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强硬
阻人发财,如杀人父母。
这句话是很对的。
为了钱,有些人的胆子可以变得很大。就像是这一次,户部和税务总司对于西山煤井进行整顿,立马招致了这些煤矿老板的反对。
甚至直接发生了冲突。
这些煤井老板串通,直接选择了封井。
然后告诉那些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因为朝廷不允许开煤井,所以要封井。他们想要继续工作,就让他们去找官府。
别看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他们的薪水低,干活强度高。但对于他们来那也是生计。因为在煤矿干活的,要么是完全没有土地的农民,要么就是流民,再有就是一些人过来打短工。
那些过来打短工的,他们不愿意卷入进来。
但什么都没有的工人就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不干活就没饭吃。他们很多人都是干一天活,吃一天饭的。所以看到封井,直接断了他们的生计,他们真的是很生气。听到煤井老板的话,他们聚众找当地官府,要求官府给出解释。为什么朝廷和地方官府对于开矿的事情,一直都是犹豫,甚至是反对。
就是因为如此。
开矿工人很累,而且薪水也不高。大部分都是什么都没有的人,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平时生活很艰苦,心中本来就有很多不满。所以稍微发生什么事情,很容易就会出现暴乱。
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除了自己的一条命。
煤井背后的老板想的都很简单。他们并没有想过造反,当然他们也没有胆量造反。他们想的只是给朝廷压力,让朝廷让步。一个是聚众闹事的人多,另外一个就是让京城出现缺煤的情况,这样就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为了钱,他们愿意和朝廷较量一下。
“怎么样了?”
“他们已经封了一百三十多口井。”
“有三分之一了?”
“是。”
户部尚书秦金汇报。
这一次对西山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京城煤炭问题。更多的是为了试验,在西山煤井做试验。为以后全国范围之内,推行新的开矿制度做准备。
因此秦金也是很注意目前发展的情况。
“其他煤井呢?”
“大部分正常采煤。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
“。”
“西山煤井当中,还有三十多个煤井,是当地贫苦百姓私自开采的。那些煤井采煤工人一般只有五六个人,每天的煤炭开采量也非常有限。对于户部的命令,他们也不听。但也没有参与封井,继续开采。”
“他们没挣钱?”
“他们是挣不了多少钱的。首先就是他们中的工具不行,因此采煤量少。加上他们也没有能力,把开采的煤炭运到其他城市。若是他们敢带着煤炭去其他城市,早就被当地扣下来了。因此他们开采煤炭,主要是卖给当地的老百姓,价格很是低廉。可能比种地挣钱,但也是力气活,一般有地的农民是不会跟他们一样专门挖煤井的。而且他们平时还要孝敬煤井周围的地头蛇,所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嗯。”
京畿地区。
各地管理比较严格。
那些贫民开采的煤炭,想要长途运输也没有资本。就算是能够运输,也不敢进城。别看那些城市不收权贵的入城费,那些贫民想要带着煤炭入城,那肯定是要交税。
且他们偷偷开采煤炭,虽然不用给朝廷交税,但当地的地头蛇还是要孝敬的。挖煤历来和黑势力是分不开的。那些黑势力不敢敲诈权贵的煤井,但这些百姓的煤井,没有这些地头蛇的同意是开不了的。
“那你看他们怎么弄?”
朱厚熜心中还是很同情这些人。
但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安置他们。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是自己开煤井的。如果不给他们一个活路,他们肯定会拼命。这个和一些没有工作,因此找官府交代的挖煤、运煤工人不一样。
再这些人敢于开煤井,那都是胆子比较大的。
如果是乱世,这种人都是不安分的主。也只有胆大不安分,才敢私自开采煤炭。
“皇上,朝廷指令不能朝令夕改,是什么就是什么。但也不能随便没收煤井,不然很容易引起乱子。因此臣的建议是,借鉴市舶总司当初给海商发放出海证的方法。户部可以给这些人发放许可证,允许他们的煤炭进城。等他们挣钱之后,需要还钱给户部。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出路。”
“你认为他们还得起钱?”
“能。”
秦金点头。
道:“臣对于西山好多煤井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仔细的研究过他们的情况。发现里面不少煤井开始的时候都是这种情况。不过发展速度很快,从五六个人的煤井,到拥有二三十个人,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若是允许他们进城卖煤,他们可以迅速积累一笔资金,扩大煤井的规模。只要煤炭价格不降低,那么煤井还是很挣钱的。这些人既然有胆量开采煤井,那都是胆子很大的。能够走南闯北的商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胆大的人。”
“卿对于商人还有研究?”
“臣在户部就是跟钱打交道。商人怎么挣钱,臣是需要了解的。”
“嗯。”
朱厚熜点头。
果然任何一个年代的精英,那都不是白给的。
秦金一个两榜进士,竟然还能够放下身段,研究商人,真的是很了不起。
“卿认为煤炭价格不会降低?”
“皇上,臣认为煤炭价格短时间之内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有所增长。”
“怎么?”
“这几年京城人口一直在增长,天津人口也在迅速增长。而这两个地方,都需要大量的煤炭。虽然北直隶不少地方都有发现煤炭的报告,但目前北直隶使用的煤炭,主要还是西山提供的。若是朝廷决定少用柴火和木炭,那么到时候煤炭需求会迅速增加。而且短时间之内这种局面是不会改变的。这种情况煤炭价格是不可能下降的。”
“供求关系决定物品的价格。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千古不变的道理。”
“皇上所言甚是。”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这是经济学理论上的东西。但不是现代经济学才发现的理论,相反这个东西从古至今稍微了解经济的人都明白。
“那些封井的煤井情况你们都了解吗?”
朱厚熜转过头问骆安。
骆安,兴王府旧人,代替朱宸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朱宸仓促之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能力不够、经验不足,做的其实不算很好。好在朱宸是兴王府旧人,是朱厚熜嫡系。虽然能力不足,但最起码帮朱厚熜稳定了锦衣卫。
不过朱宸年纪不。
两年前已经致仕。
接替朱宸的同样是兴王府旧人,朱厚熜从兴王府北上之时,担任朱厚熜贴身防护重任的千户。他是兴王府旧人当中,地位比较高的。因此这一次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因为锦衣卫特殊地位,所以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朱厚熜选择的肯定是自己的嫡系。
自己从兴王府带来的军官,不管能力如何,在利益上和朱厚熜是一致的。朱厚熜也信任他们。所以锦衣卫指挥使,朱厚熜选择的肯定是自己兴王府旧人。
“皇上,我们都掌握。”
“那就好。”
朱厚熜又看了看秦金,问道:“这些人可都有许可证?”
“没有。”
“那就抓吧。所有的煤井都没收,这些人都重重处罚。按照开煤井的时间,补交税款,加上罚款,必须要交齐。没有就没收财产。”
“皇上,那些到官府闹事的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怎么办?”
“派人告诉他们。所有煤井在半个月之内都会重新采煤,在这半个月之内所有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每人发放两斗米。若是拿到两斗米之后,还敢继续闹事情,全都抓起来。还有在背后鼓动这些人闹事的,一律抄家。”
“遵旨。”
朱厚熜对那些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开一面,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熟练的挖煤工人。
若是把他们全都抓了,西山那边就会受到影响。毕竟让那些有地的农民去挖煤,他们是不会干的。两斗米,也就是每个人可以分到三十斤左右的粮食。要是这都不满足,一定要闹事情,朱厚熜也不会软。
“秦卿,没收那些煤井之后,迅速卖出煤井。必须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半个月之后这些煤井要正常挖煤。”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