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支持山东
前后六天。
从事情发生到解决,陈九畴前后就用了六天。
陈九畴的折子来到了朝廷,表示情况已经解决了。陈九畴把发生的事情都写了出来,然后把自己处理的过程也写了出来。当然也包括他考虑的善后方案,然后就要看朝廷的意思。
“陈九畴的意思是,要朝廷撤了任城卫,你们怎么看?”
陈九畴的折子,虽然是询问朝廷的意思,但也把自己的想法写了进来。
第一个就是关于任城卫的问题。
陈九畴的意思是,借着此次的事情,干脆撤了任城卫。然后清查任城卫的军户数、屯田数、马场情况等等。不过为了安抚任城卫,对他们既往不咎。
“卫所糜烂,世所共知。”
张璁很积极。
虽然陈九畴和张璁关系一般,甚至互相看不顺眼。
但陈九畴想要在山东改革卫所,却是张璁非常支持的。因为这份改革思路是一致的。
因此张璁立马站出来,道:“王晋溪(王琼)在浙江和福建进行卫所改革之后,两个地区的开支明显减少,收入却有了很大的增长。浙江每年的田赋,之前不过是二百五十万石左右。但自从王晋溪在浙江进行卫所改革,清查屯田之后,浙江每年的田赋增长到了三百四十万石,足足增加了百万石。而且改革卫所之后,朝廷支出却降低了六十多万石。可以看出改革卫所之后,财政各方面都有好转。”
这还只是改革卫所之后的情况。
浙江后来经过常伦、史道他们丈量田地,加上推广一条鞭法之后,浙江的田赋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浙江目前的田赋已经达到了五百三十万石,相比起朱厚熜刚刚登基时候涨了一倍。
而且浙江目前还是重要的海贸省份。
每年的关税,加上商税,以及一些杂税,税赋增长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大明朝非常重要的赋税省份。
“再臣在湖广的情况。臣对于湖广卫所进行改革之后,用原来卫所屯田的税赋,养活了几万部队。而且还是火器部队,花费是普通步兵好几倍。臣淘汰了毫无战斗力的卫所,却能够养活几万全副武装,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因为目前的卫所,几乎是完全崩溃。上不能交给朝廷税收,下不能支持足够的军饷,几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嘉靖二年争贡之役,倭国使团三百人,竟然能够纵横宁绍两地,就知道卫所军队的情况。臣提议废除那些毫无用处的卫所,收回卫所屯田,编练新的军队。”
张璁一直是改革先锋。
卫所改革是张璁改革当中重中之重的东西。
所以虽然和陈九畴私人关系很差,但在这方面来,还是非常支持陈九畴。
“兵部怎么看?”
“全国二百多卫所,情况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整体来,卫所崩溃的确是事实。现在卫所最大的问题是,卫所军户逃离太多,能保有四千户的卫所,那都是全国最好的卫所,这样的卫所凤毛麟角。目前大半的卫所,能保持三千户左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可以全国卫所情况已经非常不好。另外一个问题是,卫所屯田流失,被人侵吞很多,无法给军队提供足够的军饷,且拖欠朝廷大量税赋。若是不加以整顿,卫所那么多的屯田都浪费,都被人中饱私囊。因此卫所必须要改革,屯田问题必须要解决。”
五军都督府的没落,从廷议当中可以直接看出来。
本来按照管辖来,卫所是接受地方都指挥使司,还有上面的五军都督府管理。可是讨论卫所改革的问题,五军都督府完全没有发言权。
都是皇帝和文臣在廷议当中决定。
兵部尚书汪鋐发表自己的看法。
“再从部队战斗力来,卫所军队越来越不能打仗。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卫所军户的负担越来越重,每年除了要交税,还要上交大量的军粮,自己都吃不饱饭。而且平时沦为不少卫所武官的家奴,在战场上他们怎么可能有战斗力。正因为他们没有战斗力,一些卫所武官为了保持军队一定的战斗力,就把有限的军饷都花费在自己家丁身上。利用自己的家丁组建一支亲兵卫队。结果是武官亲兵卫队实力越来越强,卫所军队实力越来越弱。长此以往,军队不再是朝廷的军队。因为军队精锐都在武官中。”
