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裁汰部门3

A+A-

    “王侍郎的建议,大家怎么看?”

    “皇上,万万不可。”

    蒋冕再次站了出来。

    闻所未闻。

    蒋冕今天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王时中这个该死的,竟然要裁汰的部门不是一个两个。太常寺、尚宝寺、苑马寺,这都是九卿所在的部门。

    这些部门都存在了几百年时间。

    是很重要的部门。

    可是你一句话就要把他们都给裁汰。

    实在是不当人子。

    而太常寺卿、尚宝司卿、苑马寺卿他们一个个脸色难看,看着王时中的目光都要喷火。要不是现在场所不对,他们甚至想要上去殴打王时中。

    他们作为九卿,在朝廷的地位其实还是蛮高的。因为九卿虽然比不上大九卿,但也有权力参加廷议、参加廷推,乃至于就是“廷议”也能够参与。

    也就是九卿是有资格参与国家大事情的处理,有资格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这就是实力。

    对于地方正二品布政使来,他们有会能够成为九卿,对于他们都是升官。可是一旦废除了太常寺、尚宝寺、苑马寺,到时候这些九卿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因为九卿的品级都不是很高。

    高的像太常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也不过是正三品官员。但品级比较低的,像是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尚宝司卿更是只有正五品。

    他们现在是因为九卿的位置,所以作为九卿,很有地位。

    但一旦失去了九卿的位置,那么以他们的品级,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参与国家大事。尚宝司卿一个正五品,没有了尚宝司卿这个位置,就是一个普通的正五品官员。在京城,正五品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你要是没有尚宝司卿的职位,你算得了什么。

    因此他们是真的非常不满意王时中。

    大家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你当你的吏部左侍郎,包括以后你当吏部尚书还是内阁阁臣,都是你的本事,跟他们没有关系。可是你突然之间要废了这些部门,阻挡他们的前进步伐,这就犹如杀人父母。

    大家又没有仇怨,你岂能做出这种事情。

    “下官想问问蒋阁老。尚宝寺目前的情况你可知晓?每次要使用印章,尚宝寺都要先申请。现在朝廷哪一个部门不是高尚宝寺好几个级别,他们哪里敢管理各部门印鉴。下官不明白,目前尚宝寺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有的作用,继续留下来有何用处?裁汰尚宝寺,可以为朝廷省下大笔的俸禄开支,省下尚宝寺每年的经费,何乐而不为。还有苑马寺,这些年可曾真正监察过马政?蒋阁老在内阁已经十年时间,我想蒋阁老比我们更清楚这些才对。蒋阁老如此维护这些部门,难道看不到朝廷俸禄支出在急速增加?”

    救命稻草。

    王瓒、王宪,包括王时中都是把这一次的事情,当成了救命稻草。

    一定要推行这个事情。

    让皇帝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的忠心。只有重新得到皇帝的信任,皇帝的宠信,他们在朝中才能够重新恢复之前的威风。如果让皇帝对他们彻底失去信心,那么他们就算是占据了一些重要位置,在朝廷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所以王时中直接硬怼蒋冕。

    没有退路。

    “皇上,臣认为王侍郎所,虽然看似稍显激进,但仔细考虑颇有道理。”

    在蒋冕出来反驳王时中之前,王瓒走了出来。

    王瓒是此次事件的总指挥。

    当然不会让王时中一个人孤军奋战。特别是面对蒋冕这个内阁次辅,还是需要王瓒这个内阁阁臣出马。

    道:“很多部门在开国之时,很有必要,很是重要。但是过了一百五十年,现在的大明朝和开国之时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少部门情况也出现了大变化,岂能以开国之时的情况来分析目前的情况。到了现在某些部门事情越来越少,但官员和属官越来越多,整个部门越来越臃肿不堪。此等部门臣实在是不明白,有任何留下的必要。蒋阁老,可以解释一下,留下这些部门对于朝廷、对于万民有何用处?臣赞成王侍郎的想法,太常寺、尚宝寺可并入礼部,苑马寺可以废除,或者并入兵部。”

    朱厚熜看到王瓒站出来,嘴角露出微微笑容。

    刺激还是有用的。

    看看朱厚熜打压了王瓒之后,王瓒为了重新获得自己的信任,开始如此主动的提出朱厚熜想要的建议。裁汰一些部门,朱厚熜想过,但并没有提出来。

    因为皇帝提出来,如果被下面的臣子怼上来,到时候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都皇帝是天之子,从汉朝开始一直在神话皇帝。

