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
餐车里的人越来越多, 鲁盼儿就:“看来大家都不怕贵呢?”
“也不只是不怕贵, 火车上有许多没有座位的, 他们在餐车吃饭可以坐着休息一会儿。”
鲁盼儿醒悟过来,从餐车另一端向硬座车厢看去,果然普通车厢的座位上一个挨一个坐了许多人, 座位旁还有许多人站着,便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我们早点吃完, 把座位让出来吧。”
杨瑾笑着随她, 没多久两人回到了车厢,中铺的两个人已经躺在铺位上休息,正要坐下, 上铺的中年人就过来笑着问:“能不能麻烦你们换一下铺位?我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子, 住上铺特别不方便。”
这家人姓刘,在省城上的车,听是回上海探亲的了, 刚刚大家过招呼。
杨瑾看向鲁盼儿, 才要解释上铺空间,摇晃得厉害, 不知她能不能适应,就见她已经点了头, 就笑着答应了, “那就换吧。”
“太谢谢了!”刘大哥没想到他们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赶紧拿出钱, “我们不是要占便宜,而是想尽办法也没买到下铺,不如把价差补给你们吧。”一张上下铺要差好几元钱呢。
杨瑾摆了摆手,“不用了,我们能买到下铺的票也是机缘巧合。”
刘家夫妻感谢之后,先发两个孩子分别躺在一张下铺上睡了,两人坐在铺尾安心多了,“过一会儿我们就搭边睡一会儿,既能休息,也防止他们滚到地上——若是上铺不放心他们单独住,但一起住又躺不下。”
“我们只两个人,住哪里都没关系。”鲁盼儿理解地点头,拿了毛巾牙刷去洗漱——火车上居然会有自来水,就在车厢之间,十分方便,现在她已经熟悉了。
回来后见下铺上躺着人,通道旁的椅子坐着人,便脱了鞋爬到上铺——这里果然十分狭窄,就连坐都坐不直,便斜靠在铺上,将被子搭在身上。
杨瑾随后就也上来了,顺手拧亮头顶的灯,“上铺也有好处,特别清静,我一个人出门时特别喜欢住在上铺,最方便看书了——这是列车的报纸。”着分给鲁盼儿一半。
原来列车上还有报纸可以借阅,又有看书的灯,鲁盼儿也赶紧把灯拧亮了,接过报纸借着灯光十分明亮,便开心地:“我觉得上铺比下铺好呢。”
“我们又一样了,我也喜欢住上铺。”
火车哐哐哐地向前走着,间或鸣一声笛,车厢轻轻地左右摆动,车厢下面的人和声音变得遥远,而杨瑾和鲁盼儿相距也不过一臂长,互相看得清清楚楚,话也方便,只是隔着一个过道,怎么也不能挪到一起。
“我觉得我们有点像牛郎织女。”
“是很像……”
熄了灯之后,他们拉起了手,声:“这就是鹊桥。”
火车的早是广播带来的,鲁盼儿在优美的曲子中醒了过来,就看到杨瑾一双黑黑亮亮的眼睛正看着自己,便笑了,“我睡得好香啊!”
“是很香,还流了口水……”
鲁盼儿赶紧摸了脸,什么也没摸到,又见杨瑾笑得眼睛都弯了,知道他在骗自己,“不理你了!”
“其实是我流了口水,好不好?”
“这还差不多。”鲁盼儿撑不住笑了。
“是因为看着你才流的口水。”
鲁盼儿就知道他的心思了,脸上一热,赶紧左右上下看看,幸亏并没有人注意这边,赶紧低着头从上铺溜下来。
杨瑾也跟着下来,倒是大大方方的,“一起去刷牙洗脸吧。”
自己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里呢,鲁盼儿心里甜丝丝的,“走吧。”
两人收拾妥当,刘哥就笑着邀请,“我们带着孩子出门,东西准备得多,一起吃早饭吧。”着递过来两张烙饼。
这时节,谁家的粮食都不富裕,所谓准备得多未必是真的,刘哥是欠了人情儿要还呢,只怕他们吃了饼,刘哥夫妻会饿着肚子,是以鲁盼儿和杨瑾都不接,“我们早好了去餐车吃的,餐车上的饭菜虽然贵了一点儿,但不要粮票。”他们带了足够的钱和粮票出门,但出了省不能再用地方粮票,而全国粮票就不多了。
刘哥犹豫了一下,“要么我帮你们换点全国粮票?”
全国粮票一向最难换,而刘家到上海也要用的,杨瑾和鲁盼儿又笑着推辞了,“我们的也够用呢。”
虽然有心节约粮票,不过餐车上的早餐可真不错:有包子、油条、豆浆、粥、菜……林林总总十几样,他们每样只选一个,两人分着吃,既有趣又可以尝到更多品种。
再回到车厢,刘哥一家也吃过了,笑着问:“你们是北京知青吧?”穿着得体,能买得起卧铺票,还舍得去餐车吃饭,很显然夫妻俩儿条件不错,刘嫂在一旁笑着加了一句,“你们话中都带着京味儿呢。”
“到襄平县插队好几年了,我以为我的口音早变了呢。”杨瑾笑了。
刘家夫妻点头,“还是很明显,我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鲁盼儿就好奇地问:“我话也有京味儿吗?”
“当然,你们口音很像的。”刘嫂反问:“你不是北京知青?”
鲁盼儿摇摇头,“我是本地人。”
“那你们一定在一起很久了。”
的确不错,杨瑾和鲁盼儿相视一笑,“是很久了。”从杨瑾到红旗九队开始,那时候鲁盼儿才上学四年级,一直到现在。
刘嫂又猜,“你们才结婚吧?”看两人一起点头,又笑问:“到上海有什么事吗?”
“我们想去上海玩几天。”
“上海可是个好地方,值得去逛一逛!”
刘哥就:“我们都是上海人,毕业后分配到北方工作,一晃已经十年——每年我们都要在春节时回上海探亲,今年过年时单位忙,就拖到现在。”
夫妻二人便十分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上海的供应是全国最好的,比北京还充足,你们选去上海玩就对了。全上海有十个百货商店,最大的是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货,那里的东西最全,你们一定要去;还有第一食品商店,能买到好多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再就是南京西路的皮鞋店、毛线店;淮海路上的妇女用品商店、南北土特产商店……”
上海居然有这么多商店!