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反派主角电影?
这个杀不太冷之后,李易就又一次闲了下来。
他其实挺满意现在的生活的,拍拍电影,拍完电影就休息一段时间,和老友们一起聚一下。
距离这个杀不太冷上映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
李易邀请了老友们来家中聚,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来。
起来,史丹这个角色的确很变态,但是我突然有个想法,你们,反派可不可以当主角?唐路突然开口道。
反派主角?有意思啊!我觉得也可以吧?不过,这个还真的没多少人尝试过,倒是好莱坞有一些电影,反派的魅力比主角大,但是却也并非是以反派为主角。陈问眼睛一亮道。
但是有个问题,反派之所以是反派,明这是个坏人吧?不管是被迫成为坏人,还是主动成为坏人,但是坏人做主角,价值观方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林云斌反问道。
这个的确是!至少我是不喜欢这类的影片的!李易摇了摇头。
其实李易这里的确有一部关于反派主角的电影,但是那部电影,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
没错,那部电影就是丑!
这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的衍生作品。
这部电影的争议非常大,有人觉得非常好,但是这部电影的影响的确可以在影史上都算的上是顶级。
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国家和城市,上映丑的时候加强了安保,甚至院线附近还增派了警察巡逻。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争议之所以很大,是因为这种争议并不是单纯的审美隔离,因为大家都承认丑影片本身的艺术质感,只是在价值观上,丑给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这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台词: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这句话对应真实而现实世界,影射我们现在的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种定义而已,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都是我们文明社会了算,但价值观这种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支持者认为:丑用极为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就是如果一部电影能真的影响现实,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而反对者认为:抛离所有价值评断,这部电影也是不及格的。电影中他所有积极的举动,都是无意志,无目的的。
这么你还真有想过?来听听?慕晴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家丈夫问道。
其他人也都一脸好奇,事实上,这类的反派电影,在国内几乎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在好莱坞也很少见。
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依靠扮演丑赚取营生。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而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笑对人生,却因此让自己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濒临崩溃。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丑在无法自已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
李易先是做了一番简介,然后才开始把丑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个世界没有d,没有蝙蝠侠,但是这其实无关紧要。
因为丑的故事,虽然是源于d,但是却又脱离了出来,可以,这个故事里面,真的没有什么超级英雄的相关。
可以,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是如何诞生的故事。
听完李易讲述的丑的内容之后。
陈问等人也
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反对。
陈问一脸惊叹地道:这个故事很吊啊!丑的故事非常饱满,前三分之一虽然有些套路和刻板,但中间开始反转发力,后面三分之一开始走向无界的黑暗,暴力,血腥,价值观天平的失衡,都在最后压向观众,清晰的看着急需社会救助的亚瑟,彻底沦为精神疯癫毫无人性的丑。
唐路也点头道: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丑,这个丑代表着压抑,无序,暴力,傲慢,混乱,癫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负面和恶。所以给丑设计一个精神病的身份背景,是点睛之笔,不过,的确这样的电影要真的拍出来,怕是影响的确会很大。
丑本是带给人快乐的,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少有快乐的,我记得好像之前在哪里看到过这句话。慕晴也道。
我不这么觉得,抱歉,实话,我反倒是觉得,这种电影最好还是别碰为妙。林云斌突然开口道。
哦?为什么?陈问皱眉问道。
你们不觉得,这个丑他所有积极的举动,都是无意志,无目的的?林云斌反问道。
哦?为什么这么?你有何高见?陈问继续问道。
首先,李导,我单纯的就事论事,丑的故事,如果拍成电影,我不否认,这会获得很高的评价,因为这里面的丑,在我看来,几乎可以迎合了当下社会的底层。
甚至于,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丑给予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遇到困难,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会不会学丑那样,反击报复这个社会?林云斌道。
你这话的,如果这个社会,靠一部电影就能够影响,那会不会太脆弱了?难听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那么容易,那么轻易地被影响,那干脆不要拍电影了。陈问不以为然地道。
李易不置可否,电影是否能影响到观众?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
这还是需要分人!
其实过去李易一直拍的电影,大多数时候,都是正向的!
至少在精神层面是正向的!
比如这个杀不太冷,其实在精神层面也同样的是正向的,毕竟,最终玛蒂尔达回归了主流社会。
而丑真的不是什么正向的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李易明明早就已经有了这个故事,却一直束之高阁的原因所在了。
单纯地从电影的角度来,丑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故事。
也非常适合电影创作!
但是李易犹豫和纠结的地方就在于,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会不会出现不好的影响?
这个时候,林云斌继续道:我之所以,丑没有意志,真的不是胡的,听了刚才的故事,实话,我真的很难对这个故事喜欢的上来。
因为里面的丑做的每一件事,给人的感觉,都不是主动的,几乎都是被动的!
