”

    “若要解决土鲁番,朝廷需要派出多少人?”

    “不少于十万人。西域情况纷杂,土鲁番和东察合台汗国关系紧密,都是察合台汗的后裔。因此想要彻底解决土鲁番,朝廷最少需要出动十万军队。”

    “出动十万人,需要动员多少民夫?”

    “西北地区调动部队不容易,粮食供应更困难。十万人当中后勤兵大约需要三到四万人,还要配备不少于二十万的民夫。这不包括后面省份要调动的民夫数量。”

    杨一清给朱厚熜大致算了一下。

    朱厚熜点头。

    想了想道:“若土鲁番这几年连年犯边,每年朝廷要给陕西三边增加多少拨款?”

    “若土鲁番每年一次万人规模的犯边,那么朝廷需要增加三十万左右的支出。若每年有两次以上万人犯边的情况出现,朝廷最少需要增加五十万左右的支出。”

    杨一清很认真的回答。

    每一次打仗,花的钱会很多。这个钱包括很多方面,防备敌人做的准备,战争消耗的物资,战后朝廷的抚恤等等。每一次只要打仗,钱都是哗哗的流出。

    “皇上,杨阁老还少算了一点。那就是频繁的战争,直接影响甘肃的安稳,会有更多的诸番配合土鲁番叛乱,进一步增加朝廷的开支。以及频繁的战争,会影响甘肃百姓的生活,破坏当地的农业。为了稳定边疆,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支持。到时候朝廷不仅要防备土鲁番,还要防备境内诸番,以及养活甘肃百姓。”

    汪鋐开口。

    朱厚熜道:“按照卿的意思,若开边的话,这些都不存在了?”

    “皇上,杨阁老有句话的是对的,那就是土鲁番本身的实力是有限的。以土鲁番的实力,想要打入嘉峪关是很困难的。从这些年土鲁番的动作来看,他们的目标只是控制哈密,获得大明朝和西域势力的贸易通道。因此只要朝廷开边,那么土鲁番想要的东西已经拿到了。且朝廷开边,不仅仅是和土鲁番做生意,还有更遥远的撒马尔罕、天方国。到时候肃州地区,一定会商贾云集。那么当地百姓的生活,朝廷就不用太担心。”

    “汪卿的意思是,土鲁番的目标不是占领我朝土地,而是为了控制哈密这个我朝和西域其他势力之间的交流通道?”

    “是。最起码现在是。土鲁番现在的实力,想要的也只是这个。”

    “嗯。”

    朱厚熜把大家的想法都听清楚了。

    心中也在考虑。

    想了好一会,朱厚熜问道:“汪卿,你。如果朕同意开关,同意和土鲁番通贡。但要求把开市地点放在哈密,让哈密成为边市所在地,土鲁番能否同意?”

    “臣认为可以一试。而且臣建议,就算是同意开市,也不应该是这么轻易的开市。相反朝廷应该让满速儿请罪,并保证不在犯边,才跟他谈开市之事。”

    “朕知道了。此事朕要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