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伯,我们来合伙吧!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若是让刘奎和王胜得了,当真在食堂的饭菜里下了巴豆粉,他估计是拉肚子最严重一个。



    因为,他每顿都吃的最多,兴许还会命不保啊!



    另一个同窗也是感慨的道:“人家都,咬人的狗不叫,但刘奎和王胜平日叫的也挺欢啊,真是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心计!”



    家仁点头,叹气道:“我以为他们只是有点儿看不惯我罢了,都是同窗,忍一忍,不同他们计较就好了。



    “哪里想到,他们居然行事如此猖狂,不只想要断我的科考之路,还要整个书院不好过!”



    突然,一个平日很沉稳的学子,同家仁行礼道:“家仁,起来我们要谢你。



    “这件事你们家里提前发现了,若是想在考场上反击刘奎和王胜,肯定很容易。但你没有那么做,反而选择保住了我们书院,实在是深明大义。”



    家仁赶紧摆,低声道:“不,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认真起来,这两人也是为了整治我,差点儿连累了书院和大伙儿,你们不怨怪我,我已经很高兴了。”



    “好了,好了!”胖子同窗拦下他们谢来谢去,道:“你们两个与其这么谢来谢去,不如来点儿实际行动,今日的午饭你们包了吧!”



    旁边几个同窗也是跟着起哄。



    家仁就道:“你们坐一下,我家四婶今日在食堂,我去请她辛苦一下,做几个好菜来。”



    “你家四婶,可是仙客来私房菜的大厨?上次放假回家,我叔叔还抢破头也排不到呢!”胖子同窗激动极了,眼睛都在放光。



    他一连声的催促着家仁,“赶紧,赶紧,请婶子一定给咱们张罗两个好菜,等我回家,我一定好好馋馋我叔叔,省得他平日总在我耳边又吃了什么好东西!”



    众人都是听到笑起来,吵吵嚷嚷很是热闹。



    家仁起身,去了后厨。



    李老太和佳音早就挪了过来,正同赵玉茹和陶红英几个话。



    她们原本还惦记,怕家仁的同窗们埋怨他和李家。



    虽这件事是刘奎和王胜不对,但没有李家同王家、严家的私怨,恐怕也不会把这事闹到书院来。



    幸好,家仁过来同窗们没有一点儿埋怨,就是要尝尝私房菜。



    陶红英立刻就欢欢喜喜应了下来,“原本还以为你大伯他们要和周院长等人一起吃午饭呢,我备了不少食材,结果他们却散了。



    “反正,我都已经整治出来,这就给你和同窗们开一桌儿席面。”



    家仁却赶紧摆,不想婶子太累,“四婶,辛苦你炒两个菜给同窗们尝个新鲜就行了。其余,我们再把套餐都打一份,菜色就不少了,天气热,婶子多歇歇,不用为我如此费心。”



    陶红英听得侄儿这么,特别高兴他如此孝顺懂事,于是开口撵人,“快去陪你的同窗吧,记得坐雅间,这些事,就不必你惦记了。”



    家仁无法,只能回去了。



    李老太和佳音帮不上什么忙,就回了院儿。



    李震生和温先生有事,回城去了。



    李老二不知为何,留了下来,眼见老娘和侄女回来,李老二就迎了他们在阴凉的廊檐下话。



    “娘,昨晚我同大哥、三弟,还有温先生,睡在一处,我们都觉得家里孩子不能死读书,应该带出去见见世面。



    “家仁和礼哥儿以后肯定是要科考做官的,猫哥儿年岁还,暂时不定性,他们三个可以等等。



    “家喜和家安显见不是读书的料子,以后还是要给他们另寻出路,他们在书院这么久,懂事稳重很多,但读书一般,玩耍居多。



    “不如,让他们两以后一年请假两三次,跟随家里的船队南下,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您觉得如何?”



    李老太扯了蒲扇,用力扇了两下,还是扇不走自己的心里焦躁。



    其实,昨晚她也想了很多。



    孩子们大了,她不能像老母鸡一样,都把他们搂在翅膀底下,恨不得见一丝风雨。



    就是她想如此,她的翅膀也太了。



    她的年岁也逐渐大了,没有那么多心力和本事,继续护着孩子们了。



    就像这次,若不是孙女聪明,发现了蹊跷,谁能想到孩子们在书院,还能被人设计陷害啊



    李家不再是农门户了,孩子们遇到的凶险也不再是掉冰窟窿,或者是被狗咬猫爪,爬树掏鸟蛋下不来,这样的事。



    而是动辄会断了前程,或者牵涉很多人性命的大事。



    家里能发现一次、两次,但谁敢保证每次都能平安躲过啊?!



    只能狠狠心,让他们走出去,多经历风雨,也就不怕风雨了



    可是这么,风雨的凉,风雨的狂,她辛苦大半生,实在太清楚了。



    她舍不得啊!



    舍不得孩子们吃苦啊!



    李老二知道老娘在想什么,也不再劝,毕竟他也舍不得。



    佳音坐在一边,抱着狐狸,眨巴着大眼睛,倒是赞成让哥哥们出去历练一下。



    不别的,就家义和刘扬,独自跟船南下几次,如今比之先前可是行事稳重太多了。



    家喜和家安两个哥哥,自就极聪明,可惜读书就是不开窍,论起淘气了来倒是一等一的好!



    兴许出去走走、看看,他们就能找到自己喜欢且合适的道路呢?!



    李家七个子,想要都读书、都科考、都做官,本身就不现实



    但这话,她这会儿可不能,奶奶肯定能想明白,她就不要在火上浇油了。



    她这般想着,就凑到了二伯身边,声道:“二伯,咱俩合伙开花店啊?”



    花店?



    李老二本来还想着侄儿们出门历练的事呢,一时反应不过来,满脸懵。



    佳音难得看见精明的二伯,如此模样,于是咯咯笑了起来。



    李老二回神儿,伸揉揉侄女的头发,笑的无奈。



    佳音赶紧同二伯起来,“二伯,我那里有很多好花,只在我娘做私房菜的日子摆一下,太可惜了。二伯要不要开一个花店,把那些名花都搬过去。



    “我听温师伯,很多大官儿都喜欢花呢。以后咱家的花店,只卖中等和下等的花,好花都留着,只能看,但不卖!



    “然后那些大官儿喜欢名花,就要来咱家店里看花。谁对二伯好,就让谁看,他们是不是就都对二伯好了?



    “还有我以后要跟着张爷爷学制药医病,我要找药材种子和药材苗,那些大官儿家里肯定人多,他们想要名花,就让他们拿药材种子和要菜苗来换!好不好?”



    李老二越听眼睛越亮,这哪里是开花店,明明就是一个拓宽人脉的好法子!



    就像侄女的,朝堂上喜欢花的官员比比皆是。



    谁来店里赏花,都要坐下来喝杯茶吧。



    喝茶就要同他话吧,甚至为了让他割爱一盆名花,还要欠个人情吧?!



    这么来往几次,熟人多了,人脉广了,他也就顺利融入朝堂了。



    到时候,可就不是如今这种,放眼朝堂他只有温御史和刘志恒两个熟人的窘迫模样了



    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