比如丑为何杀掉三位华尔街人士?
是因为他自己想要这么做吗?
不,是因为他需要自卫,且自卫的武器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阴差阳错由别人给他的。
还有丑为何杀掉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一直欺骗她,曾经还纵容虐待她。这位母亲一直絮絮叨叨的写信,可是她不关心亚瑟,也不认可亚瑟。
丑如何去到莫瑞的脱口秀的呢?是他主动要去的吗?不,不是,不是他要去的,是对方主动找他去的。
丑为何杀掉同一个剧团的另一
位丑?
因为他先是嫁祸丑,打报告令他丢掉工作。然后他这次登门的关心也是虚伪的,他不是关心丑,只是希望自己脱罪。
对于真的关心丑的那位呢?丑温情脉脉地放他走了。
丑如何重创两位追捕他的警察呢?他什么都没做,警察阴差阳错的被其他抗议者阻挡了。
丑为何杀掉主持人莫瑞呢?因为主持人利用他,还数次播放他的影片羞辱他。
丑如何在杀掉莫瑞后脱罪的呢?他什么都没做,是别的抗议者制造了车祸。
脱罪后他如何站起来翩翩起舞呢?不是他想做的,是周围人的起哄鼓励他做的。
丑为何杀掉最终的那位心理医生呢?因为她与最初的那位心理医生连长相都十分近似,他们虚伪,从来不真的关心病人。
丑的任何一步行为都是被动的,是自卫的,是报复的,合情合理,甚至有正义在其中。
这位丑追求的东西和我们一模一样,他渴望成功,被动的抓住事业的会,他渴望被爱,在脑子里幻想自己被其他人接受,他渴望社会阶层的提升,希望得到韦恩的认可,他渴望自尊心,所以在众人起哄后,他也享受那样的时刻。
这还是丑?这不就是每个人么?
只是林云斌的话音刚落下,唐路就不解地问道:这难道不是优点吗?他做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甚至有正义在其中,而且会容易让每个人共鸣,这不是好事吗?
这当然不是好事!如果只是从商业层面上来,这的确是好事,毕竟,有共鸣,让人们内心深处的恶,得到释放,对于票房肯定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但是从影响方面来,丑是每个人,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好吗?
既然丑可以那么做,那么每个人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
可是丑所作所为,本就是非正义的!他是在犯罪,任何理由都不能为真正的犯罪开脱对不对?林云斌争辩道。
其实李易也赞同林云斌的话,实话,丑的改编,的确很不错,可以自圆其,自有逻辑。
但是相比起来,李易反倒是更喜欢蝙蝠侠黑暗骑士里面的丑。
因为这个丑,他不要钱,不要世俗意义的成功,不要被尊重。他是彻彻底底的反英雄,而反英雄也是一种英雄主义。这是区分丑与其他罪犯的区别,因为他还相信些什么,他要证明他的信念是正确的。
因此面对黑暗骑士中的丑,大家会害怕,他不懦弱,不愚蠢,他意志超强,与我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我们都无法称他为异己,因为我们无法理解。
黑暗骑士中的丑,如同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博士一样,像一团危险而庞大的火焰,以我们无法理解的内核运转着,比起平庸的观影者。他们以更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燃烧。因为我们明白蝙蝠侠的生命力是一个理念的想象,是把我们自己无限拔高的形象,是虚假不可信的。丑和汉尼拔反而体现着一种更本真旺盛,又可信的生命力。
其实简单地,黑暗骑士里面的丑也好,沉默的羔羊里面的汉尼拔也罢,他们更多的是让人害怕,但是他们是特殊的,不具备普遍性。
可是丑里面的丑,可怕的地方,就如同林云斌的那样,他甚至有可能具备了普遍性!
这无疑是很恐怖的事情。
因为丑遇到的事情,会不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他那样做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丑其实是可怜虫,在我看来他简直是教科书般的
可怜虫,被领养,养母精神疾病,被养母的男友虐待,孤独,被陌生人霸凌,被上司错怪,被同事嫁祸,被他人嘲笑,被他人漠视,努力但不成功,自己也有精神疾病。
你们难道没有发现,这就是今天所有自怨自艾的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哪个年轻人在上抱怨不是这些,络上戾气的确越来越重,而丑就是我们自怨自艾的放大。
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故事里的其他抗议者呢?粗暴,野蛮,无脑,***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就是无数个自怨自艾被放大的庸众。
所以,如果这个故事拍成电影,那么我不由地会疑惑,这部电影到底要表现什么?有钱人是高尚正义的,穷人是野蛮愚蠢的?
一切理智的正常人会幽默豁达的忍受,因为他们理智的意识到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而反抗者都是坏人和疯子。
阶层固化,生活不值得,反抗者又疯又蠢又坏。这是什么内容?这不就是每天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都在看的东西吗?
(本章完)
免费阅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