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张璁的怨气
嘉靖十年八月。
朝廷有了新的官员变动。
内阁阁臣赵璜年老致仕,朱厚熜选择了吏部尚书高友玑入阁。其实很多人都看得出来,高友玑入阁也只是象征性的。高友玑的身体也不是很好。
而且高友玑七十岁,就算入阁也没有多少时间。
最多不会超过一两年时间。
大家更关注的是,高友玑留下来的吏部尚书位置。
不少人看好张璁。
毕竟张璁受宠,是整个朝廷都看得出来的。张璁的升官速度,简直是羡煞一堆人。入仕不过十来年时间,就已经是礼部尚书。而且在礼部进行改革,都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现在吏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
张璁当然是最有会。
可是所有人都猜错了。廷推的时候,内阁首辅费宏支持的是户部尚书秦金。朱厚熜这个皇帝也没有硬推张璁上任。结果最后的结果,秦金获得的票数最多。
张璁得到皇帝的支持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很明显。
升官速度就可以看出来。
但坏处是,得到很多人的敌视。毕竟很多官员努力二三十年才能够当六部尚书,张璁不到十年就走完了。大家平时看在你是皇帝宠臣的份上,退让三步。可是不代表大家心里没有疙瘩。谁看到张璁这样升官速度,都会羡慕嫉妒恨。不要以为朝廷重臣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其实人性是共通的。
正好这是一个会。
朝臣支持张璁的不多,获得的票数也有限。
朱厚熜没有驳回廷推结果,而是按照廷推的结果,任命了秦金为吏部尚书。
因为朱厚熜需要稳定。
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一年,朝廷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朝廷稳定。一旦朝廷的权力架构出现问题,也会顺延到地方,顺延到前线。
这是朱厚熜不能接受的事情。
既然内阁首辅费宏极力反对,朱厚熜当然不能强推张璁上去。
朱厚熜算是给足了费宏面子。
因此在选择户部尚书的时候,朱厚熜提出让盛应期回朝,担任户部尚书。费宏也不好反对。本身费宏就不是那么硬气,可以和皇帝争夺人事问题的官员。费宏主要是担心张璁担任吏部尚书之后,自己的内阁首辅位置受到威胁。所以才反对张璁。
除了张璁,其他人费宏都支持。
盛应期回朝担任户部尚书,杨一清推荐甘肃巡抚赵载迁为蓟辽总督。负责辽东、蓟州、热河三个地方。朱厚熜同意杨一清的推荐,费宏也没有反对。蒋冕、毛纪他们也支持,毕竟赵载算是陈九畴一提拔的官员。
“秉用(张璁),消消气。”
“宣之兄(汪鋐),非我气,一定要计较。而是费阁老欺人太甚。”
张璁很是恼怒。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秘密。
朱厚熜本来想要任命张璁担任吏部尚书,却被费宏阻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璁的耳朵当中。张璁虽然不算是睚眦必报之人,但也绝对不是心胸宽广之人。
张璁本来就不喜欢费宏。
现在对于费宏的更是咬牙切齿。
张璁现在想的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把费宏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赶下去。只不过现在的费宏,内阁首辅位置坐的还是很稳。更重要的是,费宏才六十三岁。
真要是正常致仕,最少还需要三四年,甚至是四五年。如果费宏的身体跟杨一清一样好,那在内阁首辅位置上时间就更长了。
张璁可是等不及费宏正常致仕。
因此张璁和兵部尚书汪鋐,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刘天和见面。
三个人目前算是政治盟友之一。