汪鋐一点没有拐弯抹角。
卫所那点问题都了出来。特别是卫所制度崩溃,卫所武官权力开始增加,都是不好的现象。
这不是卫所武官开始要当军阀。
现在的大明朝还很强大,卫所武官还没有牛气到可以成为军阀的地步。这其实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卫所制度崩溃,卫所军队不能打仗。结果平时有战争的地方,那些卫所武官也无法信任卫所军队。他们只信任自己人,也就是自己的家丁。
结果这些卫所武官把军饷都用在自己家丁身上,来组建属于自己的亲兵卫队。
看“明史”有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
那就是明末的时候,很多正二品的高级武官,都是死在了冲锋陷阵当中。这个绝对不是因为这些武官视死如归,勇猛异常。而是因为卫所军队实在是不能打仗,这些将军只能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冲锋,以此来调动卫所军队的士气。可是一旦自己带着亲兵卫队冲锋没有成功,那么很容易就会陷入对方的包围当中,最后战死沙场。
现在的大明朝已经开始出现这样征兆。
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卫所制度的崩溃,卫所军队不能打仗。
“皇上,卫所弊端越来越明显。朝廷应该果断的取缔一些没有作用的卫所。”
“皇上,任城卫刚刚闹出了事情。现在要是取缔任城卫,会不会再次发生一些骚乱。是不是可以徐徐图之。”
费宏求稳。
费宏是担心,若是任城卫不服,再次发生事情怎么办。
朱厚熜摇头。
道:“陈九畴在山东,比我们知道的多。朝廷只要讨论是不是可以撤销任城卫,至于怎么撤销,那就是陈九畴的事情。他既然应该撤销任城卫,那么就表示他有办法。告诉陈九畴,他是山东巡抚,全权负责山东军务。朕再给他一个权力,让他负责处理卫所改革。任城卫的问题,他可以决定怎么撤销任城卫,什么时候撤销任城卫。”
“皇上圣明。”
杨一清上前,恭维朱厚熜。
但也不全是恭维。
是杨一清发自肺腑的。杨一清和费宏、蒋冕他们不一样。费宏、蒋冕都是科举成绩出色,然后一直在京城当官。进入内阁,走了最快的捷径。他们都没有在地方当过官,一直都是京官。
因此很多问题他们是不理解的。
杨一清是在外靠着政绩,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位置的大臣。比谁都明白,这些大臣在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不信任自己,最担心朝廷有人给自己使坏。这对于外臣来,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很多事情就因为朝廷的不信任,让他们在外面很难处理事情。
在这方面朱厚熜绝对是杨一清喜欢的皇帝。
朱厚熜对于大臣权力的限制是直接摆在明面上的。看看派出去的那些总兵,下面好几个副总兵,分了总兵的权力。可是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朱厚熜从来不会对前线的大臣、将领指画脚。给他们充分的权力。
此次山东发生的事情,朱厚熜也是如此。
没有急急忙忙的问罪,反而是静静地等着陈九畴的消息。而且充分尊重陈九畴的建议。杨一清这是代表所有在外面当官的官员,给朱厚熜一句“皇上圣明”。
“加上一句,朕只看最后卫所改革的成果,不看他怎么推行卫所改革。朕给他这个权力,如果成功了,朕给他赏赐。若是办砸了,那就让他一辈子在边关。”
“遵旨。”
朱厚熜如此信任陈九畴,费宏应该是高兴。
毕竟陈九畴也算是费宏一系的大佬。
但费宏依旧是认为,这样推行卫所改革,会不会引起很大的反弹。不过皇帝都决定了,费宏就没有继续争执。
“陈九畴想要把吕经调到土地部,参与丈量土地,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