    糊弄糊弄平民百姓没有问题。

    但糊弄朝臣是根本不可能的。皇帝也是凡夫俗子,朝堂其实就是皇帝和各个臣子之间的博弈。如果皇帝的提议被臣子否了,直接影响皇帝的威望。所以皇帝做什么事情千万要心。

    皇帝要当裁判,千万不能当运动员。

    只有让大臣当运动员,然后皇帝当裁判,才能够稳定朝局。任何皇帝亲自下场当运动员的,都不是合格的皇帝。最典型的就是崇祯皇帝。

    亲自下场和大臣“打仗”,结果是体面尽失,且到最后几乎是众叛亲离。因为作为皇帝,丢失了最重要的优势。所以朱厚熜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并没有亲自提出来。

    朱厚熜其实在等。

    等一批改革大臣上来,让他们去处理。没想到还没等朱厚熜提拔那些改革大臣,王瓒他们就先提了出来。朱厚熜很是意外,但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王瓒总算是开窍了。

    王瓒一开口,王宪也站了出来。

    王宪直接道:“马政一直是朝廷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这些年马政出现很多问题,都是兵部和都察院处理,从来没有看过苑马寺的存在。马政之一大弊政,就是本该监察马政的苑马寺没有任何作用。臣认为取消苑马寺没有任何问题。苑马寺可以并入兵部,由兵部、都察院直接监察马政,更为便利。汪尚书、李都御史,你们觉得呢?”

    王宪完之后,直接问了汪鋐和李承勋两个人。

    汪鋐本来没想参与进来。

    可是王宪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字,汪鋐也没有什么可退缩的。因此站出来道:“马政问题非常复杂,马政弊端也不是一个两个。不过臣认为王阁老的话,也不无道理。马政弊端之一,是监察不到位。这里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都察院、兵部、太仆寺、太常寺,都有这方面的权力。但太分散,反而影响监察马政。且这些年下来,苑马寺的确是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当然这也不全是苑马寺的责任,因为苑马寺上有都察院、兵部,下有太仆寺也不受苑马寺监管,苑马寺也无可奈何。再随着这些年马市的红火,给朝廷带来的大量的马匹。朝廷缺马的情况大为缓解,马政的重要性也大大下降。这种情况苑马寺的确是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

    汪鋐没有直接表达观点。

    但意思是很明确的。

    苑马寺的存在,的确不是一个必要的事情。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苑马寺的存在的确是没有必要。太仆寺直接管理马政,兵部管理太仆寺,同时监管马政。还有都察院随时可以派遣巡按御史监察马政,已经是非常完善的监管。朝廷应该加强的是,都察院和兵部对于马政的监管力度,而不是寄希望于苑马寺。”

    李承勋开口,也是认为苑马寺的存在没有必要。

    李承勋早年是受到陈金大力提拔,也就是蒋冕的岳父。后来是杨廷和非常器重。可是现在的李承勋已经不是地方官员,是堂堂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并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可以堂堂正正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蒋冕听到汪鋐和李承勋发表意见,立马是紧皱眉头。而且很多都是朝廷重量级官员。连蒋冕认为应该支持自己的李承勋都认为苑马寺应该裁汰。这种情况完全脱离了蒋冕的预料。

    其实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朝廷第一次有变化的时候,很多人会不舒服。

    觉得这是在更改祖制。

    人都是懒惰的,都习惯安稳的生活,都不希望改变。这些朝廷官员也是如此。

    可是当改变多了之后,大家就有些见怪不怪。朱厚熜登基到现在是第七个年头,从杨廷和新政开始,后面成立市舶总司、土地司、税务总司,提高都察院、鸿胪寺的地位,哪一个不是变化。认真起来朱厚熜登基之后,改了一大堆的祖制。

    朝臣开始有些不习惯,但经过这些年的适应,大家都习惯了。甚至有些觉得是理所当然。

    所以裁汰部门,并没有引起想象当中的反弹。

    除了蒋冕这样维护朝廷礼仪和祖制的,还有就是关系到利益问题的臣子之外,其他朝廷大臣都不反对这种改变。

    “臣赞同王侍郎的建议。通政使司每天接到大量的奏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奏折。至于尚宝司、苑马寺的奏折,更是如此。这些无用的奏折,让内阁、司礼监,包括皇上的工作都增加了很多。臣认为这都是因为某些部门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因此导致的问题。这些部门每年花费朝廷大量经费,却无所事事,应该裁汰。”

    王瓒这边是火力全开。

    王时中作为吏部左侍郎打头炮,然后是王瓒、王宪出马,现在是通政使宋景开口。

    都是支持王时中裁汰朝廷部门的提议。

    王瓒看到自己这边声势浩大,立马道:“费阁老,你认为呢?”

