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可战胜的岁月
准高三的学生,暑假时长约等于零。
他们早已在别的学生还在家里吹着空调吃冰淇淋的时候,回到学校。
埋在课桌上,将汗水和时间,交付于一道一道练习题,一个一个知识点。
不久后,林彻去了大学。
顾知栀将这种思念潜藏,和其余的思绪一起,沉甸在内心深处。
她并不孤独,因为,在身边就是战友,在远方,有等待她的少年。
开学前,她将自己已经及腰的长发剪去,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轻松不少。
不过周子茉却表示十分惋惜:“这么长的头发,得留多久啊。”
“以后再留也一样的。”她毫不可惜似的笑起,眼神清澈单纯,却又坚定不移。
姜南已经到了竞赛的冲刺阶段,他早已没参加月考。
顾知栀稳稳地坐上了第一名的宝座。
不过姜南还是她谦虚了,因为如果他没有去参加竞赛的话,现在也不一定能考得过顾知栀。
因为这个女生,现在努力得可怕。
在高三。
知识点过了一遍又一遍,测验仿佛天天都有,张张试卷如鹅毛大雪般纷飞而下。
她始终不停努力着,哪怕是最擅长的物理,她也依旧每日总结着题型。
脑海里随时都能展开一张知识框架,以及考点分布。
曾经最讨厌的英语作文,她也从一开始的模板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句子,每次考试都能信手拈来。
她逐渐感觉到这快三年来,做得厚厚满满的笔记,现在正在一点一点无声变薄。
这种被知识点贯穿和充盈的感觉,让她时刻能感到心安。
不知不觉,冬天又到了。
高三的时候,仿佛对四时变化没有多大感觉。
等寒意袭来,她踏着夜色,走出校门。
刚上了晚自习,她现在得赶回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出门时,她特意抬头望了望天,一片漆黑。
由于临近元旦,外面的商铺都张灯结彩,各家装点,让冬夜都不觉得寒冷了。
话,今天是什么日子?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手机,连今天几号也不知道。
不管那么多了,她抬脚继续走。
却在校门外的一棵大树下,看到了那抹清冷又熟悉的身影。
男生静静伫立在路灯之下,将她看着。
他的视线柔和,却在她心里漾起无声的涟漪。
看到她后,林彻率先走过来。
站在她面前,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生日快乐,仙女。”
顾知栀怔怔的看着他,眼里微光扑朔。
她刚刚在思考今天是什么日子,就是因为感觉自己生日快到了。
原来就是今天吗?
她感慨万千,竟觉得眼眶有些微微发热。
林彻望着眼前的少女,半年不见,她又清瘦了。
可是那股坚韧的劲,却从她澄澈的眼神中,清晰透露出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今天。”
“可今天不是周末啊。”她怔怔地问。
林彻轻轻将她耳畔柔顺的头发往后拢,神色柔和,像是在抚摸什么神圣又珍贵的宝贝。
“我得陪你过生日嘛。”着他看了看时间,“不过马上就要走了,我给你带了蛋糕。”
着,他把她拉到一边。
他们在树下的长椅上坐着,身边还有刚放学的同学,他们背着书包经过时,都忍不住侧目。
林彻端出一个蛋糕,在上面插了17根蜡烛,点燃后,捧在手上。
“祝你生日快乐。”
他的面庞在昏暗的夜灯和微弱的烛光下,轮廓清晰,五官好看得摄人心魄。
顾知栀闭着眼许了个愿,轻轻把蜡烛吹灭。
两人把这个蛋糕分完以后,又坐了一会儿,林彻把她送上车,马上离开。
他很忙,她也很忙。
不过能在这时看到林彻,她突然觉得自己又被幸福包裹住了。
……
寒假也不长,几天时间。
她没有回城南 ,林森特意住到了林彻在对面租下的房子。
由于要备战高考,这个年也过得短暂,不过却有另一番体验。
林彻放寒假,所以可以在这边多呆很长时间,不过他又不敢经常来扰顾知栀。
于是只能在对面的阳台望着。
“子,你给我留点位置。”林森挤到阳台上,和他一起望着对面。
“都怪你,如果不是怕你干扰栀栀,我早就带她回城南了。”林森完,瞪了林彻一眼。
他在顾知栀上高三的时候,就问她要不要在学校旁边给她安排房子。
结果顾知栀,还是在沈暖这里,和沈暖一起备战高考,很有动力。
自己也使不上力,因为顾知栀很省心,于是给沈奶奶那边安排了阿姨,帮忙做饭。
林彻心里也苦,他好想抱抱顾知栀,可又怕影响她的情绪。
毕竟好像自己的未来媳妇,现在每次看向他的眼神,都绝情无比。
仿佛一点情绪都没有。
看得他的心,拔凉拔凉的,可又不敢有多的举动。
于是买了很多盆栽,摆在自己的阳台上,希望她每天起来看窗外时,看到这些花,心情能愉悦。
又是一年春天,草长莺飞。
春天,自然是寄予着无限希望。
现在的他们,已经快进入冲刺阶段,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五人组在周六学校补课完以后,去外面觅食。
然后第二天,也就是周日的早,约着去一高跑步,企图把昨天晚上吃下的热量,都消耗掉。
姜南已经被保送,提前步入大学生的行列。
不过他依旧每天来学校,作息都和他们一样,这让陈阳啧啧称奇。
陈阳和肖云越坚决抱住顾知栀的大腿,让她带着他俩好好学习。
他们沿着操场一直跑,光熹微中,跑道被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几个人迈着步伐,将其轻轻踏碎。
不知道未来的他们会怎样,如果四散天涯,也所幸,在岁月里,走过了同样的春秋与冬夏。
等到夏天渐来,窗外的蝉又不停齐心协力聒噪,新的时节又到来。
而他们的高三生活,却逐渐走向尾端。
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个日子的到来,做好了十足的准备,而不是像曾经的月考那样,觉得猝不及防。
他们知道,在最终的高考场上时,他们终将所向披靡,因为他们背后有一整个不可战胜的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