主要是因为他们三个人都是属于改革派官员,政治理念上有共通性。汪鋐笑笑,道:“秉用,不用着急。皇上既然想要改革,肯定是要重用你的。虽然这一次未能担任吏部尚书,但不用一两年必然会有调整。高阁老年纪大、身体也不好,估计也就一两年之内致仕。还有杨阁老,只要‘河套战略’顺利进行,估计也不会继续留在内阁。”
汪鋐之所以跟张璁这个资历如此浅的官员混。
主要是因为汪鋐在朝中是完全没有根基。
汪鋐早年的老师吴宽吴文定,算是汪鋐在朝中的后台,可惜他都已经死了二十多年。当初汪鋐之所以被打发到地方,就是吴文定的政敌做的。吴文定死了之后,汪鋐在地方一待就是二十年时间,根本没有朝廷重臣提携他。
汪鋐完全是靠着硬邦邦的政绩升官。后来更是凭借着屯门海战,战胜葡萄牙商船武装,收复屯门,才能够回到京城。因此回到京城之后,完全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没有人帮忙,依旧是过得不容易。
特别是想要推进兵器改革,问题就更多。朝中没有人脉,地方各种掣肘,都在影响汪鋐的动作。
因此他只能是在朝中找盟友。开始他找的是王瓒、王宪他们。可惜王瓒此人,虽然因为大礼仪之争立下大功受到皇帝重用,但政治智慧太差,本身施政能力不足。
最后黯然离开朝廷。
反而是张璁此人,做事情有章有法。不仅有政治智慧,还有施政能力,更有政治腕,是一个胸有丘壑之人。
汪鋐心中当然也有不忿。
毕竟自己入仕三十年,才走到了现在的位置。可是张璁一个后辈,却凭借着皇帝的宠信,现在跟自己平起平坐。而且前途也比自己更加远大。
但汪鋐相比起心中的九九,有更大的目标。
完成大明朝的军队改革。
而且汪鋐不仅仅是要进行军队改革的大臣,更是对于大明朝政治、经济都有自己想法的大臣。相比起这些来,心中那点不忿,什么都不是。这不是汪鋐是圣人,而是作为一个官员,他更想要名留青史,更想要在政治上有建树。汪鋐知道自己在朝中想要做事情,需要张璁这样有前途的朝中重臣的支持。所以汪鋐才会和张璁交往频频。
刘天和倒是和汪鋐不一样。
刘天和是杨一清的爱将。
刘天和刚入仕途的时候,脾气大得很。正好是刘瑾气焰嚣张的时候,但刘天和丝毫没有顾忌刘瑾,直接就整治了刘瑾的人。最后进了锦衣卫的监狱。要不是杨一清的担保,不定都要被流放。正因为杨一清的保护,最后是贬为县丞。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很多。
朱厚熜登基之后,对于杨一清非常器重。
因此在杨一清的推荐之下,刘天和一步一步升官,最后担任蓟州巡抚。先是跟周尚文合作打了一场胜仗,狠狠打击了俺答的土默特骑兵。之后担任宣大总督,嘉靖八年的时候打了名震天下的大胜仗。
刘天和算是杨一清提拔的官员当中,目前成就最高的。
但杨一清现在慢慢的不怎么插朝廷的事情。刘天和还年轻,现在才五十一岁,当然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在朝中大臣当中,支持刘天和改革军队,改革兵器的,也只有张璁、汪鋐他们。
因此刘天和也是亲近张璁和汪鋐。
“费阁老忌惮秉用兄。”
刘天和淡淡的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厚熜登基之后,吏部尚书的任命,一直是牢牢地掌控在中。就连杨廷和在的时候,都不会对朱厚熜任命的吏部尚书提出反对意见。
但脾气比较软和的费宏却是极力反对。
可以看出费宏是多么的忌惮张璁。
“费阁老,不足谋大事。”
张璁心情不好。
而且张璁性格本来就是如此。很直接的表示了自己对于费宏的不满。汪鋐在旁边也是微微点头。虽然费宏这几年当内阁首辅,朝廷也算是安稳。
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首辅。
但汪鋐这些改革派大臣看来,费宏不是一个可以谋事的大臣。
“费阁老喜欢安稳。”
刘天和也是支持张璁的观点。
安稳是人的本能。
对于官员来更是如此。能够平平稳稳的,谁也不愿意折腾。但对于张璁、汪鋐、刘天和这些改革派官员来,安稳就是慢性自杀。
在他们的眼中,现在的大明朝问题很多,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必须要改革,不能安稳。所以他们对于喜欢安稳的费宏是不满意的。费宏选择安稳,肯定就要打压他们这些改革派大臣。
“费阁老才六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