    直接问了费宏。

    你让我们冲锋陷阵,我们已经做到了。王瓒现在要费宏拿出一个态度。你总不能什么都不做,等所有事情都有了结果之后,以内阁首辅的名义,去收割好处。

    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费宏很是从容的上前。

    王瓒的确是出击了,效果比想象当中好。本来这个想法是姚镆给费宏提出来的。但费宏的顾虑和朱厚熜一样,自己堂堂内阁首辅,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做,那就必须要成功。如果失败了,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搁,自己的威信会受到质疑。皇帝威信扫地,但靠着皇权还能够维持皇位。

    可是内阁首辅一旦威信扫地,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离开朝廷。

    裁汰朝廷部门,不是问题。

    自己推动,如果不行呢?

    皇帝反对呢?

    因此费宏怂恿了王瓒,费宏要观察一下,看看自己要怎么选择。从皇帝的表情,还有朝臣的情况来看,这个事情还真的能够推动。

    费宏心中就有了腹稿。

    所以不急不慢的道:“王侍郎所言甚有道理。朝廷一些部门目前存在人员臃肿,然却无所事事。拿着朝廷俸禄,却无多少贡献。这些部门臣认为朝廷可以裁汰。不过蒋阁老的也有道理,朝廷部门都存在几百年时间。朝廷设立这些部门,当然是有缘由,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作用。因此臣建议,朝廷可以裁汰部门。但不能操之过急,裁汰哪些部门,怎么裁汰部门,裁汰之后应该怎么安置官员,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然后在开始推进此事。”

    听到费宏的话,王瓒忍不住大骂费宏。

    你个老狐狸。

    正话反话你自己都了。

    想要谁都不得罪。

    可是世界上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看起来是滑不留,谁都不得罪,但其实白了谁都得罪。王瓒他们这些支持裁汰部门的人不满意,那些反对裁汰部门的大臣也不满意。想要两头讨好,肯定是两头都得罪。

    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费宏这一番话,肯定是取悦了皇帝。因为朱厚熜在上面听到费宏的话是露出了笑容,而且频频点头。

    费宏是有些滑头。

    但作为内阁首辅,还算是比较合格的。作为内阁首辅,最忌讳的就是太极端。

    不激进,但也不保守。

    “杨卿,你看呢?”

    “臣无异议。”

    杨一清年纪大了。

    现在只想要在最后时刻,在北疆地区干出一番大事业,可以青史留名。对于其他事情越来越没有兴趣,只要不影响自己打击鞑靼右翼的军事行动就可以。

    而且杨一清和朱厚熜呆的时间很长。

    对于朱厚熜也有很多了解。

    看朱厚熜的脸色,就知道朱厚熜满意这个提议。既然皇帝都同意,又有内阁首辅费宏的支持,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杨一清也不想什么反对的话。

    而且杨一清也不是一定要遵守祖制的那种官员。

    “嗯。”

    朱厚熜点点头。

    大势所趋。

    王瓒他们开了头炮,兵部尚书汪鋐、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承勋都支持,内阁首辅费宏也支持,现在杨一清也没有异议。蒋冕再怎么反对,也挡不住这个趋势。因此朱厚熜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这个事情内阁和吏部一起讨论出一个方案。”

    “臣遵旨。”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费阁老跟朕提议,地方布政使不需要两个人。朕让内阁和吏部商量一下,有什么结果没有?”

    瞬间很多人沉默。

    不是因为赞成,或者是反对。

    而是刚刚讨论了朝廷部门的裁汰问题,现在又提出了地方布政使的缩减问题。这个事情需要大家消化一下。

    “皇上,内阁和吏部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吏部认为,缩减地方布政使的前提是,朝廷必须要对于地方总督、巡抚任期做一个明确规定。只有地方总督和巡抚任职常规化,他们才能够取代目前布政使司的很多工作。只有这样,才好让地方只留下一个布政使。”

    吏部尚书高友玑开口。

    意思简单。

    目前之所以有缩减布政使名额的提议,就是因为现在地方多了总督的巡抚。总督和巡抚的存在,直接分走了布政使司大部分权力和工作。不过目前地方总督和巡抚虽然越来越常规化,但毕竟没有从朝廷政策层面固定下来。朝廷任命总督和巡抚,还是比较随意的。所以要缩减布政使名额,首先应该固定总督和巡抚职务。

    “这个有道理。内阁、吏部,还有都察院、兵部也参与进来。你们制定一下,看看怎么把地方总督和巡抚常态化,如何固定他们的任职。”

    “臣遵旨。”

    费宏领旨。

    此时税务总司总司长姚镆站出来道:“皇上,缩减地方布政使,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有些特殊的省份,应该排除在外。臣总制云贵军务的时候,推行改土归流,为了安抚当地大土司,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把右布政使以世袭职务来赏给了当地土司家族。而且还专门设立了右按察使,也同样作为世袭职务赏给了当地土司家族。臣认为朝廷应该把几个西南省份作为特殊省份,予以保留右布政使、右按察使。”

    “特殊情况,当特殊处理。内阁要全盘考虑。”

    “遵旨。”

    “那这些事情就这么定了。大家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没有的话,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