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处理
张璁随就拿出古代的“名人名言”。
许衡是一代大儒,出生的时候是在金朝统治的河南,长大之后基本都是在元朝统治的那段时间。许衡受到元朝皇帝的器重,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提出“行汉法”的政治主张,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推进国家统一。倡导程朱理学,是继朱熹之后,在元代传播理学的第一人。而且在元朝创立国子学,形成教育体系,培养大批人才。领导编制授时历,水平相当高。是宋朝之后,最出名的大儒之一。
张璁拿出许衡的话,来反对“天人感应”。
许衡的意思很简单。
文景之治是古代大盛世,甚至在许衡看来元朝之前的那些朝代,就没有一个盛世可以比拟“文景之治”。但文景之治的时候,各种自然灾害和天文星变一抓一大把。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影响到文景之治,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努力应对这种变化,消弭这种灾变,结果才有了文景之治。
先了“名人名言”,然后才开始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这是张璁一贯的法。
“陛下登基之后,也不乏水患、旱灾,还有长星、彗星等情况。各种灾变比孝宗皇帝和先帝之时更多。然陛下圣明,勤勉朝政,选贤任能,因此大明朝焕发出蓬勃生,国势蒸蒸日上。朝廷财政是先帝之时的三倍有余,击溃漠南鞑靼部落,保护边境百姓不受草原部落侵袭。先帝之时的遍地流民,现在都安安稳稳的生活种地。且皇上仁慈,废除贱民贱籍,全国百姓无一不称赞皇上仁德。此何原因?全因皇上心存天下,加志于穷民,以尧舜之道求尧舜之治,行仁政、勤政、善政之缘故。行仁政、勤政、善政,不以遇灾而惧,修德正事以回天心,则可变灾为祥。以皇上之圣明,文景之治又有何困难?天之立君,本以为民。只要皇上勤政为民,则民富国强,何惧灾变?”
张璁拍马屁也是一等一的。
把朱厚熜狠狠地夸了一遍。
当然在拍马屁当中,把自己要的话都了出来。灾变不可怕,只要皇帝能够勤政爱民,那么就能够消弭这种灾变。直接反对看到灾变就慌里慌张的行为。
既是回击了黄宗明他们的弹劾,又表达了自己对于灾变的态度。
“臣赞成张尚书之言。”
国子监祭酒王廷相附和张璁。
开口道:“皇上,纵观历朝历代都有灾变记载。帝王不同的选择,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的灾变在文、景两帝中,就有文景之治。在汉灵帝中,就有黄巾军。皇上圣明,远超文、景两帝,灾变又能奈何?文、景两帝能够在灾变频繁当中,创造文景之治。以皇上之圣明,大明朝在皇上中定可远超‘文景之治’。再论起灾变,大禹之时洪水泛滥,天下万民受灾。若是上苍问罪,要对谁问罪?是舜帝,还是大禹?虽是大灾,但大禹治水,却成就前无古人之成就。遇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畏惧灾变。”
王廷相是张载关学门人,并不是很支持“天人感应”的学。
关学对于自然灾害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法则,甚至信奉一定的成事在人不在天这种思想。所以对于此次黄宗明、冯恩他们以“天人感应”弹劾张璁、汪鋐、桂萼是非常不满意的。
再王廷相和张璁在科举、学方面都很有共同点,算是一定的政治盟友。此次王廷相能够成为国子监祭酒,也有张璁的推荐。因此站出来支持张璁。
朱厚熜对于张璁和王廷相的法很是满意。因此连连点头道:“此话甚是有理。朕岂会惧怕一点点的灾变。就算有灾变又如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能够做到的事情,朕同样能够做到。朕要打造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皇盛世’还要辉煌的盛世。”
“皇上圣明。”
皇帝都这么“自恋”了,费宏当然是第一个站出来高呼皇帝“圣明”。
实在是因为费宏现在很不好,心中很是恼怒。
这群废物。
现在反而是让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下不来台。
当然心中大骂黄宗明他们的不仅仅是内阁首辅费宏,还有就是内阁阁臣李时。本来这个事情和李时没有关系,但黄宗明他们在指责张璁、汪鋐、桂萼是“三慧”的同时,还顺便点评了一下朝廷重臣。
且为了拉拢一些朝廷重臣,他们对于费宏、李时等朝廷重臣是一阵夸奖。
想法很简单。
拉拢费宏、李时他们,一起对付张璁、汪鋐、桂萼等人。李时对于这些人的政治水平实在是不知道从哪里吐槽好。本来张璁他们是皇帝的宠臣,深受皇帝的信任。朝廷重臣谁不知道,朱厚熜从登基开始,就着开始了改革。而张璁他们正是朱厚熜寄予厚望的改革大臣。
这些人正面这样弹劾,而且罪名都是他们的改革内容,等于是**裸的皇帝的改革错了。已经是一步臭棋,他们还想拉拢费宏、李时等朝廷重臣。
你让皇帝怎么想。
皇帝还以为背后是费宏、李时他们撑腰。甚至皇帝会考虑,是不是费宏、李时这些朝廷重臣不满意自己的改革,所以让黄宗明他们当马前卒。
这个罪名李时可承担不了。
李时感觉很冤枉,自己和他们没什么来往。就算是跟其中一些王学门人有交情,那也是他在翰林院、礼部时候的事情。现在他们把自己推出来,完全是把自己架起来。
就算皇帝不认为这是李时的错,但张璁他们呢?
费宏虽然也被他们推出来,但费宏快当了十年的内阁首辅。虽然比不上杨廷和这种内阁首辅那么风光,但也是权力很大,实力很强。因此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相比起来李时这个内阁阁臣就虚得很。
反正李时的心情很差。
因此李时立马站出来,准备把自己摘掉。大声道:“皇上,天文星变乃是大事。但因何事情引发天文星变,却需要慎之又慎,绝不能随便找出一个人来强加罪名,此‘莫须有’也。科道官员更不应该以此为据,随意弹劾朝廷重臣。若是所有科道官员都如此,那么以后朝廷大臣如何做事。这样必然会导致朝廷大臣之间攻伐之风骤起,影响朝廷安定。此风不可长,要坚决予以制止。”
“你觉得要如何制止?”
朱厚熜用很平静的声音询问。
但李时却是冷汗淋漓。
因为李时明白,皇帝这是给自己一个选择的会。李时想了想,还是狠下心道:“此风不可长。以天文星变随意弹劾朝廷重臣的官员,朝廷都应该处罚。或训斥,或贬官,或革除官职。”
完之后,李时感觉自己全身都没有力气。
“所言有理。”
看到朱厚熜同意李时的意思,黄宗明着急了。立马道:“皇上,此”
不过朱厚熜没听下去。
道:“李都御史。”
“臣在。”
“这些人都压入都察院,问问他们是受到谁的指示,他们是怎么串联,利用彗星弹劾朝廷重臣。”
“臣遵旨。”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承勋心里也不舒服。
因为这里面有不少都察院监察御史。这些人瞒着自己这个都察院一把,竟然做了这么大的事情。
朱厚熜又喊道:“陆松何在?”
“臣在。”
陆松从门外走了进来。
经过几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现在是陆松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当然陆松不只是锦衣卫指挥使,陆松还是后军都督府右都督,正儿八经正一品官职。
朱厚熜道:“查,给我查。看看这些日子这些人都是和谁见面和谁串联。真要看看谁想要扰乱朝纲。”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