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弹劾

A+A-

    在古代,彗星的出现不是一个好征兆。

    早在先秦古籍当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法。尚书洪范当中就有“肃,时寒若”,“义,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春秋时盛行的占星术,就是依据天体的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

    不仅仅是如此,包括墨子这里认为:“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还有“墨子天志”当中,有大量描写了“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关联。

    而儒家这边,最早亚圣孟子也有这方面的阐述。

    不过一直到汉代大儒董仲舒把这些思想都整理出来,从最早的“天人合一”的想法,成为了完整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由“天”决定的。而人的生理构造、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也是“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的。

    因此,董仲舒认为君主则是天的代表,受命于天。天现祥瑞是在表彰帝王功绩显赫,而灾异则是谴责帝王昏庸。所以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董仲舒的“政治上的过失是灾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天人感应”思想,慢慢的成为了大家接受的观点。因此一旦出现灾情,如地震或久旱不雨,皇帝必须发表“罪己诏”,自称无才无德,要避殿、减膳、罪己、求言,或赦免罪犯,诏求直言无隐,以补过失。当然后来皇帝不愿意背锅了,所以这个锅就开始让大臣背。

    历史上因为出现各种灾害,所以被迫离开朝廷的大佬不是一个两个。所以在古代很多宰相,在明朝是内阁首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这种灾害。

    因为很多人都把这种灾害和这些领政的大臣联系在一起。表示就因为你们这些大臣做的不好,所以才会有这种灾害。这就是上天的警示。

    当然后来这些领政的大臣也不愿意背锅,就从朝中找一个倒霉蛋,强迫这个倒霉蛋背锅,然后让他离开朝廷。

    和地震、干旱、洪水这些灾害一样,天文变化也是一样。

    天文星出现变动往往被古人视为上天的警示。天文星变化包括日食、月食、彗星,这些都属于异变。出现这种星变,除非皇帝不在意。一旦皇帝在意,那么甚至会导致朝廷重臣避位。

    这不是一个事情。

    嘉靖十一年十月,就出现了彗星。

    其实朱厚熜登基之后,天文星出现变化的情况不少。最早出现过“木星留守井宿”,在嘉靖七年还出现过“长庚星”。一直到嘉靖十年六月,也就是去年六月出现过彗星。持续了足足三十四天时间。

    到了今年嘉靖十一年二月,再次出现了彗星,也持续了十九天。

    只不过朱厚熜一直不在意。加上当时朝政算是比较安稳。费宏是内阁首辅,当然不愿意让彗星的事情影响自己。只要把彗星和“天人感应”联系起来,那么费宏这个内阁首辅是怎么都跑不掉的。所以费宏非常愿意淡化之前那些天文星变化。

    而张璁等人更是如此。

    张璁一直想要推行改革,最怕的就是这种事情。大明朝这么大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各种自然灾害,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要是把“天人感应”联系起来。一旦出现什么自然灾害,别人就把自然灾害跟他要推行的改革措施联系起来,那么改革就无从谈起。

    当年王安石为什么那句“天变不足畏”这种石破天惊的话。

    就是担心别人用“天人感应”来攻击他的改革。张璁也是一样,害怕别人把自己的改革和“天人感应”联系起来。所以明知道出现这种天文星变化,是攻击内阁首辅费宏最好的会,但也没有动用。

    因此前几次都算是比较安稳的。

    但这一次却一点都不安稳。

    文渊阁的内阁阁臣、协办大学士都是鸦雀无声。

    在他们的前面,有一大片的弹劾奏章。内容都是关于此次彗星的。他们都表示这一次的彗星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天的警示。既然是上天的警示,他们肯定要弹劾一些朝廷重臣。

    这可不是事情。

    之前朱厚熜不想,内阁首辅费宏不想,内阁次辅杨一清忙着,张璁他们不愿意开这个例子。所以前面几次天文星变化没有什么风浪。

    但“天人感应”,这可是延续了上千年以上的思想。

    真要有人用这个来掀起风浪,那绝对不是事情。这些内阁阁臣好不容易熬到了现在的位置,谁也不愿意被这样的事情影响。

    所以大家都很是沉默。

    一片寂静当中,内阁次辅汪鋐开口道:“此次弹劾当中,我的名字出现次数最多。此事我只能是选择回避。”

    这是内阁内部的讨论。

    汪鋐没有辩解,因为没有异议。这种事情最后还是要皇帝来定夺,所以汪鋐选择以退为进,对于此事不沾。汪鋐开口打破了沉默。

    不过也没人贸然开口。

    因为这份弹劾奏章,虽然弹劾的大臣不在少数。在座的内阁阁臣基本上都榜上有名。但大部分都是虚的,主要矛头直指张璁、桂萼、汪鋐三个人。

    若是碰到了明孝宗这样的皇帝,在座的这些内阁阁臣肯定群起而攻。跟这些科道官员一起,把所有的罪名推给张璁他们几个人。然后把这些人从朝中驱逐出去。

    此次人事变动,张璁一系可是获得了大量重要位置。

    要是能够把张璁一系赶出去,在座的内阁阁臣都能够吃饱。怎么给皇帝施压,前面的那些前辈已经留下了经验。只要朝廷大部分大臣一致,明孝宗这样好脾气的皇帝是一定会接受的,或者一定会妥协的。

    可惜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可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对于朱厚熜,这些内阁阁臣谁也不敢糊弄。登基十二年时间,朱厚熜创造出来的成绩,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这可是注定要载入史册,名留青史的皇帝。

    这样的帝王谁敢随便忽悠,谁敢随便施压。

    越是这样的皇帝,越是强势。你越是给他施压,皇帝越是不会听话。张璁等人都是皇帝的宠臣,哪里是那么容易可以驱逐的。

    所以汪鋐完之后,大家依旧是沉默。

    费宏看大家都不话,明白谁也不想得罪张璁。这让费宏心中有些无奈。随着汪鋐入阁,张璁担任吏部尚书,盛应期担任兵部尚书,桂萼担任户部尚书,刘天和担任协办大学士兼任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张羽担任土地部尚书,唐龙担任税务总司总司长,张璁一系已经是大势已成。

    压不住了。

    不过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费宏明白先要解决这个事情。“天人感应”弹劾张璁、桂萼、汪鋐,也影响了内阁首辅费宏的名声。

    因此费宏道:“此事涉及众多朝中重臣,非我们能够决定的。还是给皇上呈过去,请皇上圣裁。你们觉得呢?”

    “理应如此。”

    “此言甚是”

    平常的时候,票拟的权力,这些内阁大臣都是抢着做的。因为票拟是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参与政事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施展自己政治抱负最直接的办法。

    但这个奏折,他们恨不得赶紧扔出去。

    这可是烫山芋。

    把奏折送进皇帝那里之后,大家继续办公。本来费宏还以为皇帝会请内阁阁臣过去,或者让张璁等人入宫问答。可是直到下班,皇帝那边都没有消息。

    费宏没有探听皇帝那边的情况,而是正常下班。见到其他大臣也都是和平常一样打招呼,就像是没有这个事情一样。

    一直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之后,费宏才忍不住骂道:“竖子不足为谋,坏我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